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教学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乃至于对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掌握通假字“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简介文言文。 1.导入揭题,解题。
齐读课题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2、简介文言文
二、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初读感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难读,难懂,精炼等)
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2、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两个多音字:为、应。
1 / 5
3、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出示方法,师范读,练读。
4、再指名读。 齐读。(评:你们都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 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
(一)理解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 “惠”是通假字,通“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 2、师: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这位女同学非常可爱,可以说是——甚可爱;她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这位男同学长得非常非常非常帅——甚帅。 3、指名读。
(二)研读: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哪个字的意思是“就”? “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见)其:他。齐读。 (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师: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
(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齐读。
2、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评:说得真好。能具体说说哪些字的意思吗? 理解:“家禽” “夫子”谁还会说。 (五)体会巧妙 A、理解孔君平的话
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
2、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再自由读读。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评: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 B、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课件出示:孔雀是君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理解:未闻,夫子)
(1)未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
(2)夫子: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夫子’?
一般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男子,可以称为夫子。 2、理解:应声答曰
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
朗读。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机智的杨氏子。 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3、如果来访的客人姓梅、李、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 五、熟读成诵
过渡: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的聪慧、礼貌,老师觉得,像这们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给背诵下来。 六、阅读链接、好书推荐
回顾方法: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但大家都有着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学得很棒。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除了字面的意思,我们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涵。下面的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比杨氏子更小的孩子的聪明机智。大家自由读读看。
1、徐孺子年九岁(课件)(如果有时间可放手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2、要想了解到更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明智慧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世说新语》。你会发现学习文言文很有意思,还能领略祖国语言的艺术魅力 板书:
杨氏之子
杨氏 杨 梅
聪惠 孔 雀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孔君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