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前四单元复习要点梳理
1 观潮
一、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èn)雷 涨(zhǎnɡ znànɡ)潮 飞奔(bēn bèn)而来 横(hénɡ hènɡ)卧 颤(chàn zhàn)动 浩(ɡào hào)浩荡荡 笼(lónɡ lǒnɡ)罩 踮(diǎn diàn)着脚 风号( háo hào)浪吼 二、看拼音,写词语。
jù shuō pàn wànɡ ɡǔn dònɡ dùn shí ( ) ( ) ( ) ( ) dà dī zhú jiàn dì zhèn yú bō ( ) ( ) ( ) ( )
三、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水天( )( ) 昂首( )( ) 人( )人( )齐头( )( ) ( )天( )地 ( )( )鼎沸
若( )若( ) ( )( )西去 风( )浪( ) 四、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天zhú jiàn( )亮了,空中lǒnɡ zhào( )着一层薄雾,使我感觉yóu rú( )进入了仙境。过一会儿,太阳慢慢升高了,我才看到了远处kuān kuò( )的dī àn( )。
五、按要求写词句。
1.表示人多的词语: 、 2.表示声音大的词语: 、
3.写一个比喻句: 4、描写山水景: ,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变粗, 。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 。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1页 共3页
马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像 。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3、学习了,《观潮》一课,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 。 每年的观潮日是农历的 作者按照 、 、
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从 和 两个方面描述了潮来时的景象。 钱塘江大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壮观,和当地的
有关。 七、默写古诗 浪淘沙(其七)
, 。 , 。 唐:
2 走月亮
一、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shǒu tián kònɡ é luǎn shí ( ) ( ) ( ) zhuānɡ jia fēnɡ sú tiào yuè pú tao ( ) ( ) ( ) (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把字句: 被字句: 2.用“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说一句话。
3.续写句子。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2页 共3页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
三、课文多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 。
3 现代诗二首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
1.《秋晚的江上》一文,从“倦鸟、斜阳”等词语看出作者很累,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抱怨。( )
2.“霸占”的“占”读音是“zhān”。( )
3.《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
4.《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运用的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再写一句拟人句: 三、《花牛歌》的作者是
4 繁星
一、根据例子写词语。
半明半昧(ABAC) 摇摇欲坠(AABC) 密密麻麻(AABB)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根据例句补充句子)
秋天,是 , ,是 。 2.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改为被字句)
三、《繁星》的作者是: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3页 共3页
豆荚(jiá jiā) 僵硬(qiāng jiāng) 囚犯(yīn qiú) 二、看拼音写词语。wān dòu àn zhào shū shì yú kuài ( ) ( ) ( ) ( ) 三、比一比,组词语。
抢( ) 曾( ) 玻( ) 愉( ) 枪( ) 增( ) 波 ( ) 输 ( ) 四、把下列词语连成句子并写下来。
1. 穷苦的 小小的 一个 在这个 顶楼 住着 女人
2. 五粒豌豆 一粒 最了不起的 我是 中
3.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做下去吗?(反问句)难道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五、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做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个节日”。
六、《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 ,作者是丹麦的 。
6.蝙蝠和雷达
一、读拼音,写词语。
é zi wén yínɡ jí shǐ kē xué hénɡ qī shù bā ( ) ( ) ( ) ( ) ( ) shénɡ zi jì shànɡ zhènɡ mínɡ yán jiū jià shǐ( ) ( ) ( ) ( ) ( )
二、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4页 共3页
三、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蝙蝠能捕捉飞蛾和蚊子。(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3、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而是靠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把下面的词语或诗句补充完整,再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千树万树梨花开。 呼( )唤( )
( )( )意料 腾( )( )雾 归根( )( ) 1.这个 的结局令他呆若木鸡,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2.他即使有孙悟空 的本事,也难逃出我的手掌心。 二、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 科学家( )了许多先进设备 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2.妈妈( )天阴下来了,马上把窗户关了起来。 改变 改善
3.经过老师的指导,他已经( )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4. 村里通了公路后,农民的生活得到了( )。 三、按要求回答问题。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请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2.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骑车。(用加点字写一句话) .........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美好的愿望”指的是 。
4.“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写出你对这句话的感受是:
5.物质生活 人类的 在改变着和 科学 精神文化生活(连词成句)
6、20世纪的科学成就可以用“ , 。”来形容。
9 古诗三首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5页 共3页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 ( ) ( ) ( ) ( ) ( ) 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 ( ) ( ) ( ) ( ) ( )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 。
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
A. 降落伞(xiánɡ) 阁楼(ɡé) B.萧瑟(shè) 投降(xiánɡ) .... C.骚客(shāo) 文章(zhānɡ) D.谦逊(xùn)浪费(fèi) ....二、选字组成词语。
暮 墓 ( )地 ( )色 吟 怜 可 ( ) ( )诵
提 题 问( ) ( )高 峰 锋 烽 ( )火 雷( ) 山( ) 四、读诗句,完成练习。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出言不逊 B稍逊一筹 C黄帝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 。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 真珠:
(2)诗中作者把 比作 ,把 比作 ,两个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六、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
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6页 共3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人 。 2.解释词语:
题: 缘: 不识: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 。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七、看图,先根据图意写出两句诗,用上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古诗: , 。 景色: 10 爬山虎的脚 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o chǎnɡ zhàn yǒu nèn hónɡ ɡēn jīnɡ kū wěi ( ) ( ) ( ) ( ) ( ) láo ɡù yè bǐnɡ qiáo jiàn chónɡ dié shū xīn ( ) ( ) ( ) ( ) ( )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A.接触;碰;撞 B.触动;感动 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 .2.他不小心触了电。( )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改写成比喻句)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
3.根据想象补充句子。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 。 四、动词填空。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7页 共3页
爬山虎的脚步(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五、用“ ”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每天晚上,妈妈总是把床铺(pū pù)铺(pū pù)好。 ..2.优美的曲(qǔ qū)调飘荡在弯曲(qǔ qū)的林间小路上。 ..六、词语综合运用。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漾起波纹”让我想到了成语: 、 。
2.这句话写了长大的叶子的两个特点: 、 。这样繁茂的叶子,可以用成语 、 来形容。
3.看图,写出一句描写叶子的诗句。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作者把 比喻成 ,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从词语 和 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仿照例句,先详细描写,再用上比喻句。
水仙花开花了! 八、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这篇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B.课文启发我们要细致、连续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C.课文重点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九、课内阅读。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爬山虎的 和 。 3.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C
A.嫩红→绿得新鲜→嫩绿 B.绿得新鲜→嫩红→嫩绿 C.嫩红→嫩绿→绿得新鲜
11 蟋蟀的住宅
一、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面画上“ ”。 毫(háo hǒo)米 慎(zhēn shèn)重 挖掘(jué jüé)倾(qīnɡ qínɡ)斜 ....抛(pāo páo)出 优良(lánɡ liánɡ) 搜(suō sōu)索 布置(zhí zhì) ....二、看拼音,写词语。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8页 共3页
zhù zhái lín shí xuǎn zé dì zhǐ yōu liánɡ ( ) ( ) ( ) ( ) ( ) dònɡ xué kè tīnɡ wò shì zhuān mén qián zi ( ) ( ) ( ) ( ) ( ) 三、用“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躲避 隐蔽)所藏身。它们的(躲避 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珍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 谨慎)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暖和 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 舒适)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四、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2.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
五、照样子写句子。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仿照例句,以“萤火虫”为描写对象写一个句子。
六、对“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蟋蟀的住宅很豪华 B.蟋蟀修建住宅费尽心血和力气
C.蟋蟀用简单的工具修建了隐蔽、干净又整洁的住宅 七、课内阅读。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bā pá)土,还用钳子搬掉较(jiǎo jiào)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tā tà)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pū pù)开。
1.用“√”画出文段中正确的音节。
2.找出文中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词: 、 、 、 、 。
3.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是: 、 、 、 。
4.蟋蟀用如此柔弱的工具,建造出这么伟大的住宅,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写吧!
12 盘古开天地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 ɡuānɡ pī kāi huǎn màn hún zhuó chēnɡ qǐ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9页 共3页
( ) ( ) ( ) ( ) ( ) jī fū xuè yè mào shènɡ jié jìn quán lì ( ) ( ) ( ) ( ) 二、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再回答问题。
巨人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 变成了太阳;他的 变成了月亮;他的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 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问题:1.仿照给出的例文,续写一句话。
2.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三、词语综合运用。
1.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1)写出这句话中的三对反义词。
( )——( ) ( )——( ) ( )——( ) (2)盘古一斧头就把天地劈开了,这个过程可以成语 来概括。 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头顶天,脚踏地”可以用成语 来表示;“脚踏地”可以用成语 来表示。
3.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1)“累”在句中的读音是 ,在词语“积累”中的读音是 。“倒”的读音是 ,在词语“倒车”中的读音是 。
(2)“精疲力竭”中的“竭”的意思是 ,词语的意思是 ,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有: 、 ,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三、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句子把 比喻成 ,写出了盘古的巨大。以“晚霞”为内容写比喻句。
四、课内阅读。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见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一( )缝,一( )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 )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量词。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10页 共3页
2.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找出来写在下面。
( )---( ) ( )---( ) ( )---( )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
五、看图片,选择正确的神话故事名称。
A.后羿射日 B.嫦娥奔月 C.女娲补天 D.精卫填海
13 精卫填海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 rì( ) wéi( ) 少女 名曰 故为精卫 ...
shào( ) yuē( ) wèi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
( ) ( ) ( ) ( ) xián dì fǎn nì yuē
( )接 皇( ) 往( ) 沉( ) 美其名( ) 三、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 A.yān B.yīn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 而填海 ,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 的故事。
五、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 日: 美其名( ) ( )记 (2)违 伟:( )反 ( )大 (3)弱 溺:( )亡 微( ) (4)古 故:( )诗 ( )事 六、翻译句子。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11页 共3页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七、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 )女娃。女娃游于( ),( ),故为精卫,常( ),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14 普罗米修斯
一、给多音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 只(zhī zhǐ)好 人间(jiān jiàn) 得(dé déi)知 归还(hái huán) ....凶恶(è wù) 动弹(dàn tán) 重(chónɡ zhònɡ)新 尽(jǐn jìn)头 ....二、看拼音,写词语。
niǎo shòu wéi kànɡ suǒ mén jì rán qū fú
( ) ( ) ( ) ( ) ( ) cǎn pèi huán fèn huò 悲( ) 敬( ) 铁( ) ( )怒 ( )得 三、比一比,再组词。
既( ) 消( ) 狠( ) 违( ) 即( ) 悄( ) 狼( ) 伟( ) 四、选词填空。
坚定 坚持 坚固
1. 在我的( )努力下,我的学习成绩终于有了很大的提高。 2.普罗米修斯( )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3.赵州桥不但( ),而且美丽。
严厉 严肃 严格
1.大自然给了破坏自然环境的人们最( )的惩罚。
2.妈妈( )地对我说:“只有诚实,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3.只有( )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12页 共3页
五、根据划线句子给出的解释写出正确的四字词语。
1.众神的领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上气不接下气,十分恼怒,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
2.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非常不服,感到气愤,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被凶恶的鹫鹰吃光了。(改为把字句)
2.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七、读句子,谈感想。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你的感想是:
三、分析课文内容,请在正确说法后面画“√”,错误的画“×”。 A.课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 B.是太阳神阿波罗救了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 ) C.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 )
D.普罗米修斯勇敢、顽强、坚韧,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 ) 四、重点段落品析。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 )不能动弹,( )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如此,普罗米修斯( )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3.普罗米修斯还会遭受哪些苦难?仿照例句,写一写。
15 女娲补天
一、给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 ”。 到处(chǔ chù) 挣(zhēng zhèng)扎 喷(pēn pèn)火 ...以为(wéi wèi) 传(chuán zhuàn)说 塌(tā tà)下 ...山冈(gāng gǎng) 熄(xī xì)灭 冶(zhì yě)炼 女娲(wā wō) ....泼(fā pō)水 轰隆隆(lōng lóng) ..
二、照样子,写词语。热乎乎 白花花 绿油油;格格不入 洋洋得意 津津有味;整整齐齐 清清楚楚 红红火火
轰隆隆(ABB)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13页 共3页
熊熊大火(AABC) 零零星星(AABB) 三、用“然”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今天( )下雨了。
2.一天夜里,女娲( )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 3.他今天( )也动手干家务活了,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啦! 四、按要求写句子。
1.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改成“把”字句)
2.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天上的大窟窿在喷火。(用关联词合并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3.远远的天空塌下来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缩写句子)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女娲补天的原因是什么?
2.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你觉得女娲是个怎样的人?
四年级语文期末 第14页 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