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线路立塔内拉线受力计算

线路立塔内拉线受力计算

来源:爱go旅游网
抱杆的受力计算研究

一、概述

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优点有:

1)施工现场紧凑,不受地形、地物。使用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轻易地解决了外拉线抱杆组塔法的外拉线不易或不能布置的困难。

2)简化组塔工具,提高施工效率。取消了外拉线及地锚,缩短拉线长度,进一步使工器具简单轻便,运输、安装、撤除工具的工作量大为减少。 3)抱杆提升安全可靠,起吊构件平稳方便。 4)吊装塔材过程中,抱杆始终处于铁塔的结构中心,铁塔四角主材受力均匀,不会出现受力不均使局部塔材变形;同时,四个塔腿受力均匀,避免了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底板较小的基础型式如金属基础尤其有利。

缺点是因内拉线抱杆的稳定性取决于已组装塔段的稳定性,所以不适合吊装酒杯型、猫头型等曲臂长、横担长、侧面尺寸小、稳定性差的铁塔头部,高处作业较多,安全性能稍差。 拉线抱杆组塔法分单吊组装法和双吊组装法。双吊法朝天滑车为双轮朝天滑车,两片塔材两侧同时吊装;采用双吊法时,牵引钢绳穿过平衡滑车,两端经过各自地滑车腰滑车、朝

天滑车起吊两侧塔片,平衡滑车用一根总牵引钢绳,引至牵引设备。 图3-36为内拉线抱杆组立铁塔的施工现场图。 二、现场布置

单、双吊法现场布置分别如图3-37、图3-38所示。 1.抱杆的组成

内拉线抱杆宜用无缝钢管或薄壁钢管制成。抱杆上端安装朝天滑车,朝天滑车要能相对抱杆作水平转动,所以朝天滑车与抱杆采用套接的方法,四周装有滚轴。朝天滑车下部焊接四块带孔钢板,用以固定四根上拉线。抱杆下部端头安有地滑车,地滑车上部焊有两块带孔钢板,用以连接下拉线的平衡滑车。双吊法使用的双轮朝天滑车构造如图3-39所示。单吊法使用单轮朝天滑车。 2.抱杆长度的确定

内拉线抱杆长度也是主要考虑铁塔分段长度。由于内拉线抱杆根部采用悬浮式固定,所以抱杆长度要比外拉线抱杆长一些。一般取铁塔最长分段1.5~1.75倍,一般220~500kV铁塔内拉线抱杆全长可取18-24m。

抱杆总长由悬浮高度和起吊有效高度两部分组成。抱杆越高,起吊有效高度越大,安装构件越方便;但这时上拉线与抱杆夹角减小,受力增大,同时悬浮高度相应减小,所以抱杆的自身稳定性也差。抱杆的悬浮部分高度决定抱杆的稳定性,悬浮高度越大,四根下拉线受力相应减少,抱杆稳定性好,一般悬浮部分为抱杆总长度0.3倍为宜。 3.上拉线和下拉线 上拉线由四根钢绳组成,一端固定在抱杆顶部,下端固定到已组铁塔主材节点上。下拉线由两根钢绳穿越各自平衡滑车,四个端头固定在铁塔主材上,平衡滑车有左右布置和前后布置两种情况,分别适用于被吊构件的左右起吊和前后起吊,使抱杆下拉线受力接近均匀,两种布置情况如图3-40所示。

上、下拉线均需安装调节装置,一般下拉线调节装置为双钩紧线器,上拉线可用花篮螺栓调节。上、下拉线与铁塔主材固定,用钢绳直接绑扎,也可用圆钢式或槽钢式卡具连接。拉线固定处最好悬在有水平材的主材节点处。 4.腰环

腰环的作用在于提升抱杆时稳定抱杆,它随抱杆断面不同而不同,一般圆形断面均用正方形腰环,腰环与抱杆接触处应套一个钢管,使抱杆升降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固定腰环一般用绳索系到主材上;抱杆提升完毕,要将腰环绳松去,以免抱杆受力倾斜而将其拉断。

5.起吊系统腰滑车

腰滑车作用是使牵引钢绳从塔内规定方向引至转向滑车,并使牵引钢绳在抱杆两侧保持平衡,尽量减少由于牵引钢绳在抱杆两侧的夹角不同而产生的水平力。

腰滑车一般设置在抱杆上、下拉线绑扎处的塔材上,腰滑车钢绳套越短越好,以增大牵引钢绳与抱杆的夹角,故腰滑车之滑轮至角钢背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300mm。双吊法每根牵引钢绳应有自己的腰滑车,对称布置,如图3-41所示。 6.转向滑车

转向滑车一般挂在铁塔的基础上,直接以基础为地锚。若铁塔基础为金属基础,为防止基础变形可采用主角钢与坑壁间加顶撑、塔腿外围打一铁桩加固或基础回填土时埋入一地锚的措施。 双吊法时,应使引向塔外的两牵引绳等长。故地面转向滑车应尽量地使用双轮滑车,其布置应接近塔位中心,如图3-42所示。

7.牵引动力

因每吊质量不超过1.5t,因此牵引钢绳不必采用复滑车组。为了不影响构件吊装,当被吊构件在顺线路方向时,牵引动力设置在横线路方向上;而被吊构件在横线路方向时,牵引动力设置在顺线路方向上。动力必须固定在可靠地锚上;牵引动力操作人员,应离铁塔高1.2倍以外。 三、分解组立的顺序和方法 1.构件起吊

开始起吊构件时,应拉紧下部的调整大绳,并放松上部调整大绳使构件平稳起立。调整大绳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45º。起吊

过程中,调整大绳应使吊构件离开塔身0.5m左右,调整时需缓松缓紧,要防止突然松绳。

2.构件安装

在每段铁塔正侧面的构件基本组装完后,才能开始提升抱杆;当抱杆提升完毕,开始吊装上面一段构件之前,凡能安装上的辅铁,包括横膈材、拉铁等都必须装上;主材接头螺栓及连接接头附近水平铁的螺栓必须拧紧。 3.抱杆的竖立、拆除和提升

抱杆提升的示意图如图3-43所示,提升步骤如下:

1)绑好上、下两层提升抱杆的腰环。上腰环绑得越高越好,下腰环不能绑得过下。

2)把上拉线绑到下一工作位置,此时上拉线呈松弛状态。

3)把牵引钢绳回抽适当长度,然后在接头处水平铁附近绑死,让牵引绳依次通过抱杆根部的朝地滑车、塔上腰滑车,引向转向滑车直至牵引动力。此时塔上腰滑车一定要与牵引钢绳绑扎处等高,并在其对应位置。

4)启动牵引钢绳,把抱杆提升很小一个高度,解开下拉线。

5)继续牵引钢绳,使抱杆逐步向上提升,直至把原来呈松弛状态的四根上拉线顶紧为止。由于设置了两道腰环,抱杆不会有太大倾斜。

6)把下拉线拉紧,按所需的倾斜度绑牢。操作时两人配合作业,一人拉紧,一人绑扣,不能绑成松弛状态。

7)恢复起吊构件的工作状态,作好起吊构件准备。 4.抱杆工作位置的调整

抱杆提升完毕,腰环已失去作用,为避免起吊时抱杆在腰环处出现鼓肚,甚至折断,所以必须将上、下腰环松开;由于钢绳受力后伸长和抱杆、上拉线自重等原因,抱杆根部要自然下沉100~200mm,如抱杆受力后向起吊反侧倾斜、给安装带来困难。故抱杆起吊完毕,构件吊装以前,必须调整上拉线上花篮螺栓,使抱杆向起吊侧倾斜。 5.双吊法施工

每段铁塔分成两片构件同时起吊、同时就位、同时安装,所以要求两片构件绑扎位置、方式和所用钢绳套长度均相同;两片构件吊离地面后,应停止起吊,检查牵引设备、构件的绑扎、两片构件离地高度等,经检查未发现异常,再继续起吊;检查时或继续起吊中发现两片构件离地高度不等,应对提升得较高一侧钢绳加以制动,当两构件牵引钢绳离地等高时继续起吊。 四、受力分析计算

内拉线抱杆组塔的受力,可分为牵引钢绳系统的受力和抱杆及内拉线受力两部分。 1.牵引钢绳系统的受力

牵引钢绳系统的受力计算包括,起吊重量计算,调整大绳的受力计算,牵引钢绳受力计算以及动滑车、朝天滑车、腰滑车、平衡滑车、转向滑车等的受力计算等。

(l)起吊重量的计算 设吊装构件的最大重量为式中

,则计算起吊构件的重量

——动荷系数,取1.1~1.2;

——不平衡系数,取1.05~1.l。

(2)调整大绳的受力计算 设起吊构件的计算重量为调整大绳与地面夹角为

,调整大绳的受力为

,牵引钢绳的受力为

,牵引钢绳与杆塔轴线夹角为,如图3-44所示。

根据节点力系的平衡原理,可立下面两个方程式: 设 设

,则 ,则

解方程组得调整大绳受力为:

式中

——调整大绳受力(kg);

——牵引钢绳与杆塔轴线间的夹角,;

(3)牵引钢绳受力(如图3-43所示) 根据构件起吊方式的不同,牵引钢绳的受力计算也分两种情况:直接牵引及加动滑车牵引。

1) 直接牵引时(不计各滑车的摩擦阻力时)

牵引钢绳受力

2)采用动滑车时,如不计动滑车的摩擦阻力,则牵引钢绳的受力为直接牵引时的1/2,即:

在滑车存在摩擦阻力的情况下,牵引钢绳需依次通过动滑车、朝天滑车、腰滑车、地滑车,然后引至牵引动力。所以牵引钢绳的实际受力,需计及各滑车阻力系数

的影响。

(4)动滑车受力

动滑车的受力如图3-45所示。 根据力系平衡条件,动滑车的受力等于

(5)朝天滑车受力

朝天滑车的受力如图3-46所示。根据起吊方式的不同,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1) 单吊时

——牵引钢绳与抱杆间的

式中N ——朝天滑车受力值(kg);夹角。

2)双吊时 ①直接起吊 当

②加动滑轮起吊 当

或 (6)腰滑车受力

腰滑车的受力如图3-47(a)所示。

根据力系平衡条件,腰滑车的受力

为:

(3-)

(7)地滑车(即转向滑车)受力 地滑车的受力 1) 单吊法时

2) 双吊法时

如图3-47(b)所示。

(8)牵引设备受力

根据起吊方式的不同,分为下列两种情况 1) 单吊法时 式中 n—牵引钢绳通过滑车数;

——每个滑车的阻力系数。

2) 双吊法时

直接牵引时按上式计算;用动滑车时,也按上式计算,但牵引钢绳的受力值应为

(即将

换成

)。最后将算得的结果乘2。

2.抱杆及内拉线受力

内拉线包括上拉线及下拉线。 抱杆及内拉线的受力,它们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同时也都与起吊构件的重量及起吊方式有关。 (1)上拉线受力

单吊时上拉线受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双吊时,上拉线从理论上讲是不受力):

设拉线的合力为Sa,如图3-48所示,

为抱杆外荷载(kg)。

根据力系平衡条件,得:

(2)抱杆受力 1)双吊时

抱杆倾斜5º时的轴向力N5按下式计算:

2)单吊时

抱杆倾斜5º时的轴向力N5按下式计算:

(3)下拉线受力

单吊法与双吊法的计算原理是一样的。现以抱杆倾斜角5º为例,列出下拉线的受力计算公式。

下拉线承受抱杆的轴向压力及抱杆体的自重。由于下拉线的受力情况属于空间力系,所以计算工作可分两次进行,如图3-49所示。 第一次先计算到如图3-49(a)所示的平面上,得;

式中

——抱杆倾斜侧承托系统张力的向量和(kg);

——抱杆另一侧承托系统张力的向量和(kg);

——承托系统两侧合力作用线夹角之半; 1.05——抱杆自重系数。

第二次再计算到下拉线上,如图3-49(b)所示:

式中

——抱杆倾斜侧承托系统分肢所承受的张力(kg);

——抱杆另一侧承托系统分肢所承受的张力(kg); ——同侧承托系统两拉线夹角之半。

小结

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优点有施工现场紧凑,不受地形、地物;简化组塔工具,提高施工效率;抱杆提升安全可靠,起吊构件平稳方便;铁塔四角主材受力均匀。其缺点是因内拉线抱杆的稳定性取决于已组装塔段的稳定性,所以不适合吊装酒杯型、猫头型等曲臂长、横担长、侧面尺寸小、稳定性差的铁塔头部,高处作业较多,安全性能稍差。

拉线抱杆组塔法分单吊组装法和双吊组装法,分布采用单轮朝天滑车和双轮朝天滑车。

在组塔过程中要按要求布置现场,以及计算各设备的受力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