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提到了几个主要人
句话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了 封建思想习俗
物,其中 藤野先生 是一位异国医学教授,
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范爱农 的不合理。 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
足。
2.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
感情的一项。( D )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
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3.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五猖会》 ,记叙了儿时要去看盛大的庙会,笑着跳着,兴奋
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命令他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文章最后写道:“我至今一想起,
4.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问
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
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
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
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
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
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
长头发,眼球百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
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
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①文段选自 朝花夕拾 (书名),
作者是 鲁迅(周树人) 。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 范爱农 ,他
是一个 倔强耿直、愤
世嫉俗、负责人但穷困潦倒的人。
5.下列有关《朝花夕拾》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D )
A.《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B.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C.书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
D.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范爱农》中提及。
6.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的题目。
(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赶紧去接过,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
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篇名:《阿长与<山海经>》 。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篇名: 《五猖会》
。
(2)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朝花夕拾》的感受。 (2)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让我感受到了作品的温馨和理性。
7 (1).名著阅读。(5分)
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么?
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藤野先生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8.名著阅读。(2012宁波市)(4分)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
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
相关文章的篇名。(2分)
选择 ② 和③ ,篇名分别是
《 五猖会 》和《 无
常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
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
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
性的批判”的内容。(2分)
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
们买一个“吹嘟嘟”,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
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
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衍太太其人
(A)早
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
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
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
父
亲父亲”
他已经
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
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
亲”
“什么
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
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
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B)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
说道,“母亲的钱,你拿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但那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问题:(1)A文段中觉得是对于父亲的最大错处的原因是什么?(4分)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的不安、永远的痛苦。
(2)A、B两文段各写了衍太太的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A文段写了在父亲病逝前需要平静,衍太太却不顾父亲的痛苦,催促“我”大声呼唤父亲,让父亲死不安宁的故事。(2分)B文段写了衍
太太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造谣的故事。她是一个懂烦琐礼节,品德败坏,诬蔑人的
令人讨厌的人。 (3)《朝花夕拾》中还有些什么人物给你的印象比较深刻?请你写下其中两个人物,简要说说他们的特点或事例。(4分)
喜欢多事、粗俗愚昧,却又真诚地关爱儿童的长妈妈;热心教诲弱国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在三味书屋摇头晃脑读书、“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寿镜吾;去看迎神赛会即将出门时还要“我”背书的严厉的父亲;要原配蟋蟀做药引的名医陈莲河……(写出其中两个人物的特点或事例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