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来源:爱go旅游网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互文、排比、顶真比喻等修辞手法。 2.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培养对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 3.学会品读课文,从读中分析文章情感、人物形象; 4.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5.培养勤劳孝顺、勇敢刚毅、热爱和平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从读中分析文章情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欣赏的是河南豫剧《花木兰》的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导入课文。她就是中国古代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她的美名天下传,在1998年,被闻名全球的迪士尼公司投入巨资搬上银幕,轰动世界。2009年北大星光集团上映贺岁档史诗传奇影片《花木兰》,票房过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认识这位传奇女子。 二、预习检测 我会读准:

机杼(zhù ) 可汗 (kè )(hán) 辔头(pèi) 燕山(yān) .....戎机(róng) 鞍鞯(ān)(jiān) 朔气(shuò) 胡骑 (jì) .....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著我旧时裳(zhuó)(cháng) 傍地走(bà.....ng)

三、初读诗歌,读懂内容

我能读懂:《木兰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复述一下故事情节吗? 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征途→十年征战→

1

还朝辞官→亲人团聚→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四、品读诗歌,走近木兰 (一)感情诵读——走进人物心灵

1.听范读是如何处理每段的语速、语调、语气的。

情节 停机叹息 替父从军 奔赴征途 木兰征战 还朝辞官 家人团聚 歌者赞词 2.自由朗读

把握好每一段、每一句的语速、语调、语气,揣摩每一部分木兰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 3.个性朗读

1.节选自己喜欢的某个段落读或背,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表情丰富。 2.自我点评语速、语气及所把握的木兰的情感世界∕心理活动。 (二)合作探究——探讨人物形象

1.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的? 预设回答情景:

学生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读到木兰是一个勤劳的人,因为“复”字表明木兰纺线不是短时间的,而是长年累月都在做!

学生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

2

语速 缓慢 稍缓 急促→舒缓 稍快 稍缓 轻快 稍慢 语气 沉重、忧愁 忧愁→坚定 欢快→抒情 悲壮激烈 庄严→热烈 亲切和悦朴实 欢快、喜庆 诙谐喜剧 木兰的情感世界 为征兵担忧 为父尽孝,勇挑重担 战斗豪情,思亲心切 忍受艰苦,杀敌报国 情系家园,归心似箭 其乐融融,轻松愉悦 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到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忠孝两全的人,因为木兰的叹息声是在为父亲担心,可见木兰的孝顺;“愿为市鞍马”的一个“愿”字充分表明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勇于担当重任,热爱国家的人!

学生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读到木兰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因为战争这么激烈,“十年”说明打仗时间很长,又死了很多人,而木兰还能活着回来,足够证明她的英勇善战!

学生4:“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读到木兰是一个不慕高官厚禄(干过普通百姓生活)、情系故乡、眷恋家园、热爱和平生活的人,因为木兰立了赫赫战功,因功受赏,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决定,在她看来,打仗好像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也不是为了高官厚禄,纯粹是为了保卫国家,使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学生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读到木兰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打扮、美丽可爱的女人,因为喜欢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说明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热爱的;这些人也是可爱的、美丽的!

学生6:“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读到木兰是一个机智,小心谨慎的人,因为木兰是一个女人,在军队里和战友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被发现,很难做到,可木兰做到了!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详略分析:学生讨论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3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这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这些内容详写。而对残酷的战争,就一笔带过。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这也给我们作文以启示

3.语文活动:假如“感动中国”栏目组为古代的女英雄木兰颁“巾帼英雄奖”,让你写颁奖词,你会怎样写?

教师:男儿的英雄气魄,女子的娇美柔情,深明大义、忠孝两全的慷慨决定,让我们对这位传奇女子肃然起敬。

颁奖词:你柔弱的身躯,却负起了剑戟刀枪,为了一个决定,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为了一个信念,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你驰骋疆场,披一身寒霜,绝不是为了赢得奖赏,你战功赫赫,却辞官还乡,只是为了亲人期盼的目光,你默默不张扬,你隐忍而坚强,你爱武妆,更爱红妆,你是一个传奇,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五、看图片,全班齐背《木兰诗》

沿着美丽的风景一路走来,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了木兰的美好形象,希望我们诵读的脚步不要停下,在经典诗文的天地里自由徜徉,读出我们的激情,读出我们的智慧,读出我们的精彩人生! 六、课后作业——升华人物精神

“赞美木兰 歌唱英雄”每人创作一首小诗,热情讴歌劳动人民的优秀女儿花木兰。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