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反思

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反思

来源:爱go旅游网
科研课改 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反思

江津区珞璜镇顺江小学校 程军

每次外出学习时,经常听到一些校领导这样的话语。我校承担科研课题多少,有多少人次参加科研实验云云,而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科研兴校”,好象不多搞几个科研课题,不让所有的教师反复折腾一番,就不突显本校的科研特色。

我外出到过一所小学,他们全校教师,包括村小的代课教师一共才三十几人,但他们承担的科研课题竟达到7个之多,领导汇报时也有得色。对这样的情况,我深不以为然。我们姑且不论这么多课题能顺利结题多少,成果推广如何,就是让三十几位教师承担7个科研课题,让课题顺利开展都很让人担忧,毕竟有多数教师在上课的同时,还要承担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他们的能力和精力能应付得过来吗?

就算所有的教师都卯足劲干,能力和精力都跟得上,那么对于三十几人的学校,7个科研课题的研究经费又从何而来。

综上所述,也从近几年的普遍结果看来,这样的科研课题基本都是流于形式,雷声大,雨点小,能顺利结题的寥寥无几,而能广泛实用推广的真是凤毛麟角。

那么,学校的科研课题究竟怎样搞,搞多大的摊子,显多大的成效,将是我们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管理者深思的一件大事。

当然,从近十几年我区的科研课题研究结果看来,无论从研究深度及推广的影响面看来,窃以为有两个成功的课题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一个是以前周放华主任主持的《三算实验的实践与探究》,一个是张健、钟永丽等教研员组织的国家级课题《西部农村村小课题的研究》。

以往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多数学校讲求大而全,我却思考反其道而行之,讲求少而精,真而实。我个人建议,今后的科研课题是不是可以建立三级层次的研究模式。

第一级、市、区级,主要由教委教研室牵头,具体落实到镇校的工作上,

如以上两个成功的课题,就是这种模式下的产品。而我区近期的科研工作,西部村小课改已成功结题,并由教研室组织在大力的推广。近期工作,我个人认为应大力放在远程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去,以期与进修校正在开展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辅助。虽然,教研室已搞了些活动,但我认为做得还不够,不够全,不够细,没有出台相应的具体的步骤和落实措施、指导也不到位,让下面的学校抓不住缰。

第二级、镇、片区级。主要由教办牵头,一般组织研究一个区、镇级的实验课题,教办负责具体的指导、活动组织、资料的整理工作,由全镇多数教师共同参与,学校中层干部负责资料的收集、归类、整理工作。

第三级、校级课题的研究。对于大一些的学校可自行组织一至二个科研课题的研究,而对于一些小学校,只参加市、镇二级的科研课题即可,不必另行自立科研题目。

这样,科研课题也少,对于人员和经费的保障相应就好办得多了。 对于课题的领导者,千方百计保证科研经费的落实将是他们的工作重心,可制定出相应的经费保障、管理、落实、使用制度,力争用好、用实、用活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对于学校科研课题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工作重心将是人员的组织和管理,内容涉及课题的组织、活动的安排、人员的培训、资料的收集、准备、整理、归类、课题的结题推广等一系列工作,纷繁而复杂,将极大的考验中层干部的耐心、细心、恒心和毅力,制定每期相应的计划、写好总结、拟订相应的制度,落实好过程将是课题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对于课题的实施者,由于课题量少,只承担1至2个课题,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全面提升自身的科研业务素质,从而达到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将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总之一句话,我们的科研工作只要注重少而精、真而实的原则,必将开创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创建学校科研工作的新格局。

2007.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