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
打比方 中国人说话爱打比方,用于文章叫比喻。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通晓 明白,帮助人们理解问题,所以好的演讲者都会打比方。但是,如果比方打得不好,或者说打得太“好”,那就令人厌恶了。
打比方是向别人——尤其是外行,解释一个问题的良好方法。很多学者和管理专家都愿意采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打比方,以及如何才能准确地打比方。这两天和朋友聊天以及我看电视的经验表明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此想对这个问题说两点。
1、打比方的第一个关键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换句话说,原问题和所打的比方必须具有共同的关键问题。很多比方,看似精妙,实际上是错误的。比如说,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这不是一个好的比方。啤酒有泡沫才好喝,但经济发展有泡沫永远都是不好的。又是同一位经济学家,在别人问到他对经济发展的看法时说,经济发展就象骑自行车,太快了会摔跤,太慢了会倒。所以要不快不慢。这是个比较好的比方。因为经济增长太慢,社会问题就容易累积爆发出来。经济增长太快,就容易产生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打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比喻简单的问题。
2、一种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打比方的作用:使文章更具体、生动、形象。
一般用于文章中和语句中
举例子
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我国名胜古迹十分多。诸如泰山,黄河,故宫,孔府,普陀山,明孝陵,香格里拉等。”此处后面列出不全面的举例对前面的观点进行论证即为举例论证。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这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 “比如”“例如”“如”等标志词语。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如: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
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例如:
①.太平洋所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②.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例①将太平洋的面积和其它三大洋面积相比,与北冰洋面积相比,这是同类比较。例②将十二榀钢屋架与长安街的路面宽度相比,这是异类比较。
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分类别
分类别是什么。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
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能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例子:“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其他方面。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分类别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注意说明。
例子2:《看云识天气》中把天上的云分成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四类并加以说明.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列数字
一种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的作用:让数字来说明问题,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另一方面在一定时候做答案会错,要根据题意回答)
让文章更具体,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有类似题目,则应回答为:这篇文章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形象的说明了(…… )
为中心主旨服务!扣接主题!说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通过具体数字,表现语言的准确性,更具说服力。
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例句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列数字说明,所列数字应力求准确,条件允许能准确测算的必须用确数,由于年代久远或条件所限不能准确测算的,才可以用概数。能把事物说明得更精确、更直观,是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优越之处。
摹状貌
一种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摹状貌,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应归于描写。
摹状貌的作用: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可感、具体。
摹状貌,不是修辞,虽然也强调相似,但更多的说明趋势,状态具有什么特征,无本体与喻体。
注意 摹状貌与打比方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只要不是明显的比喻,或者只
是单一的比喻,一般归入“打比方”中。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
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在描摹天气动态方面相当出色,如:“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引用
引 用
拼音: yǐn yòng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 (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根据所引出处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与暗引之别;按照所引文字与原文有无差异来说,有直引与意引之分;凭依所引出处或主旨正确与否立论,有确引与讹引之异。
明 引
例子(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 引
例子(2):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例子(3):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风吹动浪千层,有时一粒浮汤面,野渡无人舟自横。 ( 沈石田《薄粥诗》)
(「野渡无人舟自横」引自 韦应物 《滁州西涧 》)
C++中的引用
【导读】介绍C++引用的基本概念,通过详细的应用分析与说明,对引用进行全面、透彻地阐述
引用是C++引入的新语言特性,是C++常用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灵活地使用引用,可以使程序简洁、高效。
引用简介
引用就是某一变量(目标)的一个别名,对引用的操作与对变量直接操作完全一样。
引用的声明方法:类型标识符 &引用名=目标变量名;
【例1】:int a; int &ra=a; //定义引用ra,它是变量a的引用,即别名
说明:
(1)&在此不是求地址运算,而是起标识作用。
(2)类型标识符是指目标变量的类型。
(3)声明引用时,必须同时对其进行初始化。
(4)引用声明完毕后,相当于目标变量名有两个名称,即该目标原名称和引用名,且不能再把该引用名作为其他变量名的别名。
ra=1; 等价于 a=1;
(5)声明一个引用,不是新定义了一个变量,它只表示该引用名是目标变量名的一个别名,它本身不是一种数据类型,因此引用本身不占存储单元,系统也不给引用分配存储单元。故:对引用求地址,就是对目标变量求地址。&ra与&a相等。
(6 ) 不能建立数组的引用。因为数组是一个由若干个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所以无法建立一个数组的别名.
(7)不能建立引用的引用,不能建立指向引用的指针。因为引用不是一种数据类型,所以没有引用的引用,没有引用的指针。
例如:
int n;
int &&r=n;//错误,编译系统把\"int &\"看成一体,把\"&r\"看成一体,即建立了引用的引用,引用的对象应当是某种数据类型的变量
int &*p=n;//错误,编译系统把\"int &\"看成一体,把\" *p \"看成一体,即建立了指向引用的指针,指针只能指向某种数据类型的变量
(8)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建立指针的引用
例如:
int *p;
int *&q=p;//正确,编译系统把\" int * \"看成一体,把\"&q\"看成一体,即建立指针p的引用,亦即给指针p起别名q。
注意:学会这种分析方法,把什么看成一体,又把什么看成一体
引用格式:一般在文章的注解中提到或在文中直接写出,也可以加引号(20字以下不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