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路桥梁施工常见技术问题分析及应对

道路桥梁施工常见技术问题分析及应对

来源:爱go旅游网


道路桥梁施工常见技术问题分析及应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日益加快,这就对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若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与控制,往往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标签:道路桥梁技术问题;应对方法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公路建设朝着高时速、重荷载和大跨度的方向发展,桥梁在公路建设中占据了一定工程量。桥梁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桥梁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改善和进步。但是在桥梁施工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影响了桥梁桩基或者是桥梁路面的稳定性。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技术问题的应对措施。

1 道桥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1.1 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

路基、路面的强度主要是指其抵抗外力破坏的基本能力。在道桥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强度大小是能否适应车辆荷载评判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当路基路面的强度符合要求时,才不会对工程的质量和竣工后车辆通行造成负面影响,更不会由于强度不够的安全性隐患而引发较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道桥施工在路基路面的强度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对路基、路面变形程度的控制,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变形程度。若变形较小,则不会对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造成不良影响;若变形严重,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因此,在道桥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要求,有效地控制变形。

1.2 确保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道桥施工时,路面的平整度是检测道桥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路面平整度对交通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路基路面的施工控制不到位,路面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就会使在上面行驶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使行驶速度变慢,高低不平的路面极其容易使车辆的磨损加剧,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寿命。

1.3 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的压实度

路基的稳定性是确保整个道桥工程质量的基础。若是路基不稳,轻则造成路面下沉,平整度降低,缝隙增加,影响交通速度、安全度和舒适度的下降,重则引发道路桥梁坍塌。因此,道桥建设中确保路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具有基础性

的决定作用。若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不够,就会直接影响道桥路基的强度、路面的平整度和整个路基的稳定性。因此,确保道桥路基路面压实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要求。

2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桥梁裂缝

混凝土桥梁出现开裂是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表现形式,桥梁裂缝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2.1.1 温度应力的作用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大量的水泥水化热在内部聚集而且散发速率非常慢,实施拆模之后表面温度很快地降落,因此,造成内、外的温差是巨大的,根据热力学原理,此时内、外的热胀冷缩程度的差异性就比较明显,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膨胀应力。而在浇筑之初,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常较低,因此,混凝土表面上裂缝就容易形成。

2.1.2 混凝土振捣密实度不够

因为腹板内预应力管道比较密集,所以在浇注腹板混凝土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局部位置尤其在位于预应力管道下方位置的混凝土的振捣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或漏振或欠振等等原因容易导致腹板混凝土振捣的密实不够,出现蜂窝麻面,或出现孔洞等质量问题,腹板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被严重削弱了。

2.1.3 施工过程有效预应力存在偏差

预应力管道在施工放线过程中误差比较大,致使预应力管道的圆润度缺失,在局部微段存在弯折等现象,这样一来必然带来预应力筋的实际位置不能与设计位置想重合,致使该位置的径向力发生突变。工程实践也表明,连续预应力管道如果不平润很容易引起预应力束的断丝或滑丝问题,由于预应力的不足导致腹板的抗剪能力明显降低,致使腹板出现裂缝。

2.2 过渡段不均匀沉降

2.2.1 天然地基的沉降

桥涵所在地大多以沟壑地段居多,其路基地形往往有比较大的波动,地下水大多处于比较高的水位,其土质特点上大多属于不良软土,路基在这样的情况下填筑,导致沉陷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处理不恰当,在桥头出现桥头的现象就成为了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2.2.2 台背填料引起路基压缩变形

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压实措施方法无法做到完全消除填料颗粒间的孔隙,如此一来,受其自重作用和车辆荷载作用的影响,填料愈来愈密实,孔隙率愈来愈低,进而压缩填料,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致使路桥在一定期限内出现沉降,高等级路面变得不是那么平顺。

2.2.3 施工控制不严

施工过程要求不严格,出现过快的台背填土速度,加上压实不够等现象,没有及时地施加控制和处理,那么工后产生较大沉降的可能性相对就比较大,同时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压力的作用也是非常的大的。有时,考虑到造价方面的因素,往往在设计时会压缩跨径尺寸,在过渡段桥头采用搭板结构比较多,是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道路桥梁技术问题的应对方法

3.1 把好桥梁用混凝土的质量关

现在就材料的选择上大多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我们应该经常性的对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监控,确保进场商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标准和施工要求,有效地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度等级、混凝土塌落度。

3.2 重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设计

结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以加强水平防缩钢筋和箍筋在控制裂缝中的作用为设计的重点,现行的《桥规》提高了水平防收缩钢筋的配筋率和箍筋间距的规定,其指标都比老桥规有所提高,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收缩裂缝。

3.3 有效减少并避免温度裂缝

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应重视养护措施的采用,实时监测,必须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等于25度;避免混凝土养护不周,时干时湿,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

3.4 强化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过渡段内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设法用连续的斜坡式沉降来代替路桥交界处的错落式沉降;抓住变形控制的主要内容;对路基工后沉降和路桥间差异沉降实施必要的控制。

3.5 强化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

台后填筑方面,在路面工程施工中,应尽量保持搭板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一致,有效地避免形成沉降差。地基处理方面,在目前国内在软基处理工

艺较多且都比较成熟,在施工处理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结合工程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的要求进行选择,按照要求改善地基的性能,促使其承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有效减少沉降并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台背排水方面,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应结合考虑台背填料类型、降雨资料,还有渗水量等诸多因素对排水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台后填料的水分被尽可能地疏干。台背回填土方面,最好能与相邻路基同体施工,如果同体施工条件实在无法满足,切忌直上直下填筑台背填土,那么必须采用倒台阶施工方式,逐层加宽至少10cm。

4 总 结

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交通的压力,道路桥梁建设也随之飞速发展,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行。道路桥梁是一项复杂、巨大的工程,只有解决桥梁的技术问题,才能保证桥梁的质量。施工单位要以“质量第一”为责任,践行自己作为施工单位的义务,解决道路桥梁的技术问题,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更长。

参考文献

[1]吴俊,杜景余,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J],2012,(15).

[2]陶宝全,道路桥梁施工常见技术问题分析及应对[J],201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