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一: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
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有人总结出夏季避暑的三大佳径:“北上,下海、上山”,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题三:春节期间,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广州却温暖如春,这里是花的海洋。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影响
题四: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多千米,跨纬度近50度。这就造成了(
A B
C D
题五:在①②③④四城市中,降水量按由少到多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题六:读“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是。 (2)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3)我们南方地区的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上。
题七:我国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例如湖北武汉市,哪个季节降水最多(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题八: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 A.15℃B.20℃C.25℃D.30℃
2.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题九: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 A.台湾的火烧寮 B.吐鲁番盆地 C.曾母暗沙 D.珠江三角洲
题十:我国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距海远 B.纬度偏高,气温低 C.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不远,但受山脉阻挡 题十一:下列有关温度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都属于中温带 B.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都有热带分布 C.我国最大的平原位于暖温带
D.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位于高原气候区
题十二:我国在同一时期,引进了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在下列哪一地区都可以找到它们的生长地区( )
A.大兴安岭 B.天山山脉C.横断山地区 D.长白山 题十三:下列省区跨四个温度带的是( )
A.陕西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甘肃省 D.山西省
题十四:小明有一网友向他介绍自己家乡时说:我们这里的农作物通常是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椰子等作物。由此可知该网友的家乡所属温度带为( ) A.中温带 B.寒温带 C.暖温带 D.热带 题十五:江苏省所在的干湿地区是( )
A.干旱、半干旱地区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C.半湿润、湿润地区 D.干旱地区、湿润地区
题十六: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小兴安岭、长白山位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D.半干旱地区
题十七:读图,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符合我国哪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规律?( ) A. 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B. 降水量逐渐减少
C. 夏季风逐渐增强 D. 年太阳总辐射量逐渐减小
题十八:
洞庭湖畔的小明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特征明显 D.多特殊天气 题十九:在夏季风弱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西涝东旱 D.东涝西旱
题二十: 读“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是,二是。
(2)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的更替。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_(海洋或陆地)。
(4)A、B代表的区域,降水丰富的是___(填字母),该区域降水主要集中于___季。 题二十一: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多
题二十二:陕西省西安市的气候特征(如下图)与我们的感受相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暖多雨 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
题二十三:根据下图中五个城市的位置和表格中相应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通过阅读表格中的气候资料,从1月平均气温可以看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是_____;从7月平均气温可以看出,位于我国最北端的城市是_____;从年降水量上看,气候最干旱的城市是 ______。(填字母)
(2)写出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图中城市名称:
A.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E _________。
题二十四:11月28日~30日,一股强冷空气横扫我国大部分地区。读“冷空气过境实况和各地穿衣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图中穿衣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地势高低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 2.此时,山东半岛的降温幅度达到( ) A.4~8℃B.8~12℃C.12~16℃ D.16℃以上
题二十五:一些诗文名句可以用地理知识解读,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八万里”指地球公转的距离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云贵高原的景象 D.“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中影响玉门关的“风”指夏季风
题二十六:“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 B.秦岭—淮河 C.长江 D.南岭 题二十七:读“中国部分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3题。
1.下面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题二十八:下列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D.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
题二十九:寒假里,在江苏无锡读书的小丽到哈尔滨去探望上学的姐姐;同学小芳随爸爸妈妈到广州去旅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无锡处于(温度带)地区(干湿地区);哈尔滨处于(温度带)地区(干湿地区);广州处于(温度带)地区(干湿地区)。
(2)下列三幅图分别代表的是无锡、哈尔滨、广州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请给这三个城市选择相对应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图(填字母)并说出气候类型:无锡,哈尔滨,广州。
(3)小丽出发前准备了厚厚的冬衣,小芳则很轻松,只带了T恤和毛衣。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题三十: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城市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 (2)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在一年中,降水集中在季。 (3)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国南北方的雨季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________,结束________,雨季________;
北方正相反。
中国的气候习题课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题一: C
解析:我国夏季南方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但白昼时间短,而北方地区虽然太阳高度角小,但白昼时间长,因此南北普遍高温。由于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因此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而导致气温低,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题二: “北上”,在夏季纬度较高的地方,气温会低一些;“下海”,在夏季居住于海边,气温会低一些,因为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的气温低于陆地的气温;“上山”,因为海拔越高,气温会越低。 解析:(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2)同一纬度在冬季海洋的气温高于陆地,在夏季海洋的气温低于陆地,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3)同一纬度或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因素。在我国,避暑的三大佳径:“北上”,在夏季纬度较高的地方,气温会低一些,因为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下海”,在夏季居住于海边气温会低一些,因为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的气温低于陆地的气温;“上山”,因为海拔越高气温会越低。 题三: A
解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其中纬度位置是最根本的因素。我国春节前后,由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所以气候寒冷,而南方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气温较高,因此南北温差大,这是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时,广州却温暖如春的主要原因。 题四: B
解析:我国南北跨纬度造成温度的差异,如图B所示。A是海拔差异造成,C是东西经度差异造成,D主要是水分差异造成。 题五: D
解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所以在①②③④四城市中,降水量按由少到多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②①。 题六: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海陆位置不同 (3)800 解析:(1)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季风区距离海洋较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3)秦岭—淮河一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 题七: B
解析: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不均匀,湖北武汉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题八: 1.D 2.C
解析:1.该地1月的平均气温约为,7月的平均气温约为25℃,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30℃。 2.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故选择答案C。 题九: A
解析: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题十: A
解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由于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的阻隔,海洋中的水汽难以深入,因此降水少,气候干燥。 题十一: D
解析:准噶尔盆地位于中温带,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区有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但广西没有热带分布;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大部分位于中温带;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区。 题十二: C
解析: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所以,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山脚下与山顶的气温、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导致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候和植被变化明显。所以,在这儿能找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地区。 题十三: C
解析:陕西省地跨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内蒙古自治区跨中温带和寒温带,甘肃省地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山地气候区,山西省地跨暖温带和中温带。 题十四: D
解析:根据该同学家乡的作物可以一年三熟和种植的主要作物可知位于热带。 题十五: C
解析:淮河穿过江苏省,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因此江苏省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题十六: A
解析: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小兴安岭、长白山位于湿润地区。 题十七: B
解析: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我国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降水量逐渐减少,夏季风逐渐减弱。年太阳总辐射量在该方向上不是逐渐减小的。
题十八: B
解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题十九: A
解析:夏季风能够给我国带来大量的降水,但是夏季风强弱不稳定,夏季风强的时候,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北方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南涝北旱。 题二十: (1)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2)A(3)海洋(4)B 夏 解析:(1)我国所跨经纬度范围较广,加之地形复杂多样,造成气候类型种类较多,因而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气候显著。 (2)图中B表示季风区,A表示非季风区。
(3)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的更替。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是从亚
欧大陆吹向海洋的西北风;夏季风包括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 洋吹来的西南季风。
(4)季风区内受夏季风的影响明显,夏季风为温暖湿润的气流,在夏季会带来丰沛的降水。 题二十一: D
解析:我国具有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到来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多,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题二十二: D
解析: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该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题二十三: (1)AB E C (2)武汉 海口 乌鲁木齐 北京 海拉尔
解析:(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月平均气温大于0℃的,就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只有A、B两个城市符合条件。而7月份时,全国普遍高温,纬度越高的气温越低,所以可以知道E位于最北端。从表格数据可直接读出年降水量最少的城市是C。
(2)A、B两个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而冬季时,B又要比A温度更高,所以B是纬度更低的海口,而A是武汉;乌鲁木齐降水最少,所以是最干旱的城市C;北京和海拉尔位于北方,且海拉尔纬度更低,气温更低,则D是北京,E是海拉尔。 题二十四: 1.A 2.C
解析:1.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从而造成我国南北穿衣不同的巨大差异。 2.根据图中济南的位置与图例提供的信息可知,此时,济南的降温幅度达到12~16℃。
题二十五: D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不是公转的时间,A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温度较低造成了花开较晚,这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B错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属于草原上特有的景象,C错误;“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中影响玉门关的“风”是指夏季风。 题二十六: B 解析:“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明同样的种子由于土壤、气候、环境的改变,结果就生长出了不同的果实。我国东部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一般年平均降水量超过800毫米,且气候温暖,而这一线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霜期较早较长,不适合柑橘生长。 题二十七: 1.C2.B3.D
解析:1.读三幅图的气温曲线图可知,②市各月气温都在15℃以上,不寒冷;②市年降水量最多,雨季最长;③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2.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此图表示的是夏季的气温分布。
3.从三城市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降水量由小到大排列为:①<③<②,由于我国降水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因此①为三城市中位置最靠北的,②是位置最靠南的。
题二十八: C
解析: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我国青藏高原区。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题二十九: (1)亚热带 湿润 中温带 半湿润 亚热带 湿润 (2)B 亚热带季风气候 A 温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 (3)南北温差很大 解析:(1)无锡和广州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哈尔滨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2)哈尔滨、无锡、广州受纬度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气温依次升高,降水依次增多。A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B、C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从两人的准备来看,北方的哈尔滨很冷,南方的广州气温较高,表明南北温差很大。 题三十: (1)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2)夏
(3)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全国普遍高温(4)早 晚 长 解析:(1)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而且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四个城市纬度自高向低排列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冬季气温从低到高排列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降水从少至多排列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3)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4)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南方雨季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则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