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地质说明书
(编写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 正文部分
1.采区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勘探工作等;
2.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构造、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等;
3.区内煤(岩)层产状和煤层厚度变化,断层与褶皱的特征、分布范围和控制程度,对采区开拓、开采的影响等;
4.可采煤层厚度、结构及可采范围,可采煤层的可采性;
5.各煤层顶底板类型、岩性、厚度、富水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各煤层群(组)之间的间距和岩性变化;
6.陷落柱、岩浆岩体、冲刷带等情况;
7.煤层瓦斯赋存地质规律,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
8.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及周边老空区范围,预测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和突水危险性,防隔水煤(岩)柱和探放水等工程技术要求;
9.地温及地热危害,煤自燃危险程度;
10.采区煤炭资源/储量;
11. 工作面回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
12.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应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二、附图 1.井上下对照图;
2.采掘工程平面图;
3.采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4.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5.采区回风水平和运输水平的地质切面图(煤层倾角大于25°);
6.采区地质剖面图;
7.采区煤层厚度等值线图;
8.采区瓦斯地质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