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产业关联
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 第二节 产业关联分析 第三节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第一节 产业关联概述 一、产业关联的涵义 产业关联定义:
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
产业关联分析方法:
主要是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上下游产业之间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的相互影响,揭示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制定产业、确立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咨询。 产业关联分析的理论基础 魁奈“经济表”
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
产业关联分析的应用范围和主题 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连接
国际投入产出表、地区投入产出表 综合性投入产出表到行业投入产出表 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产业关联方式 产业关联方式
不同产业之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的特定类型 技术关联与经济关联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直接关联与间接关联 生产汽车消耗钢材
生产汽车需要机床,机床生产需要消耗钢材
前向关联( Forward Linkage 和后向关联(Backward Linkage
前向关联指一个产业部门与使用该部门产品作为投入的各产业之间的联系。 后向关联指一个产业部门与产品投入到该部门的各产业之间的联系。 单向关联与循环关联
棉花种植业-纺织产业-服装产业 煤炭产业-钢铁产业-机械产业-煤炭产业 三、投入产出的涵义 投入、产出的含义
投入: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及劳动力投入。 产出:产品生产的总量及其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数量
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的含义
中间投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产品和服务。 最初投入:各种生产要素的初始要素投入 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用于生产别种产品并被进一步加工的产品 最终产品: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产品的投入产出账户
反映某一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使用去向帐户 。 投 入 产 出 1. 中间投入 1. 中间产品 产品投入1 去向1 产品投入2 去向2 产品投入3 去向3 2. 最初投入 2. 最终产出 劳动者报酬 消费 生产税净额 资本形成 固定资产折旧 净出口 营业盈余
投 入 合 计 产 出 合 计
第二节 产业关联分析
一、投入产出表与投入产出模型 (一)投入产出表(表6-2) 投入产出表 : 综合反映一国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投入及产品使用去向的矩阵表式。 类型: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主栏和宾栏的构成:
主栏——投入项 宾栏——产出项 三个组成部分 第Ⅰ象限、第Ⅱ象限和第Ⅲ象限 各象限的经济意义
第Ⅰ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列的方向代表作为列部门的总投入和总产出中对横行产品的投入情况;行的方向代表作为行部门的总产品中用于列部门的情况。所有部门行列交错的总和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第Ⅱ象限是由各部门的各行和最终产品使用的各列组成,反映了最终产品的构成和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最终消费按消费主体的不同又区分为居民消费和消费。 第Ⅲ象限由各部门的各列和各个部门的最初投入交叉而成,主要反映各个部门的折旧、劳动力投入、税收和企业盈余构成情况,显示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状态。
(二)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1.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原则 (1)部门划分原则:“纯”部门原则
实际中,需要对“混”部门的经济数据转换为“纯”部门的经济数据 归并不同产品的基本依据:按照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经济用途;产品部门涵盖的范围大小取决于一个国家对产业的复杂程度和对经济数据的需要 。
(2)价格问题:生产价格计价原则 世界各国编表遵循的计价标准:使用在生产者价格中扣除生产税净额后的基本价格作为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的计价单位 2.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直接编表法和间接推导法 直接编表法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我国采用直接编表法编制投入产出表 间接推导法优缺点
(三)投入产出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表(表6-3) 行方向的 与 的含义 列方向的 与 的含义
投入产出表依据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建立,反映到投入产出关系中即为产业层面的每一种产品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平衡。 四类平衡关系
1. 部门总投入与部门总产出间的平衡 总产出=总投入 = 2. 产品平衡方程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3. 价值平衡方程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4. 最初使用与最终使用间的平衡 所有最初使用=所有最终使用 = (四)直接消耗系数与投入产出模型 直接消耗系数的含义
也称为投入系数,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第 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 产业部门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量。
计算: i x j x 1n ij
i i j x f x =+ =∑ 1 n ij j j j
j i x D v m x =+++=∑1 n ij j j i x y x =+=∑ 1n j j y =∑1n i j f =∑ ij ij j x a x = 01
ij a ≤<
越大,说明第 部门对第
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 建立正式的投入产出模型 1. 产品模型(横向使用) ( i =1,2,„,) 矩阵表达 x= 、 = 和
基本投入产出模型: 里昂惕夫逆矩阵 2. 价值平衡模型(纵向使用)
表示以 对角矩阵,其中由于 进一步可以得到:
投入产出模型能否用来进行产业结构分析还取决于直接消耗系数的稳定性 二、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结构系数 (一)完全消耗系数 1. 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意义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 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记为 ( i ,j =1,2,„,)。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
2. 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
假定规划部门计划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增加 = 所有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增加 所引起的各部门的直接消耗 = =A 第一次间接消耗: = A = 第二次间接消耗: =A =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 + +
+
矩阵的计算 ij a j i 1
n ij j i i j a x f x =⋅+=∑ 12n x x x ⎛⎫
⎪ ⎪ ⎪ ⎪⎝⎭ f 12n f f f ⎛⎫ ⎪a ⎛⎫ ⎪= ⎪ ⎪⎝⎭ 1
( x I A f -=-1 n ij
j j j i a x y x -⋅+=∑ˆc A x y x+=c A ∧cj a cj j j j a q y q +=1 ( c x I A y ∧ -=-1111
⎪ ⎪⎝⎭ 1111n n nn a a A a ⎪
n n n n b b B b b ⎛⎫ ⎪= ⎪ ⎪⎝⎭ f ∆( 12, , , T
n f f f ∆∆∆ f ∆1∆( 1112, , , T n ∆∆∆ 1∆f ∆2 ∆3 ∆B 1∆2A f ∆2∆3A f ∆A 2A 3A ij b
由于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式是收敛的 =
公式中第一项为直接消耗,括号内的各项为全部的间接消耗。 (二)完全需求系数
完全需求系数是指反映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所需要的总产品,通常用 表示 当 , 当
用公示表示:
不仅反映了直接消耗和全部的间接消耗,还反映了最终产出本身。是计算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基础。也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 。
(三)中间消耗系数与增加值系数 (四)劳动报酬系数与产品利税系数 (五)中间使用率与最终使用率
基于投入消耗系数和中间使用率的产业分类 基于中间消耗系数和中间使用率的产业分类
三、投入产出表的主要应用 (一)分析结构比例关系
包括三次产业结构关系;农、轻、重结构关系;两大部类结构关系和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案例:表6-5和表6-6
B (1I A I --- (111111 +++
+=∑∑∑∑∑∑======kj sk n t n s n
k ts it kj sk n s n k is kj n k ik ij ij a a a a a a a a a a b i j =1 ij ij
t b =+i j ≠ij ij t b =( 1
T B I I A -=+=-(1 I A --1 1 n ij n i cj ij i j x a a x === = ∑ ∑ 1
1n j yj ij i j y a a x ==
=-∑j v j j v a x =j m j j m a x =1 100%n ij j w i i x a x ==⨯∑100%i fi i f a x =⨯
(二)预测与编制规划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践中通常采用从最终产品出发来编制 利用x = ( I − A −1 f 编制国民经济综合中长期规划时,需要首先做好预测工作 案例 (三)模拟分析 模拟是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各种进行试验,探求不同经济带来的可能的结 果,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相关的资料,就能够对各种可能的经 济进行模拟,从而为宏观经济和产业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价格的模拟 1. 价格模拟的基本模型 n T = ∑ a ij p i + = A p+ pj y a i =1 yj p a 2. 计算调价的影响 3. 模拟收入或工资对价格的影响 第三节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一、产业
波及效果及其分析工具 (一)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 n 需求波及程度。 ∑b 第 j 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s j 定义为 当影响力系数>1 时,表示第 j 部门的影响力超过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影响力 (二)感应度系数 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某一产业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 程度。 反映了某个产业部门受其它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 即其它产业部门发展对该产业部门的诱发 n 程度。 ∑1 b i j 用公式可表示为 : j= 1 n n = i ∑ ∑ b ij n i =1 j =1 1 ∑∑ bij n j =1 i =1 ij i =1 n n r 感应度系数大于 1,说明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应用 (一)对各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的分析 表 6-9: 我国 02 年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二)各部门关联交叉分析 二 一类产业部门:影>1,感<1 二类产业部门:影>1,感>1 三类产业部门:影<1,感>1 四类产业部门:影<1,感<1
思考与练习 1、何谓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请举例说明。 2、解释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的含义。 3、解释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