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玉田县郭家屯中学 刘宝利
一、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
校外教育资源数量众多,浩如烟海,在校外资源开发过 程中,我们探索出了开发校外教育资源的“四原则” 、 “三途 径” 、 “四步骤” 。
1、校外教育资源开发遵循的“四个原则”
(1开放性原则。开发校外教育资源就要具有开放的 心态,尽可能开发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校外资 源。不论是什么类型什么形式存在的资源,不论是城市的还 是农村的,也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的开发途径或方式,都应加 以开发与利用,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
(2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要开发与之相 应的校外教育资源,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类教育资 源,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以保证教育资源开发 针对性,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3联系性原则。在校外教育资源中,要开发与学校 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紧密,与学生发展需要及学习生活有关 联的资源,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生理、 心理发育特征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的差异,从实际出发, 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校外教育资源。
(4个性化原则。校外教育资源多种多样,不同的学
校、学科和教师,可开发的教育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 此,在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 色,注重学科特点,利用教师特长,开发出形式多样、种类 各异的教育资源。
2、校外教育资源开发的“三条途径”
(1广开资源开发渠道。 教师要有资源意识, 树立 “生 活处处皆资源”的观念,走出书本,走出学校,扩大自己的 知识面,不断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知识丰富、充实、提高自 己,提升自己开教育资源的能力,做到眼中有资源、心中想 资源。必须要了解当地校外教育资源的条件与分布状况,如 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教师只有自 已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根据教材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选 择和开发。
(2筛选挖掘校外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数量繁多, 分布广泛,种类多样,面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各类教育 资源,我们就要学会挖掘筛选出对教育有用的内容,整合到 综合性学习之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生成。筛选挖掘那些 能够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 教育资源,开发那些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交流能力、解 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资源。
(3归类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众多的校外教育资源是 “原生态”的、是本色的,我们还要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才
能利用,对那些零散的教育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 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
的性,对一些传统的文化资源运 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归类整合,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 育活力,对现有的教育资源可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使之具 有再生性和可再利用性。
3、校外教育资源开发的“四个步骤”
(1学校制定开发计划。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开发 计划,对开发的范围、内容、遵循的原则做出具体的要求, 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开发的顺利实施。
(2展开调查。教师、学生按照学校计划安排,针对 校外教育资源制定详细的开发方案,通过访谈、实地观察、 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校外教育资源的调查,涉及自然 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 资源。
(3交流汇总。教师、学生所选的教育资源范围要广, 在此基础相互交流, 加以筛选, 使之成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4学校整合。学校根据教育目标,对所选的校外教 育资源进行汇总整合,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的综合化、 合理化, 并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外活动、开展主题活动。
二、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
对已开发好的校外教育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总结出 了校外教育资源利用应遵循的 “四个原则” , 校内利用的 “三
种方式”和校外利用的“三种方式” 。
1、校外教育资源利用遵循的“四个原则”
(1综合性原则。利用已有的校外教育资源要淡化课 程的学科性,使教育内容呈现非学科性,体现综合性。以学 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为背景,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沟通和融 合,强调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培养 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实践性原则。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就必须注重人的 实践活动,坚持实践第一、感受第一和体验第一的原则。让 学生在实践中感受, 在实践中体验, 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活 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 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意愿, 构建起既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校 本课程。
(3层次性原则。根据学校的校外资源条件,针对各 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利用校外 教育资源分层提出要求,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方法,运用已 有的知识、能力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适量性原则。对已有校外资源的利用要适度,要 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根据学校、学科实际进行有重点的 利用,不能大量利用校外教育资源,而冲淡学校教育资源。
2、校外教育资源的校内利用
(1学科教学的利用。选择恰当的教育资源,采取合 适的方式利用到学科教学中去。
一是利用教育资源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的学 习。
在教授八年级思想品德 “难忘父母养育恩” 这一框题时, 选取了当地流传的“孝子王裒的故事” ,整理成可供学生分 析的学习资料, 并向学生提出 3个问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回答:①王裒受到人们的世代敬仰,原因是什么?②我们应该怎样 向王裒学习?③当前社会上有哪些与这种文化不相和谐的 音符?请列举至少 5例。学习效果十分明显,不仅达到了开 阔学生知识、 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更使学生的道德、 情感、 价值观有了极大的升华。
二是利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化解难点。为了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或学生缺少生活 经验的内容,教师们寻找可以支持教材的资源补充到教学中 来,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三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四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实现学科教学间的整合,提高教 学效率。
八年级地理教师在教授 “流域” 这一概念时, 就结合 《玉
田地理》中还乡河的全流域地图,引导学生讲述白浪河的传 说和故事,并就还乡河的流向、地质构造、地表特征、生态 植被、气候特点、沿途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教学,实现 了将学科教学、地方课程教学两者整合,仅仅用了 2 节课的 时间,就完成了《中国地理》和《玉田地理》4 节课程的教 学任务,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致还非常高涨。 (2)构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利用校外教育资 源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对本校学 生的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 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对校外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一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发适合本
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 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 经验等,有选择地开发成校本课程。 二是逐步实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系列化。学校根据已有的 校外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 的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实现了校本课程系列化。 (3)丰富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结合学 校的实际情况,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一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二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主题竞赛活动。开展与校外 教育资源有关的知识竞赛活动、手抄报、黑板报和绘画比赛
等活动。 三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交流会。利用晨会或夕会的 时间进行交流, 由学生主持, 轮流上台交流收集到相关内容, 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 息、加工信息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专题讲座。充分利用校外人 力资源,聘请校外有关人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系统的 了解有关知识。 3、校外教育资源的校外利用 (1)用好校外机构设施。学校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校外 机构设施,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经常组织学生到这些 地方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拓展教育空间,让学生在参与社会 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周边的企业,组织开展活动。 二是开展单位结对活动。 我们学校与乡派出所结成对子,学校通过聘请民警来校 讲课、 维护大门口秩序等, 迅速改善了学校周边的治安环境。 三是充分利用科技实践基地。结合本地科技文化发展的 实际情况来确定,针对学生对本土科技文化知识了解的欠 缺, 有目的、 定期组织学生到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去参观实践, 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四是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学校牵头定点建立社区服务基
地,由学校定期组织到社区服务。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住所的 远近,打破年龄的限制,自由结合,组建小组,确立自己在 小区的实践基地。 (2)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充
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 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尽快地转化 为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可以是学科的,也可以是综合的,一 般以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主。 一是学科拓展式活动。各学科教师可以从学科内容出 发,结合校外教育资源,设计主题活动。 二是小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对社会生活实际、自然现象 的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研究计划,有目 的有步骤地开展自主探究小课题研究活动。 三是利用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各学校结合本地资源、学 校实际和小学生特点,选择从本地区民俗入手,挖掘传统文 化精华,开发一系列有主题的重在学生参与和实践的,增强 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民俗文化,让学生体验、探究。 3、校外教育资源的校外利用 (2)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三是利用传统节日教育资源。 再叙述事例 四是依托社团来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开 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
要,适应教育改革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发展学生社团, 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开展主题活动。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活动, 实现活动的系列化。为了使校外活动的目标更加集中,更便 于解决问题,我们要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 一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成若干个阶段,将主题逐步 推进、深化。 二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活动。 三是确定一个主题,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主题,让学生 从中自由选择一个子主题,自由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