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家庭护士2007年7月第5卷第7期中旬版(总第77期) 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health education for hepatitis B vi rus carriers 郭苗苗,何贵蓉 Guo Miaomiao,He Guirong (Nursing College of Nan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Jiangsu 210046 China) 摘要:从健康教育的需求、健康教育 Abstract It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health e. 的内容、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形式等ducation for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from aspects of de一 方面综述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教 mands,content.methods and foms of health education. 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阡 去推 #皓薛健康  KeK e woY r s d P he3 atitis B ・vi rus ca e。r ;S;h healt‘eh 。 oducatn;; 教育;进展progress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888(2007)7B一0001—03 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又称慢性无症 2健康教育的内容 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2.1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基础知识指导 健康 (№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的症状 教育的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 和体征,血清转氨酶基本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立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 感染者…1。目前,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约近 的基础 J。 6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0%,全 2.1.1疾病知识指导有凋查表明,37.3%的病人 国约有1,25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其中乙型肝炎 对疾病一般了解,62.7%的病人对疾病不了解;而对 病人大约有3 000万 2。这部分人除可作为传染源 治愈无信心的占76.1%,有信心占23.9%。对疾病 通过一定途径感染正常人群外,病毒持续携带者在 知识的了解则决定了他们的无助和惊慌的心理 J。 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发展为乙型肝炎,不但给这些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等于乙型肝炎病人,但 人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且可造成严重的心理负 由于人们对此疾病缺乏认识,且目前还无治愈的特 担l3 J,而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 效疗法,无疑使病人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因而有 育是减少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 必要让病人对疾病知识进行了解,并告知他们是可 负担的一种有效方法。现就近年来乙型肝炎病毒携 以和正常人一样正常工作和求学的。 带者健康教育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2.1.2隔离指导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一个相 1健康教育的需求 当复杂的人群,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承担着各种 各年龄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均表现出对肝 角色。因此他们自觉的道德行为非常重要,如不让 炎知识的需求,复诊、休息与运动以及饮食等是病人 自己的体液污染环境,被污染的物品主动厢消毒液 最为关心的问题|4。。有研究表明11岁~50岁乙肝 处理,不献血,在进行手术、牙科治疗或某些内镜检 病毒携带者占到总病例的88%,此年龄段的乙型肝 查时要自动申报自己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便 炎病毒携带者由于分别处于生长发育、求学求知、成 医务人员采取适当消毒隔离措施。 家立业等重要阶段,因此身体健康成为他们的共同 2.1.3预防和治疗指导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 需求l5 J。通过调查发现乙型肝炎病人(包括乙型肝 以不必进行治疗l8 ,肝功能检查可预测预后及死 炎病毒携带者)健康教育需求主要为乙型肝炎的治 因l9_,因此每隔半年和一个季度到医院定时复查肝 疗原则、病因、临床症状、消毒隔离和预防保健常识, 功系列和B超1次,如发现异常,应积极治疗。女性 有97.5%的病人有精神卫生知识需求。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怀孕后要定期做产前检查,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 FAMILY NURSE July,2007 Vo1.5 No.7B 娩后要在医生指导下立即给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免 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下一代感染乙型肝 炎病毒 。 2.2饮食指导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尽可能食用 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增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者的信心和生活信念的重要因素。 3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形式 3.1健康教育与临床一体化徐承金等I23j通过口 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及适量的糖, 若肥胖者应食用低脂食物l1 。无过敏体质者可食 鱼类,不主张“食补”或过分偏食E5 3。吃七八成饱,防 头宣传、科普读物、直观形象教育等方式对乙型肝炎 病毒携带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有 王辉等l2 J通过宣传栏,着重宣传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止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_1 。 2.3生活方式指导 2.3.1戒烟酒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显示,饮酒是乙 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病和病情加重的主要诱因之 一l 。病人肝解毒功能降低,即使少量烟酒也对肝 脏有害无利,所以必须忌烟酒H ,严格控制饮酒,即 使在社交场合,也不应饮酒过量_l 。 2.3.2适当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增 强人体抵抗力。各类群体在体育锻炼后自我效能都 获得了提高一l6_。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把这种高 自我效能感转移到生活中,那么他们就会对生活充 满信心。 2.3.3个人卫生指导病人不与其他人共用食具、 刮脸刀、理发用具、牙刷等 " 。妇女注意经期卫生, 防止自身血液污染周围环境,夫妻生活给予指导,阻 断母婴传播 培J。 2.4家属指导家庭成员都应检查乙型肝炎五项, 未感染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l1 J。指导家庭成员创造 适宜病人生活的环境。对病人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 育,不乱投医,轻信广告宣传或使用游医偏方、验方 或祖传秘方,以免增加病人肝脏负担。 2.5心理社会支持 2.5.1家庭支持根据临床观察,病人最想从家庭 中获得安慰和帮助E J,我国传统家庭观念较强,而 家庭也是为病人提供精神支持、生活支持、经济支持 的主要来源,大多数家人会充当照顾者。 2.5.2医务工作者支持 医务工作者必须提高医 德医风,认真细致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合理、有 效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l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携带者就医时,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缓解其抑郁、焦虑等不良心 理,从而有利于疾疴恢复_2 。 2.5.3社会支持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已不仅是 单纯个人疾病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家庭社会 问题”l7 。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三者相互 作用、明显影响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心身 健康E22]。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缓冲生活事件给 个体带来的压力,对健康起着问接保护作用。因此, 者方面的预防、可治不可怕的知识,动员社会来关心 他们,爱护他们,给病人精神上的安慰。 3.2循证护理曹明霞等 认为由于乙型肝炎病 毒携带者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建立个体的 健康档案,动态监测肝脏变化,采用随诊教育等方法 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以家庭医生的姿态关注每个 人的健康。循证护理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健康 的教育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产妇的服务满意度¨2 。治疗、 护理、随访等方面结合起来,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 措施E 。 3.3指导、合作、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应激反应 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是非常明 显的E26 J。此模式有助于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帮 助他们掌握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尽可能减少 不良应刺激造成的心理压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健康教 育已被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 人们的认识不足和媒体的负面宣传,一些乙型肝炎 病毒携带者在升学、就业、结婚,甚至出国等方面都 发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E27j。饮酒能够加剧乙型肝 炎病毒携带者的病情,而如今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较 少。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饮酒行为流行现状及 特点,制订一套切实可行、有效的干预方案,以避免 或减缓因饮酒而弓l起的病情加重、肝硬化、肝癌等, 从而达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以至挽 救生命的目的已显得十分迫切l1 。 参考文献: [1] 曲桂玉.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教育[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110—111. [2]刘美霞.试述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J].医学动物防 治,2006,22(10):744. [3]赵文生,王丽瑛.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治疗 l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225—226. [4]张跃丽,汤家荣,苏靖,等.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状态 调查及分析[J].护理研究,2006,20(3C):769—770. [5]谭琼中青年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需求及护理[J]. 安徽医药,2004,8(4):303—30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家庭护士2007年7月第5卷第7期中旬版(总第77期) [6]刘丽萍,赵庆华慢性阻塞性疾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 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43—45. [7]李彩军.134例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 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8):985—986. [8]买买提阿布拉,哈里恰穆古丽,图尔孙尼莎.治疗乙 型肝炎的注意事项[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4): 77, ・3・ [19]梅碧琪,尤黎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领悟社会支 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14(9):822—824. [20]李丰月,曹雪瑛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状 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2006,34(4): 621—622. [9]加藤有史.乙肝病毒携带的自然经过[J].日本医学介 绍,2002,23(12):545—546 [10]钟兰英,林桂珍,钟晓玉,等劳务工青年乙肝病毒 携带者的健康需求及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19(12):80. [21]孙剑,梅碧琪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健康与社 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l临床护理,2006,5 (4):7—15 [22 周秀莲,周媛婷.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乙肝病毒携 带者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 22(10),753—755. [11]冯才梅.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护理宣教体会[J].实 用医技杂志,2005,12(10):2988. [12]雷玉宏,徐同印.乙肝携带者的生活调护[J].中国民 间疗法,2006,14(6):58—59. [23]徐承金,刘嫔.HBV携带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6):548. [24]王辉,李元奎.HBV携带者的心理特征及治疗对策 [13]邹艳波,蒋冬梅饮洒及乙肝病毒感染对肝脏影响 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护理学杂志,2005,20(17): 75—77 [_『].中华临床医药,2003,4(23):82. [25]周秀莲,周媛婷.应激反应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 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3(4): 309—311. [14]许聪妮,刘明霞,谢璇红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指 导[J]中国伤残医学,2006,14(4):59. 『15]林淑娟,尉欣玲.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教育[J].齐 鲁护理杂志,2005,11(5):475—476. [16]邹玉享,李可,齐家玉.体育锻炼对乙肝病毒携带者 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39(8):66—76 [26]赵红梅,武彦,陈慧.循证护理在乙肝病毒携带产妇 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12(28): 2723—2724. [27]郭洪海.邯郸市某高校新生HBV感染及乙型肝炎知 识态度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25— 2126 [17]舒永贞,徐祗云.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护理 fJ].护理研究,2003,17(5B):607. [18]曹明霞,王霞.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教育实 施[J].天津护理,2006,10(3):134—135. 作者简介:郭苗茁(1986一),女,江苏省徐州人,本科在读, 学习单位: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何贵蓉工作 单位: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收稿日期:2007—06—06) (本文编辑卫竹翠) 肌肉注射后皮下硬结产生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Causes of patients with endermic induration af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and its nursing progress 金小清,何贵蓉 Jin Xiaoqing,He Guirong (Nursing College of Nan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Jiangsu 210046 China) 摘要:综述了肌肉注射后皮下硬 Abstract It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causes,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endermic induration af—— 结产生的机制、产生的原因及预 防和护理措施。 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Key words intramuscular injection;endermic induration; cause;nursing care 关键词:肌肉注射;皮下硬结;原 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888(2007)7B一0003—04 肌肉注射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 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