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第二中学 王红丽 2011年7月20日 13:31
许桂兰于11-7-20 15:12推荐王老师通过民族主义与一战的爆发的片段设计,阐释了极端民族主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较好的进行了珍视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的情感教育。值得学习。 段进生于11-7-20 15:52推荐关于战争爆发的原因,除了传统的经济、政治角度外,本文提供了另一视角——极端民族主义。不但开拓了视野,更能引证起人们的深思。
细节是历史中最动人的因素。历史的进程往往就被一些偶然或必然的细节牵动着、制约着,滚滚向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51个月,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达1863亿美元,双方共阵亡853万人,给人类的浩劫可谓前所未有。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固然是其决定性因素,但十九世纪后期的德国、法国、俄国等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这一历史细节,则不容忽视。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它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利保持和发扬自己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且在政治上建立统一的民族主权国家。”随着19世纪的逝去,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逐渐丧失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权力和利益的进步性,反而蜕变为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奉行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原则,民族主义成为对外扩张的借口,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最后,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可以说是一战的催化剂。
让我们看看十九世纪后期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吧:
大德意志的泛日耳曼主义: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让这个邻邦或那个邻邦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自己则满足于欣赏蔚蓝天空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
国”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法国的复仇主义:
“用一切手段争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普法战争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在已发生的事件中只看到自己的不幸。那就是国土被肢解、资金外流、我们的地位下降和我们所受的屈辱。”
——法国学者吕西安·费弗尔
大塞尔维亚计划:
1911年塞尔维亚成立了“黑手会”,它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的思想,统一所有塞尔维亚民族”。
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
“东欧所有的斯拉夫人构成一个大家族,少俄是各斯拉夫民族的保护人。“
俄国沙皇的亲信维特说:“由太平洋岸讫喜马拉雅山峰,不仅亚洲甚至欧洲事务均将在俄罗斯的宰制之下。——《大外交》
让我们再看看欧洲的普通民众的心态:
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写着“去巴黎吃早饭!一刺刀挑死一个法国人”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写着“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脸上露着微笑,“枪尖插着鲜花”,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仅仅是巴黎—柏林之间的令人振奋的旅行!”
德:“去巴黎吃早饭!一刺刀挑死一个法国人” 法:“圣诞节回家” 萨拉热窝事件
在20世纪初的德国,一位俄国人记录下了这样的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叫喊。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普林西普:“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而且,我还知道他是德国人,是斯拉夫民族的敌人,作为未来的君主,他会阻止我们联合,实行某些显然违背我们利益的改革。”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极端民族主义甚嚣尘上,正是因为这种极端民族主义的过度膨胀与泛滥,使得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与斗争愈发激烈,战争一触即发。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民族主义是魔鬼也是天使。积极正当运用可以伸张正义,消极狭隘运用会助长邪恶势力。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实现和平崛起。爱国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国际冲突需要冷静也需要和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