课题名称:折剪纸活动的评价标准研究
研究时间:2016.3—2016.6
研究人:李恒柱
研究目标:
1、继续通过向文件、政策,网络、书籍等学习,完善自己关于评价标准的知识理论储备。
2、通过听课和自己的初中活动组织,对上学期设想的评价标准进行验证,修改不太合理、难于操作的部分,形成简单易操作和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
研究方法:学习法、实践检验法、归纳总结法
研究过程;
一、对文件政策的学习
本学期重点学习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通过学习,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从内容、维度、方式上有了不少收获。纲要指出: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成果展示、研讨答辩、访谈观察、成长记录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在学习了这个文件后,结合折剪纸活动的实际,想到了折剪纸活动可以通过成果展示的方式评价学生,即学生制作的折纸作品和剪纸作品作为其初中活动收获的一部分。研讨答辩,可以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一个评价,也可以是谈收获的环节。
二、通过听课和自己的实践,发现原设想的不足:
1、对原来的口头评价部分,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起到激励学生,促进其参与积极性的作用,但是这种评价无法保存,别人无从知道。
2、这种评价方式与其它活动的评价方式不好兼容,无法全面推广。
三、对原设想的修正。
1、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袋。里面的内容包括学生自己参与实践活动的成长记录、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时实践教师对其活动的评价、学生参与初中活动的成绩或作品。
2、关于成长记录。与原来的设想大致相同,即学生参加完一天的初中活动后,对自己今天参与的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如在“我在活动中的表现”项目,学生要把在今天参与的初中活动中是如何表现的分开来写,每个活动中的表现,要写自己到底是如何参与这个活动中,重点写如何实践的。对“我的收获”项目,要把今天参与的实践活动中每个实践活动的收获分开写,而且每个实践活动都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写,当然不同的学生他们写的内容多少,是否全面就反映了他的收获,也是他对自己在这个活动中表现的一个评价。如果你能想起很多内容写的比较详细、全面,那就表现你在这个活动中收获很多,就说明你表现好。反之,就说明你表现差。因为如果你对在这个活动中收获了什么都不知道,怎能说明你表现的好呢?对“我对自己今天表现
的评价”项目,一是要求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评价真实,客观,要通过你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你的收获来展现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的评价,评价分活动项目具体写。
原来学生填写成长记录不少人不认真,填写的内容比较简单,看不出有什么收获。班主任老师也不太积极,感觉学生填写成长记录没有什么用。
但无论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还是《聊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都提出要把学生参加初中活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定,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作为实践基地,要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档案袋上交到参训学校,让他们在给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学生自己写的成长记录就成为他综合素质评价分数的一部分,只要给学生说明这一意义,相信学生会从自己切身利益出发写好成长记录的。
3、关于作品。因为一方面作为技能掌握程度的表现的一部分,通过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在活动记录上填写表现好的学生,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作品放入实践活动档案袋中,因为这也是综合素质评定分数的一部分,学生也会重视。这对解决部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愿意参与活动,不积极参与活动又多了一重压力和激励因素。
4、关于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评选的优秀学生。原来的优秀学生,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画出部分优秀学生,想法挺简单,但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过程检验,效果不好。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生上课好说话,比较活跃,能积极回答问题,能积极回答问题是个优点,但不该说话时说话又成了一个缺点。有些同学成绩不好,但积极回答,有些成绩很好,但就是回答问题不积极。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很强,制作的作品质量也较高,但不善于合作,具体到一个同学,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那么他到底是优秀呢还是不优秀呢?虽然每个实践活动都有量化指标,比如遵守纪律占多少分,积极参与活动占多少分,技能掌握占多少分,但面对30多个学生,在短短的80分钟时间里,你又有组织学生活动,还要级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打分,而且你面对的学生还是你从来没接触过的学生,甚至组织完活动后我们连名字都可能叫不全,要想给每个学生打一个较准确的分数并据此得出每个学生的优劣来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办?如何让老师画起来又简单又准确。我想可以把对学生的评价分成几个维度进行评价。比如从遵守纪律、卫生保持、参与积极性、技能掌握、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原来教师是把这几个维度综合起来评价,现在是分别评价;原来是全体评价,现在是重点评价;原来是定出优秀总数量,现在是根据实际情况,据实评价。具体说来,比如在这个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遵守纪律较好,我们就划出不遵守纪律的,大部分学生卫生保持好,我们学划卫生较差的。大部分学生折剪的较好,我们就写差的,大部分学生剪的不好,我们就写好的。由于不定具体指标数量,我们可以据实写。如果都遵守纪律,我们这一项就可以不写,因为每个同学之间没有区分度。为了避免老师写过多的字分散其精力,我们可以把每一项用一个字母代替。如字母A代表遵守纪律情况,表现好的我们就写一个A+,表现差的学写一个A-,表现一般的,我们就不写。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让教师对学生在初中活动中的表现评价起来既简单,又真实,还客观。能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到激励和记录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