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化学一轮选编习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选编习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一、选择题

+--1

1、已知298 K时,H(aq)+OH(aq)===H2O(l) ΔH=-57.3 kJ·mol,推测含1 mol HCl的稀溶液与含1 mol NH3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 A.大于57.3 kJ C.小于57.3 kJ 答案 C

解析 NH3·H2O是弱电解质,其电离是吸热过程,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选项C正确。

2、(2017·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工业冶炼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制金属钠:电解饱和食盐水

B.工业炼铁: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一氧化碳、空气和石灰石

C.冶炼镁: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D.生物炼铜法:利用某种能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这种细菌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把不溶性的硫化铜直接转化为单质铜 答案 C

解析 A项,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氢气、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得到钠和氯气,错误;B项,工业炼铁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石灰石,焦炭的作用:提供热量、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跟铁矿石中的氧化物反应,生成铁,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和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从而除去二氧化硅,错误;C项,海水中含有大量镁元素,可以通过多步转化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氯化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且氯化氢易挥发,导致直接加热带结晶水的晶体时得不到氯化镁,为防止氯化镁水解,需要将带结晶水的氯化镁在氯化氢氛围中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正确;D项,生物炼铜法就是利用某种能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从而使铜的冶炼变得成本低,污染小,反应条件十分简单,错误。 3、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答案 C

解析 ΔH>0,ΔS>0时,要使ΔH-TΔS<0,则需要在高温下进行。

4、在世界海运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艘名叫“阿那吉纳号”的货轮满载着精铜砂,在向日本海岸行驶时突然发生大面积漏水,最终沉没。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会突然漏水呢?事后的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沉船的原因与船上的精铜砂密切相关。下列对此调查结论

B.等于57.3 kJ D.无法确定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精铜砂装载过多导致沉船

B.运输途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质量增大超过船的承载能力 C.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原电池,加速了作为负极的船体的腐蚀 D.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电解池,钢制船体作阳极而被氧化腐蚀 答案 C

解析 精铜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与空气的反应也很慢,但当它与铁、水膜(溶解有O2)形成原电池时会加快反应速率,使得作为负极的船体加速被腐蚀。

5、(2017·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 ) A.玻璃 B.陶瓷 C.石英 D.水泥 答案 C

解析 A项,玻璃中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等,故不选A;B项,陶瓷中的主要成分是铝硅酸盐,故不选B;C项,石英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选C;D项,水泥中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故不选D。 6、下列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C.向NH4Cl溶液中加入镁粉,产生H2 D.配制FeCl2溶液时需要向溶液中加少量铁粉

答案 D

7、[2017·乐清市乐成寄宿中学高三(上)月考]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

A.

含0.01 mol KOH和0.01 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B.

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C.

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

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答案 B

解析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开始先和氢氧化钙反应,会逐渐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量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和氢氧化钾反应,此时沉淀量不变,当氢氧化钾消耗完毕时,将碳酸钙逐渐溶解,沉淀量逐渐减少,故A错误;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硫酸钡白色沉淀,直到最大量,然后不再减少,沉淀的量保持不变,故B正确;假设含2 mol 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阶段滴加入3 mol Ba(OH)2时,2 mol 铝离子和3 mol硫酸根分别和氢氧根和钡离子反应生成2 mol氢氧化铝和3 mol硫酸钡沉淀,然后再滴加入1 mol Ba(OH)2时,继续形成1 mol的硫酸钡沉淀,但同时会溶解2 mol氢氧化铝沉淀,所以这一段沉淀的物质的量并没有增多反而减小,再滴加入Ba(OH)2时无反应发生最终只剩余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出现沉淀,然后过量的盐酸又将沉淀逐渐溶解掉,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017·宁波市十校高三9月联考)将可能混有NaOH的16.80 g NaHCO3固体,在200 ℃条件下充分加热,排出反应产生的气体,得到固体的质量为b g。 (1)b的最小值为________。

(2)当b=________时,产物中水的质量最多。 答案 (1)10.60 (2)14.416

解析 考查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计算,发生的反应是2NaHCO3=====Na2CO3+CO2↑+H2O,2NaOH+CO2===Na2CO3+H2O。(1)当16.80 g全部是NaHCO3时,反应后的固体质量为16.80×106

g=10.60 g,假设全部是NaOH,NaOH受热不分解,因此固体质量仍为16.8 g,

2×84即b质量最小为10.60 g。(2)当NaOH和NaHCO3中氢原子全部转化成H2O,产生H2O的质量是最多的,假设生成CO2物质的量为x mol,则消耗NaHCO3物质的量为2x mol,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x mol,因此有2x(84+40)=16.8,解得x≈0.068,因此固体的质量为0.068×2×106 g=14.416 g。

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Na2CO3、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第一步:CO3转化为HCO3,无气体产生;第二步:HCO3与H反应产生CO2。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A所示。

(2)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B所示。 (3)向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C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2-

(4)向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D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2、实验室常用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査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甲同学提出: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沉淀质量。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选择一种最佳的实验方法________(填编号)。 A.沉淀法 B.气体法 C.滴定法 答案 (1)ACB (2)MnCl2中也含Cl C

解析 (1)加药顺序一般是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最后再加热。

(2)MnCl2中也含Cl,加入足量的银溶液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剩余盐酸的浓度可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