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107页例1) 教材分析: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本课时是使学生通过数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探索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与正方形个数的关系,表示出数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材在前面的数学教学中,已经逐渐借助推理与知识迁移来完成,并结合教材挖掘、创造条件开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同时又满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按先数后形的顺序,把形象真正放在支撑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而服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思考、归纳、合作等活动,发现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思想,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形”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和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玩猜数游戏吗?在上课之前我特意去了一年级,我给一年级小朋友一个数,根据我给的数,让他们画出图
形。请同学们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画的图形,猜猜我给他们的是什么数?(课件出示)
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知道了数和形是有关系的,一个数可以记录不同的形,一个形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数和形是相互依存,互相帮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数与形,共同探索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数与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猜数游戏,直观感受到数与形之间是有关系的;另外,通过游戏的设置,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消除探究抽象知识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实践,发现规律 1、借数摆形,借形解数。
(1)出示1个小正方形,(板书:1)至少再增加几个小正方形就组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四人一组,边想边摆) 预设:
生1: 数的。 生2:摆的。
生3:算的。(板书:1+3=4)
(2)在第二个正方形上,至少再增加几个小正方形就组成一个新的正方形?新正方形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预设:增加5个小正方形,一共有9个小正方形。(板书:1+3+5=9)
(3)还能继续加吗?至少再增加几个小正方形就组成一个新的正方形?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
预设:增加7个小正方形,一共有16个小正方形。(板书:1+3+5+7=16 )
(4)接着该加几?一共多少个正方形? 还能继续摆吗?摆的完吗? 摆不完,我们就用省略号来代替。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初步学会借数摆形和借形解数的方法,体会化繁为简,锻炼数学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核心素养。)
2、探索数的规律
(1)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①仔细观察,每个算式里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
生1:左边加法算式里的加数都是单数。 生2:左边加法算式里的加数都是奇数。 ②连续的奇数代表图形中的什么?
预设:连续的奇数代表的是图形中增加的小正方形的个数。 ③平方数又代表图形中的什么?
预设:平方数代表的是一共的正方形的个数。
④结合对应的图形,每个算式的得数都有什么特点?和拼成的小正方形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每个算式的得数就是拼成的小正方形的总个数。 生2:把每个加法算式都想象成正方形。 生3:有几个加数,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几。
生4: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加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⑤根据你们的发现,想一想,第10个图形中有多少个正方形?第100个图形中呢? ⑥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 小结:我们可以把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想象成正方形,有几个加数相加,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几,和就是几的平方。(板书:1+3+5+...+(2n-1)= n2)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使学生通过对数的观察、对形的观察、数形结合观察,经历数学思考过程,在探索规律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通过展示、交流成果,优化出规律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搭建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模型。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能更加容易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为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数的难题,能见数想形打下了基础。)
(三)加深理解,应用规律
我们利用见数想形,由形算数的方法,找到了计算这一类题目的方法。
1、请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计算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2、下面每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红色和蓝色小正方形?每个图形中蓝色和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第6个图形有几个红色小正方形和蓝色小正方形?第7个呢?第n个图形有( )个红色小正方形和( )个蓝色小正方形? (四)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列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设计意图:学生初建解题模型后,就要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练习题是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本着先直接运用规律,再变换方式运用规律,然后再熟练运用规律并进行拓展,让学生体验到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方便快捷和趣味性。)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1、通过学习,你对“数”与“形”有什么感受?
2、师生共同感受华罗庚的数形结合这一优秀的数学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华罗庚关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看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