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知识;(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知识的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2.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6)性偏差;
(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
3.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1)分工合作;(2)密切配合;(3)各自尽力:(4)社会互动;(5)团体历程。
…
4.什么是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包括几个环节
①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②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③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④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
⑤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习。
5.简述怎样搞好促进迁移的教学。
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从如下方面予以考虑:
~
1.选教材;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6.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1.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7.如何搞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搞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从如下方面着手:
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
8.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培养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应从如下方面予以考虑:
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的约定;④价值辨析;⑤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9.根据遗忘曲线的进程.我们要怎样进行复习
(1)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2)及时复习。(3)分散复习。(4)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10.简述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11.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1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性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成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经验。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13.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15、简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答: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
16、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答: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
$
17、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答:我国教育目的有三大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8、简述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中小学教学有三大基本任务:
1)学习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
2)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19、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答: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
20、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和讨论法;3)练习法;
4)实验法;5)演示法;6)实习作业法;
7)参观法;8)读书指导法。
21、简述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
答: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明确;2)内容要精选;
—
3)分量要适当;4)难易要适度;
5)检查要及时;6)批改要认真。
22、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原则。
答:中小学德育的原则:
1)主义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原则;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5)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3、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答: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
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
、
5)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法。
24、简述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
答: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
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的学生;
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的学生;
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5、简述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
~
答: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
1)认识自己;2)自我激励;
3)自我控制;4)人际交流;
5)人际合作;6)学习技能辅导;7)职业发展辅导
2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高尚的师德,是赢得学生认同的前提
(2)渊博的知识,是赢得学生信赖的基础
(3)艺术的批评,增强师生的密切关系
(4)热情的鼓励和期望,是密切师生关系的粘合剂
(5)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加深师生情感
(6)加强交往,增强彼此的相互欣赏
27、如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1)率先垂范,规范学生行为(2)心系学生,建立学生档案
(3)制定目标,激发学习热情(4)合理选配班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5)开展多种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6)教师、家长配合,坚持正面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