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若干问题探讨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若干问题探讨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若干问题探讨

作者:黄海晶

来源:《中国经贸》2008年第24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供应链管理思想与模式正逐步完善,它强调要通过核心竞争力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关系活动的角度,对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合作伙伴关系;关系活动;评价

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合作伙伴关系是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和利益形成的,由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共同确立并遵守相同的规则,并在协调与配合的基础上主动进行企业间的深层次合作关系。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对节点企业战略合作关系的管理,供应链节点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的目的是追求供应链整体协同最优。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际上一些现代化的大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等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对传统的企业间合作关系和运作模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革新,并初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种种迹象表明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引入,对我国企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充满机会的发展时期,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发现市场机会,并抓住机会。不过受原有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重要行业仍在追求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拉长自身的产业链,盲目扩大规模,而缺乏供应链模式下的合作关系。同时,有些企业在供应链的合作中,又出于机会主义、短期利益的驱使,导致信任缺乏,从合作走向破裂,带来了资产专用性风险,交易成本的增加,从而面临困境,寻求新的出路。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强合作关系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供应商关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

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中,建立有效地评价体系,是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并改善供应链合作效率的基础。供应商关系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它反映了企业本身和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不同属性的指标。 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目的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后,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各类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间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加以及时评价。关系活动是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所以从关系活动的角度对合作伙伴之间进行关系活动分析,可以得到整个关系处理过程中各种供应商的评价值。 2.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是指供应商关系活动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与本企业战略目标相关联满足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需要。首先供应商关系活动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服务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战略目标,通过分析评价各项关系活动以及关系活动中所付出的成本情况,可以了解企业战略目标是否完成,所以这种这种相关性是一种目标相关性。其次,在对供应商的评价过程中,可以对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评价,得出供应商的总体评价结果,利于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及时决策。(2)合理性原则。首先包含了客观性的要求,也就是说,供应商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根据客观实际,如实反映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发生的关系活动,同时,对于这些活动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要符合客观事实。其次合理性原则又包含了适应性的要求,也就是说,供应商评价指标的设置要与供应商目前所下的状况相适应,通过最终的评价结果,能够体现出目前这种合作模式的绩效水平。同时,由总体评价值,可以反映与不同供应商的关系管理。(3)灵活性原则。是指供应商评价指标的设置既要根据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关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又要根据整条供应链经营管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4)完整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体系最初设置时,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之间的各种关系活动,要考虑较为全面。当然随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需要对各项评价因素进行调整的要及时的改进,保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符合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需要。 3.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

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关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关系活动的研究,提出了对各类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各项关系活动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因素层,由四个基本因素构成:计划与决策,组织协调,信息处理技术和整合趋同。第二层是在基本因素下设置具体因素比如计划与决策下的具体因素有,初始谈判、达成协议的谈判、协议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的谈判;组织协调下的具体因素有,实施协议、机会主义发生、突发事件处理,激励项目的实施;信息处理技术下的具体因素有信息数据交换,对供应商的信息支持;整合趋同下的具体因素有:共同参与规划、共同决策、共担风险、共同培训;第三层是在具体因素下再细分为详细因素。

4.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供应连合作伙伴关系间要建立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团结合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评价小组 通过协商分析,倾听并采纳各方意见后,可以一致确定各项评价因素的权重。此外,评价小组还要密切跟踪评价指标体系,此权重的设订要随着供应连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而及时调整。(2)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因素的评价值,需要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分析。定性分析可以对评价因素再细份若干项目来确定;定量分析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3)评价指标既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利于不同时期的评价比较),同时也要注意它的动态发展,及时加以调整。

参考文献:

[1] 施先亮 李伊松:供应链管理原理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书明:通用供应商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年,第9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