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三者的观点来看,他们都认为音乐的属性是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发展音乐文化的任务与促进人的发展的任务。那么,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来说,如何发掘自身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与优秀的教育方法相融合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正如我在前面的文章讲过,音乐教育除了音乐本身的知识之外, 以及作为潜能开发的有效手段之外,音乐本身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通过“高山流水”,感受到一种如诗如画的山水境界,更被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而感动。我记得去年在民族宫,看了一折“1699桃花扇”,里面婉约的乐曲不知不觉地将观众带入那个时代,带入江南的亭台楼榭......我们在云南丽江的四方街漫步,隐约传来的纳西古乐,承载着璀璨的东巴文化,让人流年忘返。
(一)奥尔夫音乐体系是当今全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一种理念性的教育。 (二)原本的音乐
原本:属于基本元素的,原本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于开端的。 原本的音乐:
1、 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 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
3、 原本的音乐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4、 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于任何人的.
(三)、奥尔夫音乐的精髓
它是一种贴近于人的教育,哪怕是不经过教育的人,都可以接受音乐教育。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概念精髓
人的素质和知识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基础教育是人生的通行证,不只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材的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改革的必要性;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尊重学生个性,及\"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 近期以来,音乐教育既抛弃以音乐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又没有真正落实音乐艺术陶冶人、塑造人、感染人的功能,忽视了\"以人为本\以致割裂了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抛开了学生,没有针对\"人的发展\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