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请同学们课前精读教材,在课本上做批注“点圈划”,并标明不懂的问题; 2.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填空内容,并完成通案中知识网络; 3.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2、识记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掌握基本特征;
3、识记京剧的发展历程以及艺术家代表,理解京剧艺术特点; 【学习重点】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欣赏书画艺术的能力 【名词解释】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属于大篆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探究案】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㈠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起源:
2、发展脉络:
3、演变总趋势:
㈡书法艺术
魏晋自发 注重汉字的 功能, 以前 阶段 很少追求汉字的 功能 魏晋--定钟、王 鼎 楷书 唐代--盛欧、颜、柳 魏 自 兼具世 审美晋 觉 功能 东晋 王、王 与实时 阶 草书 用功唐朝 张、怀 期 段 能 行书 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特点:
2、原料: 3、类型:
【合作学习】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涌现出了哪些优秀的画家和作品?
高中历史必修三班级姓名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三、京剧的出现
问题探究:1、中国戏曲的源头是什么?
2、哪种剧把中国戏曲推向成熟?
3、康熙陪其祖母在看京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京剧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训练案】
1.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 2.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属于(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3.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隋唐五代时期 4.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于清朝时期 B.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戏 C. 同光十三绝是京剧的著名艺人
D. 是徽剧和汉剧相互融会并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的新剧种 5.中国古代绘画种类中,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 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文人画
6.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最大的亮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提倡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课外延伸】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脸谱的色彩: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例如关公等。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人做了点好事。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白色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其他:面色不好,丑陋。黄色 勇猛而暴躁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其他:猛将。银色 神仙,妖怪。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其他:绿林好汉。 【知识网络】
【作业任务】
1、作业布置:(1)课本学习之窗思考问题: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完成高效课堂上本节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班级姓名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2、预习任务:完成第11课预习案;记录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