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
——《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读后感
平时比较喜欢看美国国家地理《DISCOVERY》的纪录片,特别是当镜头从空中鸟瞰航拍,或在广阔的水面上迤逦推进;或在丛林山地中逶迤前行时,心胸中感受到一种广袤、振颤、激荡与渴盼,幻想着自己能够站在镜头上亲临画面中的一切。
现在,手上这本装祯厚重、图文并茂的《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从雪山到溶洞,从冰川到海洋、从瀑布到湖泊、从高原到湿地,从鬼斧神工到老城古镇„„,把一个立体的,美丽的,崭新的中国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展现在我的面前。
这是书的编者们在国内数百位一流专家的帮助下做出的17类景观的最美程度排行榜,其独到之处并不在于简单地对自然名胜进行排序,而是力图从新的视角去见人所未见,知人所未知,体现人类本性中的那种发现与探索未知世界的持久欲望和原动力。
生活中,当我们感受西湖、洞庭湖、太湖„„时,无数的词语涌现出来,甚至有诗,有画与传说。但是,当你遭遇南迦巴瓦、贡嘎、梅里这样的雪山;面对绒布、托木尔、米堆那样的冰川;目睹武陵源的丹青,身临峨嵋金顶的云海„„,你会发现头脑中的形容词竟是空白。
实际上,一旦视野展开,我们就不会仅满足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狭小天地,而是向往自然、率真、野性的博大空间。人类对美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对美的评判标准则越来越倾向于天生丽质,浑然天成。
这正是验证了一句老话:自然美才是真正的美。在自然美面前,人类的词汇永远都是匮乏的。
有个网友在论坛上留言说:自己看完这本书第一个感觉就是想哭,此前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背包客,去过了许多地方。这本书让他第一次发现中国是如此之大,如此之美,他要争取用一生的时间去走遍这些美丽的地方。
这本书不仅将中国这些最美丽的地方展现给大家,也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她们,并且热爱、赞美和保护它她们。参与评选的专家们在推荐这些美丽的地方时也带着一种遗憾、忧虑与忐忑:这些地方让人们享受美的饕餮盛宴时,她们所受的人文践踏程度也是空前的,历史第一次强烈感受到了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保护的需要。
1877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考察罗布泊时曾发出“塔里木的老虎像伏尔加河的狼群一样多”的慨叹;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察队在塔里木河汇入罗布泊的湖口地
1
区,看到的是鸟飞鱼跃的场面;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红柳等沙生植物形成的绿色走廊蔚为壮观。但现在,罗布泊早已干涸,塔里木河下游也长期断流,塔里木虎、新疆大头鱼早已绝迹„„。
一位摄影家在三江平原拍摄湿地时说:这几年他的拍摄就像和开荒人在抢时间,他抢着拍,那些人抢着开。很多地方今年还是一片非常美丽的自然湿地,过年再来,就是一片被开垦的农田。但是,他还是要将这里无数美丽而可爱的动物和植物向世人展示出来,唤醒人们,为它们留下一片立足之地。
近几年来,随着我公司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员工朋友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饱览祖国的山山水水、人文地理。长白天池,桂林山水,青藏雪峰„„,一处处美丽的地方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在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同时,我想起参与本书编辑一位专家的话:“我们要做质朴而忠诚的自然守护者,对于自然景观,只有消费意识,无论达到怎样的物质档次,倘若没有保护意识,都是落后而愚昧的”。如果我们的旅游时尚能建立在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欣赏之上,再加上关爱和呵护,那将造就一种永恒的成就。
联想到我们公司现在的TPM推进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发现与探索:在一步一步的推进活动中,发现企业的焦点和亮点,发现劣势和优势,发现不足和潜力。我们就在不断探索与前进中发现,在不断发现中探索、前进——,最终达到TPM的推行目标,使企业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本质的提高,最终成为一个拥有着优秀素质的员工,浓郁的企业文化底蕴,散发着本质美的优秀电力企业。
让我们再回到这些美丽的画面中来吧,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国拥有这么多,这么全,这么美的景观。上帝和佛都说,当你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做事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多美丽。当你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专辑时,让我们为人类的不断探索和发现而欢欣鼓舞,让我们能为这份美丽能永世流传而祈祷!
2009年5月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