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字经知识点考点总复习(含原文)

来源:爱go旅游网


《三字经》知识点汇总(三年级六班整理)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名轲,鲁国人,儒家主张“仁”。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用割断织布机上的布匹方式教育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6.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东汉孝子黄香为父温席,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东汉孔融让梨。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7.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三才:天地人; 三光:日月星; 三纲:君臣义。

8.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四时:春夏秋冬; 四方:东西南北。

9.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五行:水、火、木、金、土。

10.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11.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四民:士、农、工、商 五常:仁、义、礼、智、信。

12.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六畜:马、牛、羊,鸡、犬、豕(猪)。

六谷:稻(稻子)、粱(谷子,小米)、菽(豆类)、麦(麦子)、黍(玉米)、稷(高粱)。

13.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五色:青、赤、黄、白、黑。

14.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膻、焦、香、腥、朽。

15.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八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 四声:平(平声)上去入(仄声)。

16.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17.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十义: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

18.斩齐衰(cuī),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19.古六艺,今不具。六艺:礼(礼法)、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法)、数(数学)。

20.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古代书法的发展顺序:古文(甲骨文和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

21.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论语》共20篇,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22.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孟子共7篇。《中庸》作者是子思(孔子的孙子)。《大学》作者是曾子。

23.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六经:诗《诗经》、书《尚书》、易《易经》、礼《礼记》、乐《乐经》、《春秋》;

24.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大小戴:西汉儒学家戴德、戴圣。诗经:国风、大雅、小雅、颂诗。

25.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三传(公羊传、左氏传、谷梁传)(公羊商、左丘明、谷梁赤)

26.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五子: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庄子。

27.三皇:伏羲、神农(尝百草)、黄帝;二帝:尧(唐尧)、舜(虞舜);

三王:禹(第一个王朝——夏朝创立者,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商汤(商的开国之君)、周文王(姬昌,周朝创立者,请姜太公的)。

太祖兴,国大明。太祖是朱元璋。 高祖兴,汉业建。高祖是刘邦。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三国两晋:魏蜀吴、西晋、东晋。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8.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彪、班固、班昭;《后汉书》南朝范晔;《三国志》陈寿。

29.昔仲尼,师项橐(tuó),古圣贤,尚勤学。孔子字仲尼,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0.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头悬梁:晋朝孙敬的故事;锥刺股:战国苏秦的故事。

31.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囊萤:晋朝·车胤(yìn)借萤火虫的光读书; 映雪:晋朝·孙康映雪读书;

负薪:汉朝·朱买臣背着木柴还在读书; 挂角:隋朝·李密放牛时读书。

32.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苏老泉:苏东坡的父亲苏洵。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33.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梁灏:五代时人,82岁才金榜题名。

34.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祖莹:北齐时人,8岁能吟诗。 李泌:唐朝人,7岁作赋。

35.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东汉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谢道韫:晋朝宰相谢安的侄女。

36.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刘晏:7岁就被皇帝任命为正字官,负责全国书籍文字的刊正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