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弱电监理细则

弱电监理细则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学弱电工程监理细则 (施工阶段)

一 、工程概况及本专业工程特点 (一)工程概况

本迁扩建工程包括中学教学实验楼、教工宿舍、学生宿舍及食堂四个单位工程,其

中的弱电工程则包括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远程抄表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

1 、本弱电工程中导线的敷设方式为:室外及穿基础部位电缆穿镀锌钢管保护,室内导线 穿刚性UPVC管沿墙及楼板敷设;

2 、有线电视系统采用SYWV—75—12引自校园有线电视网,各单位工程相应配置双 向用户放大器;电视节目自动播出系统由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视/音频信号切换和监督报警等部分组成;

3 、综合布线系统在各单位工程内的信息点一个用于数据传递,一个用于语音输出,输 出面板采用双孔面板,其中语音大对数引自校园程控交换机房,室外光纤引自校园网络中心; 4 、各单位工程公共广播系统的广播区域的分区,根据实际需求在校园广播中心自由分 区,均由校园广播中心引至各单位工程的音量控制器;优先级为紧急救灾广播,紧急情况能强制切换;

5 、远程抄表系统的NDT200G的UPS电源与电表箱平安装,而相应的抄表系统RIU 均离地0.3米嵌墙安装;

6、计算机网络系统则采用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分别由校园网络中心引到教工宿舍的交 换机上,再由交换机引出至各宿舍电脑;

以上弱电工程中的分支机构、终端装置的位置、标高均按设计图纸要求敷设。

(二)本专业工程特点

建筑弱电工程是建筑电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弱电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

传送与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信息传送的效果问题。建筑弱电工程系统多且复杂,技术先进,施工周期较长,作业空间大,使用设备和材料品种多。常见的建筑弱电系统有火灾自动报警与灭火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电缆电视和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扩声和音响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智能化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二、 监理工作依据

1、中学Ⅰ、Ⅳ标段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已批准的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图纸、会审纪要、工程变更联系单等 3、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等 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B-T75-94)

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9、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15、火灾自动报警施工验收规范(GB50116-1992) 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0-86) 1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1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106-92) 20、、弱电系统工程个子系统设计文件

21、、工程中如采用进口设备,其技术、质量要求应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

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气设备合格认证委员会、国际电讯咨询委员会(CCITT)的有关规定。

三、 监理工作的流程

设备安装检查 各系统调试检查 审核各项竣工验收资料 编制监理总结报告 检查原材料、半成品 预埋管、预留孔检查 电缆、电线敷设检查 阅读弱电工程相关图纸 审查安装单位施工组织设计 检查施工机具 四、 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 监理预控措施——施工前

(1)、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充分理解建设单位意图和设计思想,对各分部的系统功能做到融会贯通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及合同的有关要求。

2 人员配备、资质、专业、工作业绩、人数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

3 施工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等种类、数量、精度和状态是否符合工程的技术

要求。

4 施工方法、设计对主体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施工计划是否周密。 5 工程设备、器材存放、保管措施是否妥当,责任是否明确。

6 工程进行中的检查、隐蔽工程验收、竣工前的调试测试、验收安排是否切实可

7 调试各项报告中所列程序、方法、标准是否正确。 8 各项开工准备工作是否周到。

(3)、认真做好设计图纸会审工作,作好施工前设计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

工程设计意图与要求。

(4)、监督承包单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清楚各自工作的具体要求。

2、监理控制措施—施工中

1、 工程材料、器材质量控制

1)、对工程所用缆线器材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3)、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的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不得有损坏;

4)、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毛刺、断裂或破损。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5)、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

a、 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的

要求。

b、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的内容应齐全、清晰。

c、 电缆外护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

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d、 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长

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 e、 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面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f、 当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光缆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测数据。必

要时可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

g、 光纤接插软线两端活动连接器(活接头)的端面应装有合适的保护盖

帽;每根光纤接插软线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志。

6)、接插件的检验要求如下:

a、 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的部件应完整,检查塑料材质是否满足设

计要求;

b、 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c、 光纤插座的连接器类型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7)、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

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8)、有关对绞电缆的电气性能、机械特性、光缆传输性能及接插件的具体技术指标和

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专业性要求高的工种从业人员如:电工、电气焊工等是否提供了有效岗位操作证,对上岗人员的技术素质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工程质量。

3、控制工程洽商。无论设计变更、工艺变动、材料变动、设备选型变动等要求办理工程洽商,一定要做到先洽商再施工,并要求有以变更设计图纸、联系单等书面形式予以确认。

4、对各转向系统的主要设备、器材,监理工程师要认真监督校验调试,掌握系统设备的详细资料,消除隐患。

5、对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坚决清退出工地,不留隐患。

6、对系统及各分系统的重要部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双控制检查,巡视和旁站相结合,确保工程质量。

7、监理工程师在巡视和检查中发现问题,可以“监理通知”的形式通知施工方、并报送业主,监督解决。

8、对承包单位报来的各项工程报验单,监理工程师都要以施工图纸、施工工艺以及规范要求认真审查;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为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9、各系统的调试、试运转工作,要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并按规范要求填写试验报告。

10、整个施工过程,监理工程师要对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检),三按制度(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施工)进行监督。

五、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配管工程

1、管子煨弯必须采用专用工具,管路弯曲处不得有折皱、凹穴及裂缝,弯扁度不得大于管外径的10%;在混凝土中暗敷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0D。

2、管直埋设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有防火要求的场所不少于30 mm,与强电管线水平间距、交叉间距均须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敷设管路应与土建配合施工,土建施工时,不能使水泥砂浆滴落管中,不使管材破损;配管时,不得随意剔凿、打洞、断筋。

3、硬PVC管的连接要符合规范要求。插入法连接,插入深度要足够;套管法连接,套管长度要足够,套管管径应匹配,管口应在套管中间位置,连接处应用胶合剂粘接、粘接要牢固、严密。

4、管与设备连接使用金属软管引入时,应使用金属软管接头,要做专用地线,不能使用金属软管做接地导体。

5、管路超过规定长度上限值时,应加装接线盒(过路盒);在穿过易受机械损伤部位或引出地面部位,应有补偿、保护措施。

6、预埋盒定位准确、牢固、不偏斜,且与墙面齐平。电视用户终端插座预埋盒与强电插座预埋盒水平净距不小于200 mm;信息、数据点预埋盒与强电插座预埋盒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

7、管材配件运用准确,不能随意替代、缺损。

8、线槽、桥架安装高度与设计核对,以上保证不影响其他专业工程施工,桥架、线槽下部空间不能影响人正常活动,商部空间不能妨碍敷线与维护。

9、线槽、支架固定牢固,接头连接满足规范要求。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10、管子穿越楼板、线槽、桥架应及时作防火延燃封堵及鼠害处理措施,并经设计、监理确认。 (二)、穿线工程

1、管内穿线,其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穿线前应先扫管,管内不得有杂物,并应做护口;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 3、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规定:

1)、非屏蔽4对双绞电缆弯曲半径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2)、屏蔽4对双绞电缆弯曲半径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主干双绞电缆弯曲半径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光缆弯曲半径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4、管内穿线,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电缆或主干光缆,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25~30%。

5、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

伤。

6、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7、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8、缆线终接一般要求为:

• 每对绞线保持扭绞状态,5类线扭绞松开长度应小于13mm • 缆线标识内容正确 • 缆线中间无接头

• 缆线终端牢固、接触良好

• 对绞电缆与接插件连接的线号、线位色标准确、一致

9、光缆芯线终接一般要求为:

•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与保护 • 光纤SC或ST接头有无污损 • 光纤熔接处应加保护与固定

10、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类跳线和接插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双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10m。

11、在数据处理、信息网络传输电缆的预埋施工中,应严格掌握非终端机处,不应有电缆接头。

12、对有保密通信要求,采用不含有金属加强线型的光缆,必须保持最良好的绝缘度。 (三)设备安装

1、对于设备安装所需的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均应与设计图纸核对无误后才能进入下一步施工阶段。如所订设备与设计有异或所购设备实际安装尺寸有变,与原预埋件、预留孔、洞不符时,及时请设计、业主研商后及时调整。

2、设备安装牢固、平整,安装时不得对设备有任何损伤。机柜、机架垂直偏差每米高≤1.5mm,种垂直偏差≤3mm,水平误差每米长≤1mm,总误差≤2mm。

3、安装方式、安装高度、角度及防护措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困难时,必须经设计方同意后作变更处理。

4、导线连接方式必须符合线种的要求,一般多股控制线采用搪锡、熔接,接线头处理,特种线必须采用专用工具。

5、接线色标应符合相关规范与设计要求。

6、嵌墙安装设备面板与墙面接触密实,且不露孔缝。

7、配线架或设备箱内线径应整理有序,线径编号标志准确完整。

8、由设备引出接至接地干线的阶地绝缘线采用绿/黄条带色,其他接地材料、连地方式、连接的牢固度必须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9、安装完成时必须将弱电中间内各种建筑、安装垃圾清除干净、设备箱内清洁整齐,每有灰尘与污渍,设备表面漆面完整,不变形。

10、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钢管、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11、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安装要求如下:

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2)、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或集合点配线模块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置扩张 螺钉固定等方式。

4)、固定螺丝须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5)、各种插座面板应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四)测试

1、先对所有的测试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等的性能、精度、等级、完好度确认后再批准用于测试。

2、先作链路测试,再进行信道测试。 3、电缆的性能测试

五类线要求: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要符合规范。

超五类线要求: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时延、时延差要符合规范。 六类线要求: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时延、时延差、综合近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效远端串扰、综合远端串扰要符合规范。

4、光纤的性能测试:包括类型(单模/多模、根数等)是否正确,以及衰减、反射等测

试。

5、系统接地要求小于4Ω。

6、只有各项测试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才允许进入调试阶段。

7、测试过程应请设计、监理、业主及施工单位专业技术部门责任人均到场。 (五)调试

1、测试合格后再进入调试阶段

2、应先确认系统无断线、短路、非正常接地现象 3、先对设备电源系统作通电试验,并确认无异常 4、先作分项功能调试,再作系统和系统联动调试 5、按照已批准的调试方法监督逐项系统调试 6、调试的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对功能、指标的要求 (六)验收

弱电系统工程的验收,应根据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竣工工程进行验收。

1、隐蔽工程验收。在弱电系统工程安装施工中,凡属隐蔽工程的,均应在下道工序前由 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认真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必须纳入施工技术档案。

2、分项工程验收。弱电系统工程项目完成后,应严格按照有关的质量标准、规程、规范进行交接试验、试运转和联动试运行等各项工作,并做好签证验收记录,归入工程技术档案。 3、竣工验收。弱电系统工程作为竣工验收的一部分,应在建设单位组织下,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加,对所有建设项目按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查验承包商提供的竣工资料是否齐全、正确 • 设备、样本、说明书及各项装箱资料 • 设备清册 • 测试、调试报告

• 符合安装实际情况的竣工图 • 操作规程与维护方法报告 • 工程结算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