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班级: 日期:2016年05月04日
观后感之《我的1919》
25批入党积极分子 尹伟
提起1919年,也许我们所能联想到的最直接的事件大概就是五四运动了。至于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历史书上只有寥寥数字: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电影《我的1919》为我们揭开的正是这段尘封的历史,当“弱国无外交”如此真实地再现时,我们也许能最终理解中国热血青年的悲怆历程。影片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巴黎和会事件为题材,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以为可以借此对过去百年所犯下的错误加以改正,废除外国在华特权,收回中国的领土,但这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 给中国人的只是屈辱,深沉厚重的历史令人深思。其中的一条主线是通过当时作为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之一的年轻外交官顾维钧所展开的,他充满爱国热情,毕生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己任,对和会充满了信心,但在和会一开始中国代表就倍受冷落,困难重重,列强间彼此施压、互相勾结,谈判桌前只有强与弱,根本没有公理和平等,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出色外交才能,顶住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四万万愤怒的中国人,面对列强,公然说“不”。
曾有人说:“这是一部流于表面的民族主义情绪超过了理性的历史主义,煽情渲染掩盖了本该表达的深刻主题的失败影片,我却看到了中华儿女积聚了数千年的悲愤从顾维钧弦弦掩抑声声思痛的举止说辞间自然流露。作为一部对艺术及观赏价值有所要求的影片,绝对冷静的对历史的重现并不必然足取。
历史的沦回里中国充满了苍桑。
那一言一行的怯懦,那一字一句的野性,那一砖一瓦的狼籍,那
„„在腐败的清王朝下,中国开始没落;在野蛮的攻击下,中国开始亡失;在暴虐的侵略下,中国不再富饶。
是谁在列强面前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坚强地维护着中国的领土、民族的利益。他用庄重的语言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在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壮的语言,声音里流淌着对祖国的热爱,沉着中透露着中国人的顽强。
顾维钧,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在巴黎会议上做了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当国际委员会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是他站出来。它精通英语、法语。但是在会议上他却用我们的的母语发言。刺痛日本的无耻行径,他是一只“智慧的老虎”。
肖克俭,一位炽热的爱国青年,他组织人民运动,将海外华侨团结起来以示他们的不满,为了祖国他抛头颅洒热血,抛下了深爱的妻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正如肖克俭所说,当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传到中国,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划时代的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举行游行示威,这一运动立刻得到了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示威,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举起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旗,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使国人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由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落伍,已经濒临绝境,因而现代化实际上成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关键词,在当时,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批判性反省和革命性改造,这对于以后中国的百年历史,应该说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在面对国家危机的情况下,有像顾维钧、肖克俭一样为国家争取公平的人,但也有卖国的人。中国的耻辱史让一些人麻木了
而更多
的激起了愤怒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像那些在巴黎的中国人,为了抗议,死于熊熊烈火之中,他们的爱国是不可置疑的。 是的
弱国无外交
弱国谈什么外交
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
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绝不能是弱国,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傲
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一个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的一声“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历史,它会被我们永远的记住,这是历史的教训,它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为国家,为名族去奋斗。同时,也为圆一个亿万人期待的中国梦去奋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