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严刚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48期
【摘要】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各门课程、各项教育活动必须渗透的教育内容之一。本文首先简述了中职学校各门课程德育教育开设的必要性与开设内容,之后本文提出了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主要思路,包括:培养教师高尚素养与品德,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充分延伸课堂知识,加强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等方面。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渗透主要思路 1 引言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对中职学校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虽然德育课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必修课之一,该课程较为系统的对学生在德育方面需要达到的目的、开设的具体方法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但我们应该看到,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目前的我国中职教育体系的制约下,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普通高中要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之社会对中职学校的歧视,使得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在心理上、行动上、素质上有很大差别。客观条件告诉我们,仅仅通过45分钟的德育课堂,远远无法达到真正对学生进行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民主法治等多方面在内的全方位德育教育的宗旨,更无法在短暂的课堂教育中快速得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中职教育体系中,很多科目都可以融入进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基础课、专业课等等,都可以渗透进德育教育,也只有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体系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拟就如何通过把德育教育渗透进中职教育的课堂之中,有效实现德育教育与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幼小衔接,旨在多措并举的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 2 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主要思路 2.1培养教师高尚素养与品德,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统帅,是灵魂。教育,不管任何课程的德育教育,都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在很多时候只有将德育教育工作溶于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以感染和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的形象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1]。古人说,“情生于境,境能移情”,所以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行一动起到一个良好的楷模与示范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给学生学习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进而来影响学生。再结合各种课堂知识,通过严谨的板书设计、恰当的服装搭配、和蔼可亲的形象,来塑造学生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提高学生修养,并以一种无形的情感动力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于世界观的形成。 2.2 充分延伸课堂知识,加强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接地或間接地、有形地或无形地涉及到德育。如果各科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把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学科德育渗透就不再是盲目的追求,而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课堂的灵魂。比如课堂可以用一些案例,包括:事件、故事、寓言、书信、名人名言、个人成长设计、调查表、新闻热点等,也可以是有教育意义的漫画、歌曲和电影等形式来开展,既能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课堂知识讲授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些形式的知识中,均可以将德育教育联系进去,潜移默化的渗透进学生的脑海中。比如中职语文课本中,载有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篇章数不胜数,古代的诸子百家,近现代的老舍、郁达夫、鲁迅、毛泽东等,这些伟大的作家与他们经典的作品传递给我们后人除了美轮美奂的措辞与意境,还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素材[2]。教师通过对于那些观点鲜明的思想遗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此不断树立学生爱国情怀,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人文精神熏陶着每个学生的思想,最终达到知识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共同完成。 2.3 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很强,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感到迷茫,再加之一些社会上这样或者那样的看法,使得很多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困惑,甚至心理问题,这时就需要各科教师及时发现,即使疏导,而这个疏导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的课堂[3]。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位德育课的教师都能及时的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对于每个科目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这门课程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看法可能在某一门课程中表现比较集中,所以这需要所有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来开展德育教育,比如一些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利用开放式考试,来培养学生自觉纪律教育;利用座谈、沟通来开展理想教育等。而且,很多时候,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需要在一个人修养的不断提高和改进下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讲授的知识让学生通过立学右铭、立志、自我批评、反思等过程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 3 结语
许多时候,人们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变化也往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没有办法立竿见影的让他们改变,所以也不太容易被关注,或者把培养道德品质的任务就交给了德育课来进行,这都是不正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定的新年等综合修养,是中职学校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育体系最终的教育目标之一,不管哪门课程都有不可推卸的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与义务[4]。当然,教无定法,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必须要通过哪种方式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这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反思,最终才能真正有效的把德育教育渗透进整个中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中。 参考文献
[1] 李美珍.对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教学的几点探讨[J].
[2] 张兴梅.灌输·熏陶·感染──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3] 陈莹.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素质[J].
[4]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实效性的研究[E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