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国际单位制(SI)中, 的主单位是米,符号为 。 2.(1)填写下列符号表示的长度单位名称:
km 、m 、dm 、μm 、cm ,mm 。 (2)单位换算(用以10为底的数幂表示):
1cm= m 1dm= m 1mm= m 1km= m 1μm= m 1m= cm 1m= km 1m= mm
3.单位换算格式:
4.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
A.14.5厘米=14.5×1/100=0.145米 B.14.5厘米=14.5厘米×1/100米=0.145米 C.14.5厘米=14.5÷(100米)=0.145米 D.14.5厘米=14.5×(1/100)米=0.145米 5.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7.2mm=7.2mm103=7.2103m B.15m=15106=1.5×107
μm
C.2.5km=2.5km104cm=2.5104cm D.3.0106cm=3.0106102m=3.0104m 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7
m= = μm 5×10-4
mm= = m 7×10-8 km= = m 3×10 8 m= = km 6×10 4 μm= = m
7.1张纸的厚度为65 μm= m= cm。
8.地球的半径为6.4×10 4
千米,合 分米,合 毫米。 9.电脑芯片的线宽为0.13 μm= nm= km。
10.微观世界里长度常用的单位是“埃(A)”、“飞米(fm)”,1A=10-10 m,1 fm=10-16 m。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的直径只有1 fm,已知氢原子的半径是0.53×10-10 m,合多少埃?合多少飞米?
11. 时间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是 ( ),其它单位还有小时( )、 (min)、 (ms)、 (μs)。 12.单位换算:
1h= min; 1min= s; 1s= ms; 1ms= μm。 1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某次频闪摄影的频闪光源每秒钟闪光
50次,则它每隔 s闪亮一次;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大约1/1000s,合 ms 。 14.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应读作 ,记作 ;生活中还常用 (记
为: )。
1 m/s = ㎞/h; 1㎞/h = m/s 15.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36km/h= m/s 5m/s= km/h
16. 由速度公式 变形得:(1)求路程S= ;(2)求时间t= 。
应用公式时要注意:运用公式时必须注意单位匹配。如:v用千米/时,则对应的s用 、
t用 。若v用米/秒,则对应的s用 、t用 。
(1)鸣笛处:S=½(V空气+V汽车)t (2)听到回声处:S=½(V空气-V汽车)t 在中间听到两次回声公式: S=½V(t又+t1+t1)
在另一端听到两次敲打声公式:
1、一艘测量船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发射回波所用时间是4s,已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问:这处海底深度是多少?
2、 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对面的山崖驶去,在距离山崖某处汽车鸣笛,6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
求鸣笛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
3、 汽车以12m/s的速度向对面的山崖驶去,在距离山崖某处汽车鸣笛,5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
求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多远?
4、 某人在山谷间用手拍了一下,经过0.5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接着经过1.5s,又听
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大约是多少?
5、 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汽车每隔2s鸣笛一次,司机正准
备第2次鸣笛时恰好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
6、 有一山崖宽1200m,两旁都是竖直峭壁,有一人在三峡内放了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s,则
人离两峭壁之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7、 15℃从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若管长为1496m,两次响声相隔4s,
求声音在铜中的传播速度?
8、 雷雨季节里,闪电过后15s听到轰隆隆的雷声,问打雷处距离听者有多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