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煮⾖燃萁⽐喻的是兄弟间⾃相残杀。那么⼤家知不知道这个成语是出⾃中国历史的哪个故事呢?下⾯就是⼉童⽹⼩编给⼤家分享的煮⾖燃萁的成语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煮⾖燃萁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他看中了聪明的⼆⼉⼦曹植,⼏次想⽴他为太⼦,这可惹恼⼤⼉⼦曹丕,他对曹植嫉妒得⽛根直痒痒。
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帝。虽然是⾃⼰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会有⼀天篡权,总想找个借⼝把他杀掉,以除⼼腹之患。
这⼀天,曹丕想出了⼀个阴招。他把曹植找来,对他说:听说你的诗写得很好。今天我要你以兄弟为题作⼀⾸诗,诗中不能出现兄弟⼆字,⽽且要在七步之内成诗,不然就以欺君之罪处死你! 曹植眼含着热泪,还未⾛到七步,便满腔悲愤地吟出了着名的七步诗: 煮⾖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这⾸诗,不由羞得⾯红⽿⾚,放过了弟弟。曹植虽然以⾃⼰的机敏逃过⼀劫,但此后他⼀再被贬,最后四⼗⼀岁时忧郁⽽死。
成语煮⾖燃萁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的。萁,⾖秸。⽐喻兄弟间或亲朋内的互相迫害、残杀。 成语七步之才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形容⼈思路敏捷,富有才华。 煮⾖燃萁的作者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27⽇),字⼦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出⽣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第三⼦,⽣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学家,建安⽂学的代表⼈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马篇》《七哀诗》等。后⼈因其⽂学上的造诣⽽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卷,已佚,今存《曹⼦建集》为宋⼈所编。曹植的散⽂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质”的特⾊,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曹⼦建独占⼋⽃”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奇⾼,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祯尝论汉魏以来⼆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苏轼三⼈⽿。 曹丕的简介
魏⾼祖⽂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29⽇),字⼦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学家,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魏武帝曹操与卞⽒的长⼦。去世后庙号⾼祖,谥为⽂皇帝,葬于⾸阳陵。 煮⾖燃萁的启⽰
亲⼈、兄弟之间应该团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不应该⾃相残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