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农村社区:农民利益整合的多元载体

新农村社区:农民利益整合的多元载体

来源:爱go旅游网
2OlO年4月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pr.2010 第43卷第2期 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V0I.43 No.2 新农村社区:农民利益整合的多元载体 张锋,张汉为 (中共上海金山区委党校,上海201500) 摘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农民利益的整合,包括农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的整合。 基于对新农村社区的制度性载体、功能性载体与认同性载体的理性分析,可以探索出农民利益整合与新农村社区建 设的功能耦合,建构出保障农民利益整合的新农村社区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利益整合;多元载体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10)02—0108—05 收稿日期:2010—0l—O5 基金项目:2009年上海市党校系统青年课题(2009013) 作者简介:张锋(1979一),男,安徽涡阳人,中共上海金山区委党校讲师。 一、问题的提出:新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利益整 区别于城市社区的自身特点,主要是指以以从事农 合的理论逻辑 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 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其具有人口密度低,同质性 根据米格戴尔的“国家的社会嵌入与互动论”可 强,流动性强,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受传统势力影响 以推断,个人、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界是通过互动内 较大,社区成员血缘关系浓厚等特点。[3]我国农村社 生的、相互转变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l_1 该分析范 区建设是社会变迁、制度创新和组织变革的内在需 式与哈贝马斯认为的“公共领域”即“公民社会”独立 要,是和谐社会发展、社会利益协调的内生变量。它 于国家的分析范式形成了明显的对照。“国家的社 具有公益性、志愿性、民间性、组织性特点,这些特点 会嵌入与互动论”分析范式强调人们必须意识到,私 契合了和谐社会下对农村社区利益整合的需要。它 人领域(个人权利域)、公民社会、有限政府三者存在 通过农村社区的建设来实现同质利益的认同、异质 互动互促的逻辑关系。私人领域和公民社会的形成 利益的协调和多维、多向利益之间的整合。这些特 和维护能够促成有限政府,规范政府权力,培育公民 点契合了和谐社会下农民利益整合的需要,它是农 精神,健全市场经济,从而形成多赢格局。作为市民 民利益整合的时空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和文化 社会的社区是社会发展的组织载体,市民社区是从 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农村社区的建设来实现农民政 政治、经济与文化三元结构出发,它是一个完整的不 治利益整合、经济利益整合、文化利益整合的多维 可分割的体系。英国社会学家R・麦基弗认为社区 目标。 建立在成员共同利益之上,社区的主要特征是共同 的善或公共利益,社区不是简单的个人利益集合,因 二、多元载体:新农村社区与农民利益整合功能 此需要一种组织作为载体,这种组织可以小到家庭, 耦合 大到国家。l_2 这一社区理论研究论述了社区是一个 利益聚合组织体,具有同质利益认同、异质利益协调 新农村建设中利益整合是社区建设的多维目 和多维、多向利益之间整合的功能。农村社区具有 标,农民利益整合的质量、渠道、方式和方法是新农 ・ 】08 ・ 村建设的动力和取向,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民利益整 体。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经济利益整合主要表现在对 公共物品的需求上,最主要的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 品的供给,建构多元化、长效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机制,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整合。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生活宽裕”的新农村,如邓小平所说“贫穷不是社 合的场域、组织载体、时空载体、制度载体和文化载 体,农民利益整合和农村社区建设存在互动互促与 同质同向的功能逻辑。 1.农村社区是农民政治利益整合的制度性载 体。新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是要实现农村社会 会主义”,农村的贫穷更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新农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变革、发展和 创新的根本动力。和谐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经济动力 利益的参与,必须发扬村民民主,使农民参与到国家 的管理中去,并使农民可以在体制内进行利益代表 和利益表达,并通过利益代表和表达机制影响政府 的公共政策,促进和谐利益的实现,从根本上保障农 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实现社区对农民利益参 与的保护,这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政治基础。在以往 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快速发 展的市场经济并没有带来农村社会发展的“帕累托 效应”,而是出现了“马太效应”,社会利益关系严重 失衡。但是,更可怕的是强势群体、既得利益群体利 是促进社区利益的发展,以社区组织体的完善和创 新来促进利益的增加,以社区组织的变革来实现社 会结构的变迁,尤其促进在三元互动的社会结构下 社区对农村增量利益的发展,使广大农民在保持存 量利益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增量利益的分配,实现“罗 尔斯”的分配正义。 其一,农村社区可以满足农民对资本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利益整合。农村社区具有同质利 益的认同、异质利益的协调和多维、多向利益之间的 用他们的力量影响政府公共政策,使这种不合理的 利益关系合法化、制度化。 农村社区是村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群众自 整合功能,使农村社区能够作为独立的组织载体实 现农民利益表达。个体利益通过农村社区充分表达 治组织,它既有利于实现农村利益群体的利益聚合, 又可以促进农村弱势群体的组合,实现弱势群众利 益表达、参与、诉求的组织化,最终实现农民政治利 益整合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其一,农村社区可以促进农民利益表达。社区 是村民在自愿和公益的基础上组成的,具有相对共 利益整合,展开政府和农民的对话、沟通,政府可以 更了解农民的呼声,并通过社区参与影响政府对公 共政策进行利益协调。 其二,农村社区可以自我满足劳动密集型公共 物品的经济利益整合,为农民经济整合创造良好的 社会环境。这些公共物品主要收益是成本不溢出的 社区,并且农村社区中的自治组织、公益组织和互益 组织有能力自我供给。比如,农村的治安管理、农民 之间的纠纷、农村社区内部的生产互助以及乡村社 同的生活背景和价值取向,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化需求相对趋同,能够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有效 地组织起来,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每个组织成员的 利益主张都能在农村社区内得到有效的表达、沟通, 促使农村社区能够了解组织成员的利益主张,实现 利益参与的普遍化。 区的秩序,都可以通过农村社区自己组织来供给。 其三,农村社区可以满足差异化经济利益整合。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日益分化为众多的阶层 其二,农村社区可以提高利益表达的质量。社 和利益群体,人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经济利益 多样化。对这些个性化的准公共物品,政府作为代 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唯一合法代表,必须对各阶层一 视同仁地提供统一服务,否则可能会被指责为“歧视 区作为一个组织体系,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分析、判 断、处理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利益识别和利 益判断,进而使代表的农民利益更加广泛、全面、系 统,可以提高农民利益参与的质量和能量。 性”政策行为。农村社区却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村社 会的多元化需求,支持农村社会的多元格局,满足农 村中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彼此冲突的“局部性”的利 益需要,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利益主张,增加农村社会 差异利益的总量。[5 其四,农村社区可以为农民经济利益整合提供 组织保障。在经济市场化和市场自由化的压力下, 农民经济利益整合“原子式”参与和个体化表达无法 保障农民的利益,只有通过社区组织主体的培育,建 ・ 其三,农村社区可以降低政治利益表达的成本。 通过社区来实现利益参与,能够降低社会的交易成 本。农村社区可以利用组织优势,在组织内部实现 农民利益的整合,减少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 的次数,减少个体成员谈判的次数,在每个农民相对 合意的基础上高效率地代表农民群体利益,克服农 民个体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搭便车”心理。 : 2.农村社区是农民经济利益整合的功能性载 1 O9 ・ 构主体多元、功能互补和力量互动的社区组织体系, 济利益的功能性整合和文化利益的认同性整合的理 性分析,笔者力求通过发展社区民主、社区经济和社 才能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系统、全面和立体的整合。 农村社区发展中大量的民间组织、社区组织,可以很 区文化来构建农民利益整合的具体路径。 1.发展农村社区民主是农民政治利益整合的保 障。社区民主建设是促进实现社区农民政治利益的 好地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发展、整合,克服农民个体 直接面对市场经济的弱点。 3.农村社区是农民文化利益整合的认同性载 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转型加速期进行的, 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加剧和社会结构变迁导致 基础。农民利益诉求缺乏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农 民利益诉求缺乏主动性且诉求渠道单一,因此不能 满足多元利益的表达,我们要积极探索出农民利益 诉求的多元化渠道。 利益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群体显性化,这加 剧了农村社会利益的冲突,导致了矛盾的尖锐化和 激烈化。利益结构的变化、利益主体的变迁、利益关 系的调整、利益对象的发展往往是以文化的变化、变 迁、挑战和发展为载体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就要通过 社区组织文化来融合、协调和约束分散的农民利益。 其一,农村社区可以实现农民文化利益的和谐 表达。农村社区是自愿组成的群众自治组织,人们 在组织体中就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一 切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形成社区内部的组织文化,社 区文化具有群体性、共享性、参与性、公开性、公益 性、一致性和整体性等特征,可以通过农村社区文化 来协调农民个体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其二,农村社区可以培育和谐组织文化。农村 社区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的偏好和价值取向, 实现文化“软”约束。新农村建设是以社会转型为背 景的,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 中,农民个体分散、分化,农民的利益需求呈多元化、 差异化趋势,农民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混 乱、迷失,农民缺乏科学的信仰,出现了“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其三,农村社区可以引导农民文化整合性质、方 向和方式。农村社区可以用社区文化来引导农民个 体文化整合,使分散的农民个体文化利益不仅实现 在组织内的整合,而且还能够实现农民文化利益整 合的性质向积极先进的方向发展,整合的方式向组 织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方式发展。 其四,农村社区可以满足农民对传统文化的整 合。农村是我国文化诞生的摇篮,许多优秀的传统 文化都产生于农村,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必须有 一定的场域和载体,农村社区就可以提供传统文化 生存、延续、发展和创新的载体。 三、社区发展:农民利益整合的具体路径 基于农村社区的农民政治利益制度性整合,经 ・ l1O ・ 其一,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十七届三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切实 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凝聚力。要充分发扬党 内民主,继续推广“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逐步探 索乡镇党委的直选,使党组织成为主导型的农民利 益诉求主体。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如何开展党内民主 作了进一步的部署,提高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所以 当前,建设新农村社区政治建设关键是抓好农村基 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做好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 基层民主和社会民主。 其二,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农村基层民主关键 是落实村民自治制度。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和农 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群众 性自治组织”,但是目前村委会往往成为乡镇政府的 下级组织,是一个准行政组织,导致村委会和党支部 只能代表上级的意志,不能反映农民的心声。现在 村委直选在全国如火如荼,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政治 参与性、主动性,是一场深刻的民主革命和民主培 育,但是直选后的村委会往往与党支部和乡镇政府 不能很好对接,甚至出现村委会和党支部、村委会和 乡镇政府对立的局面,这说明农村民主不仅要实现 村委会直选,而且还要逐步实现乡镇政府一级直选, 使乡镇政府成为“双重代理”,既是上级政府的代理 人又是农民的代理人,这样才能实现农民对乡镇政 府和社区自治组织的监督和制约。 其三,探索参与式民主和协商式民主。农村社 区必须发挥社区自己的主体优势,因为新农村社区 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服务的对象也是农村社区,农民 是社区安全、村规民约、纠纷仲裁、农村道路、区域内 防洪灌溉排水以及土地整理等领域的当然主体。我 们要通过参与式和协商式的方式开展农村工作,充 分发挥参与式民主和协商式民主的优势,充分调动 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四,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扩大增量民主。 如建立农民协会、农民老年协会、农民经济合作社和 农村社区中介组织,这样可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有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我们可以抓住“工业反哺 农业”、“城市促进农村”的机遇发挥劳动成本优势, 使农民通过组织表达自己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发 展农民利益代表、利益表达的主体,使农民利益能够 有组织地来诉求。通过组织生活提高农民民主参 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不能把 农村各类组织的功能仅仅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次 上,而更应该强化它们的“价值理性”的导向,增强组 在劳动力密集型经济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建构体系 完善的社区经济组织体系,建立社区信息、技术、培 训、中介和服务组织,健全的组织可以发挥社区市场 服务功能,培育一个相对开放与系统的农村市场。 同时,这些社区经济组织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 高农民收入,直接提高农民利益。 织的政治锻炼、民主实践和公民精神。 2.发展农村社区经济是农民经济利益整合的动 力。社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 济、建设农村社区企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建 构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主体。 其一,要发挥政府在资本密集型经济供给上的 主导作用。我国新农村建设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如 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文化场地、养老设施等) 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金融体系、社会保障、医疗保 健等方面具有纯公共产品的特点,它具有消费的非 排他性、投资的巨大、周期收益长等特征,对资本密 集型产业的建设主体只能由政府来发挥主导作用, 这是保障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当前,对于新农保、 农村医保改革的推进,就是中央政府应当承担的主 要责任,而在一些供水、供电、交通等领域的责任应 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使用中央 转移支付资金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共同实现 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其二,要发挥市场在技术密集型经济中的基础 作用。市场投资行为具有唯利性、投机性、短期性和 盲目性,所以我们在建设农村社区的过程中必须建 立市场的利益驱动、利益保障机制,使市场投资主体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能够通过市场的利益机制来实现 和保障自己的利益,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 给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弥 补政府行为的低效和滞后,有效形成多元互动的竞 争局面。_7 最近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着重强调 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组织化优 势,满足农民对市场竞争的需求,很好地为农民提供 特殊的公共产品,如农资、农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 务,这既可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也可 以增加就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其三,要发挥社区公益组织和社区中介在劳动 密集型经济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农村社区必须发 挥社区自己的主体优势,因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 是农民、服务的对象也是农村社区,我国农村社区拥 3.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民文化利益整合的基 础。农村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基础, 有什么样的农村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农村发展方式、 模式、方向、速度、质量和结构。 其一,建设新农村文化的主要途径在于大力发 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 加快农民观念与思维的更新与进步,实现由传统农 民向现代新农民的转变。为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 力,借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民”的契机,我 们在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职业教 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使农村的人力资源实现可 持续的发展;我们要在农村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民 主和法制为中心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政治与民 主意识,营造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民主精神的文化 环境。 其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农村社区文化利 益整合的体系。农民文化公共产品的供给是能否让 农民参与改革和分享建设成果的基础,也是实现农 村社区利益整合机制的文化动力基础,决定着中国 新农村建设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我 们只有在农村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中 心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政治与民主意识,营造具 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民主精神的文化环境,才能发展 农村的文化传媒事业,使农民多渠道、多方位、多角 度地了解文化信息,做新时代有知识、有思想、有技 能的农民。[8] 其三,挖掘人文资源,打造农村社区特色文化整 合功能。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 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 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 龙。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 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 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当前, 要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 活力,实现由向农村“送文化”到为农民“种文化”的 转型,使农村文化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 ・1 1 1・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3). [参考文献] [5]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EI-I冯兴元.论农民权益保护:一种“国家的社会嵌入与互 社,2003. 动论”的立宪分析[EB/OL].http://www.1ookimo. [6 [美 E・奥斯特诺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 on/theory/865.htm1. 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旭东,译.上海:三联书 [2][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j.杨春学,李 店,2000.262—263. 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03— [7]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 335. 能定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2):96. [3][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 [8]徐永祥.社区发展论i-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的研究路径[M].邓正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2002.169—120. [责任编校:金莹] [43[美]道格拉斯・G.贝尔德.法经济学的展望和未来 The New Type of Community in Rural Areas:A Multi—functional Carrier of Farmers Interests Integration ZHANG Feng,ZHANG Han—wei (Shanghai J inshan Party Institute of CPC,Shanghai,201500,China) Abstract:Whether a new type of community ean b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depends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farmers’political concerns,economic interest and culture needs. Based on a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ways tO make the new type of community systematic,functional and i— dentified,it iS clear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farmers interests exerts the same effects a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ype of rural community.Therefore,the route of 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community safeguarding farmers interests must be found and designed accordingly. Key words:new type of community in rural areas;integration of interest;multi-functional carrie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