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概一

来源:爱go旅游网
一、单选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六中全会 3.十月革命后,( A )本身的发展阶段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资本主义 D.马克思主义

4.以后,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从而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B ) A、十一届一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六中全会 D、十三届六中全会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度时期的首要根本不同是( A ) A.经济基础不同 B.政治制度不同 C.领导人不同 D.法律规定不同

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A )

A.1981 B.1982 C.1983 D.1984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层基本含义( C )

A.相互区别 B.紧密联系 C.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 D.没有直接联系 8.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A )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 D )。

A、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 D、实现共产主义。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A)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1.邓小平在党的( A )召开前夕,第一次提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A.十三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1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C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3.党的十三大指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D)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处在成熟阶段。 D.A和B

14( A )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A.1987 B.1993 C.1988 D.1983

15.毛泽东在( B )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

A.1956年3月 B.1956年1月 C.1958年3月 D.1958年1月 16.党的(B)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A.基本原则 B.基本路线 C.基本纲领 D.政治面貌 17.在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中,( C)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A、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教育事业水平不高 C、生产力落后 D、阶级矛盾

18. 1979年,邓小平在(B)中,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问题。 A、《历史决议》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B )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2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A )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

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 A.党的八大 B.党的七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A)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C )召开。

A 、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23.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内容是(A)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自立更生,艰苦创业 D.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B)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

A.1956年党的七大 B.1956年党的八大 C.1958年党的七大 D.1958年党的八大

25. ( A )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十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六大 D.十五大

26. 党的( A)果断的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六中全会 2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资料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8.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A) A、主要矛盾 B、根本矛盾 C、基本矛盾 D 、次要矛盾

29. 党的(B)以后,党提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A、十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届三中全会 30. (A)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理想社会 C、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D、实现大同社会

31. (B)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A、1990 B、1992 C、1985 D、1993 3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B、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共产党的领导 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B) A、共同富裕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A) 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B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C物尽其责、按需分配 D物尽其责、按劳分配

35. 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指引下,我国始终坚持( )是硬道理,坚持( )的基本路线。 A.发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改革;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 C.发展;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 D.改革;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消灭剥削 D.变革生产关系

37.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到通过话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8.(B)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9. 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 D ) A、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B、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C、坚持科学发展

D、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A)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生产关系 B、基本国情 C、基本矛盾 D、主要矛盾

41. 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C) A、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B、坚持改革开放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全面深化改革

42. 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引下,我国始终坚持(A)是硬道理

A、发展 B、科学技术 C、改革 D、经济建设 43.(B)年9月,邓小平进一步强调:“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室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1987 B.1988 C.1989 D.1990 44. ( A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A.以人为本 B.科技创新 C.人才培养 D.技术创新

45. 我国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B )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发展经济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6. 党的(B)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定下来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47.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是(B)

A、改革开放 B、科技创新 C、人才强国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 48.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

A改革创新 B爱国主义 C自立更生 D艰苦奋斗 49. 时代精神的核心(A)

A改革创新 B爱国主义 C自立更生 D艰苦奋斗 50.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A)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工业国。A.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三中全会 51. 党的十八大强调,(A)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科技创新 B.改革开发 C.科教兴国 D.提高生产力 52.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53. 中国梦的思想内涵的核心内容是(ABC):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社会繁荣 54.邓小平在哪一年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 D ) A.1978 B.1979 C.1980 D.1981 55.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中,“实现四个现代化”不包括( D ) A.农业 B.工业 C.国防 D.教育 56.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什么(B ) A 发展生产力 B 共同富裕

C 改变生产关系 D 消除两极分化

57.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是谁提出的( D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胡锦涛 D * 58.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 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D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59. 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A),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A、三步走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观 D、四步走 60. 江泽民强调,( C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创新 B.改革 C.发展 D.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