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控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年33卷第l期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赵树芸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畜牧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云南玉龙674100) [摘要]论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因、症状,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和预防工作对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性,用药物预防 和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 [关键词]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母猪饲养管理仔猪饲养管理预防治疗 5+仔猪头数x 0.5。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猪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 标准量,计算公式为:每日饲喂量(kg)=1.的仔猪消化道传染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严重 (4)母猪饲料应保持新鲜,不得饲喂变质、霉变、品质不稳定的 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控制该病的发生,对于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 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发病原因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并通过消化道进入猪只体内。 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功能尚不甚完善,唾液、胃液分泌不足,不 能激活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能力极低,胃酸缺乏,不能抑制大 肠杆菌的繁殖,因此当饲养管理不当或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 容易诱发本病。就母猪自身而言,饲养管理不好、饲料品质差、 突然更换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等都可引起母猪体质下降 和消化功能失常,泌乳过多、过少或过稀、过浓以及乳汁不是, 给水不足以及仔猪饮水不洁,从而致使仔猪消化障碍而发病。环 境因素而言,猪舍潮湿阴寒,圈舍污秽,气候突变、阴雨潮湿也 会促进本病的发生。此外,仔猪的营养不良(如缺铁),也会诱 发此病。 2临床症状 仔猪大肠杆菌病因发病日龄及原菌血清型的差异,临床症状 不同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 2.1仔猪黄痢 多发生于出生后一周龄的初生乳猪。多排出黄色黏液样腥 臭的稀粪,严重的病猪肛门松弛,粪便失禁,全身脱水,眼球下 陷,肛门和阴门呈红色,如不治疗,迅速脱水而死,发病率可达 90%以上,死亡率很高。 2.2仔猪白痢 排出灰白色糊状稀粪,有特异腥臭味,黏附于肛门及后肢。 病猪食欲不振,脱水,消瘦,体温变化不大,但病过后仔猪生长 迟缓,发病率为5%,病死率低。 2.3猪水肿病 多为突然发病,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不高,个别 可达40.5℃,行走无力,运步不协调,易跌倒。当出现神经症状 时,病猪无目的走动,转圈或盲目冲撞,后躯麻痹,叫声嘶哑, 常在眼睑和头颈部出现水肿,甚至发展到全身。并在口、鼻、肢 端、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紫斑,视力减退乃至失明,死前 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泡沫样黏液,最后尖叫抽搐而死。发病率为 10%一30%,病死率80%~90%。 3预防 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积极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 件,做好经常预防工作。 3.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状况。(1)保 证妊娠母猪的良好体况和均衡全面的营养需要,防止母猪产后缺 乳或乳汁过稀、过浓,以保证产后母乳的量与质。(2)产前、 产后3 5d内要适当减少精料的饲喂量,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饲喂 量,这样可防止产后母猪乳汁因饲喂高能量、高蛋白饲料而含乳 脂过高,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拉稀。(3)保证哺乳母猪的充足 营养,以分泌足够的乳汁。一般产后一周哺乳母猪饲喂量应达到 ・138・ 饲料。 3.2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 (1)新生仔猪应加强护理,注意固定奶头,初生个体小的固 定在母猪前面的乳头吃奶;及早吃足初乳,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2)注意补铁。初生仔猪体内含铁量有限,一般于3日龄左右已 消耗殆尽,而猪乳中含铁量又低。因而仔猪缺铁是普遍现象,仔 猪缺铁会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诱发仔猪发病。因此,对初生仔 猪必须补铁,可注射富铁力牲血素。(3)及早补料,哺乳母猪在 泌乳25d左右时,泌乳量达到高峰,而后则逐日下降,可是仔猪仍 处于强烈生长发育阶段,而且随着日龄的增长对营养的需要量也 加大。为了保证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早期 发育,一般于7日龄开始对仔猪补料(用乳猪料),使仔猪尽早认 料和开食。乳猪料从仔猪开食一直喂到断乳后体重达到15kg时, 再逐步换成断奶小猪料,即断奶不换料。这可有效地避免由于断 奶、换料不适引起仔猪白痢或水肿病的发生。 3.3保持清洁适宜的圈舍环境 保持圈含环境的清洁适宜对防止仔猪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意 义。(1)保持适宜的圈舍温度,低温是导致仔猪黄白痢和死亡 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是养好仔猪的关键。尤其是从出生 到20日龄左右的仔猪,要求温度较高。除保证舍温在l8℃的条件 下,还应为仔猪提供一个局部高温环境,在母猪圈舍一角设置保 温育仔室,在顶端悬挂一盏红外线灯供热。还应根据季节不同做 好仔猪的防寒保暖或防暑工作。(2)防止圈舍过于潮湿。开放式 养猪,一般湿度不大,所以,湿度的影响多不提及。但封闭式养 猪湿度的影响就显得较为突出。由于猪的粪尿、饮水、冲洗、消 毒等都会使猪舍湿度过高,所以应设法控制舍内湿度,以“适温 低温”最为理想,舍内湿度最高不能超过70%。(3)加强环境卫 生和消毒工作,以阻断仔猪与致病源的接触。母猪舍中每批猪转 出去后,要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杀死病菌,对母猪周围环境也 要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冲洗,干燥,消毒的方法,反 复多次可有效杀死病菌。经常保持猪舍清洁,不让粪尿和污水积 存,经常保持对饲槽进行清洁。保持清洁对于防止仔猪的大肠杆 菌病的发生是有益的。 3.4预防接种 母猪分娩前15—21d注射1次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 活菌苗。 3.5药物预防 (1)对母猪补硒可提高仔猪免疫机能。(2)应用酸化剂在 仔猪饲料中加入1.0%一1.5%的柠檬酸(乳酸和食醋也可),可提 高胃内酸度,既适合有益乳酸杆菌的繁殖,又能抑制有害大肠杆 菌,还能提高消化酶活性。(3)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喂服益生 素,如非致病性大肠杆菌NY一10、促菌生、调痢生和乳康生等。 用促菌生(DM423菌株)预防水肿效果很好。促菌生是一种需氧 菌,在肠道有氧条件下迅速增群繁殖,间接地抑制病菌的生存, 从而达到预防目的。 (下转第141页)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年33卷第1期 疫病防控 鸡常见泌尿器官疾病的防治 姚磊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农牧局畜牧水产办公室,河北怀来075400) 鸡泌尿器官疾病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变过程。而是某些疾 控制在0.5%~2%,甚至更低,另外加强管理,适当提高鸡舍温度 病过程的局部反应。临床上主要症候有肾肿大、苍白、出血,。肾 1cc~3℃。 和输尿管沉积尿酸盐。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临床诊断实践经验,就 3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这些症候的一些常见鸡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分述如下: 30日龄左右肉雏鸡极易感染,发病率似有上升趋势。冬春季 多发,以突然发病、传播迅速、主要侵害雏鸡为特征,病鸡伸 1 维生素A缺乏症 最多发生于幼鸡,表现为生长缓慢,运动失调,眼鼻发炎, 颈、张口呼吸、咳嗽、有气管罗音;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瞌 眼睛肿胀,眼内充满水样或乳状渗出物,鼻有黏性渗出物,鼻窦 睡;鼻窦肿胀,流黏性鼻液,眼睛湿润;急性下痢;逐渐消瘦。 肿胀,以后出现眼干燥症,剖检见口腔、咽部、食管黏膜表面散 但呼吸症状几天即可过去,有时甚至不为人们所察觉。剖检见气 步有细小白色脓疮样结节,肾苍白、肿大、肝、脾、肾表面有白 管、鼻腔、鼻窦内有炎性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浑浊,肾苍白、高 垩质尿酸盐沉积。添加维生素A可防治本病的发生。缺乏时,可 度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内充满大量白色尿酸盐结晶。防治措 按正常3倍以上混料内服。一般发病育成鸡每公斤体重用一万国际 施:(1)经常消毒鸡舍和用具,注意通风、保温。(2)饲料中 单位,雏鸡1320国际单位/kg。生产中以浓鱼肝油粉或AD3、AD3E 添加多维和矿物质。(3)接种疫苗:用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 粉混饲形式添加,每1000kg饲料加500一lO00g。 H120)二价活疫苗免疫,7一lOd首免,25d ̄fl强免疫。污染严重 2传染性法氏囊病 的疫区首免和二免加倍量使用。(4)一旦流行,隔离病鸡,重者 临床上见的发病高潮在3至6周龄。具有突然发病、发病率 淘汰。注射三抗蛋黄液,注射1~2m g,同时用呼肾通、肾变宁 高、病程短的特点。通常发病后第3~4日死亡最多,5~7日下 等饮水,第二天即可控制疫情。 降,死亡率0~60%,一般7%一15%,病初部分病鸡啄自己的肛 4磺胺类药物中毒 门,羽毛蓬乱,畏寒扎堆,厌食,精神沉郁,随后排水样或像研 这类药具有疗效明显,广谱、廉价的特点而受养殖户欢迎。 磨大米汁似的浅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病鸡脱 般由于在用药过程中使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剂量操 水,极度虚弱,最后死亡或恢复。病变为腿肌、胸肌呈条索状或 作失误而引起中毒。中毒后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鸡冠 斑点状出血;肾苍白肿大,肾小管或输尿管有白色的尿酸盐沉 苍白、生长缓慢、渴欲增加,终止投药后病症减轻或减退。剖检 积,法氏囊出血、水肿、体积或重量明显增加,并有坏死灶,囊 可见腿、胸肌明显出血,脾出血梗死,肝肿大,骨髓黄染,肿大 内有黄色胶样渗透物,有的肠黏膜和腺胃出血,肛门高度水肿。 苍白,血液凝固不良。中毒的处理:立即停止投药,供给充足的 防治: (1)严格卫生消毒或隔离制度,最有效的消毒剂有福尔 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0.5%一1%的碳酸氢钠,或提高饲料中维生 马林、烧碱等。(2)疫苗接种:A、三价冻干苗,14 20日龄 素B族用量l倍。 饮水免疫,必要时进行第二次免疫。B、法倍灵、BAL—IBDEM于 5高蛋白质饲料及钙磷失衡 17—18日龄一次免疫。(3)药物防治:在12—21日龄用法氏囊Ⅱ 引起的痛风一般呈慢性过程。症状:食欲不良、精神较差、 (千分之一)、温囊净颗粒(百分之一饮水)、囊痘灵(百分之 贫血、冠苍白、脱毛、气喘、神经症状及皮肤瘙痒,不自主的排 )拌料等药物,连用3~5d,隔7d,再用一个疗程。这也取得良 白色尿酸盐尿。死后剖检:一侧或双侧肾脏萎缩、输尿管扩张, 好预防效果。(4)治疗:当鸡群出现症状或发病日龄前一天, 肾、心、肝腹腔浆膜表面有许多灰样白色尘屑状物。防治:(1) 马上实行全群注射高免蛋黄液1~2ml/kg,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肾肿 调整饲料钙磷比例、降低饲料中蛋白水平。(2)补充维生素,特 解毒药物,如肾便灵、呼肾通等,即可迅速控制疫情,死亡率可 别是维生素A。(3)饲料中添加氯化铵、硫酸铵。 一一(上接第138页) 4治疗 4.1仔猪黄白痢 (1)仔猪黄白痢可用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磺胺一6一甲氧 嘧啶硫酸卡那霉素。(2)青霉素、肠炎速克、病毒汞二者合用 疗效很好。(3)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可用口服补液方:氯化钠 3.5g,碳酸氢钠(小苏打)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 lO00ml。 25%甘露醇的麻用可缓解水肿症状,还只用50%葡萄糖5 10ml进 行腹腔注射。20%安钠咖用于强心。 4.2猪水肿病的治疗 (1)抗生素治疗了仔猪黄白痢。(2)促使毒素排出体外: 用硫酸镁或人工盐。(3)利尿消肿和强心:呋塞米10%葡萄糖或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病,死亡率高,如抢救不及时可 全窝死光,对母猪生产危害较大,生产中应给予足够重视。要控 制该病的发生,只有切实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和预防工作,采取综 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润生.猪生产学[M】_jE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何启盖.猪腹泻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JJ.兽医导刊,201 1, (12):22—24.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