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上课
师 :今天先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口算能力吧,请看大屏幕出示的口算。
(多媒体逐一出示口算题、生作答)
12×3 500×7 15×4 60×70 350×2
多媒体出示197×5≈
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估算
师:那约等于多少呢?
生:100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
师:你说得很正确。你发现没有,刚才你把答案说成100了。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竖式28×12的竖式)
师:来,你做得最快,请你上黑板板演,请注意书写工整。
师: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
如何计算的?
师:好,大家都做完了,我们一起来检查黑板上的这道题。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生:她
计算错了。
师:哪里出错了,他是如何错的。
生:他加两次乘得的数时,忘记加上十位上进的1位了,所以百位上少了1。
师:你观察真仔细,老师帮他改过来。
师对板演的学生:以后可要注意,在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了。在草稿本上你也是
这样吗?
生:不是的,在草稿本上我的计算是正确的。
师:说明你方法掌握了,可计算要处处细心。
师:谁来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第一个因数,最后
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你说得真清楚,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
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课件出示)
例1:李叔叔从株洲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36千米。
师:李叔叔从哪到哪去?
生:从株洲去北京。
师: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生:火车
师:你还知道什么?
生:12小时李叔叔可以到北京。
生:火车的速度的每小时136千米。
师: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株洲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师:你能列出横式吗?
生:能
师:请列出模式,不用计算。
(生列式)
师: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今天我们列的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136×12(师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生:12×136(师板书)
师:这两种列式都正确。
师:会计算吗,请动笔试一试吧。
(学生计算)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说一说她计算的过程,我来板书。
(板书: 1 3 6
×1 2
生:2
师:谁与谁乘得2。
生:二六十二,写二进一。
师: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接着说。
生:二三得六加一得七、一二得二,一六得六……
师:六写在哪?
生: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是吗?
生:是
师:请接着说。
生:一三得三,一一得一。再把它们加起来。
师:个位是多少
生:个位是2,十位写3进1,百位5加一得6,千位上的1移下来。
师:她说得怎样?
生:她说得很清楚,完整。
生自觉鼓掌。
师:这道题的笔算过程。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刚才说过程时,为了不打断她,我有一个问题没提,那就是那个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谁能帮我解答?
生:这是十位上的1去乘136,乘得的136是指136个十,所以这个6要与十位对齐。
生:这次是十位上的1去乘6,一六得六,是指6个十,所以这个6应该与因数十位上的
数对齐。
师:说得好,要是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
师:计算这道题时。先用12个位上的数去乘136每一位上的数,再用12十位上的数去乘
136每一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师:刚才这样列式的(指黑板上的算式:12×136)同学,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生:列的竖式一样,也是136乘12。
生:大家都知道,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所以可以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列出了竖式,是吗?交换位置与不交换位置来乘,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一比,请看大屏幕。(出
示两种竖式)
师:你觉得哪种好些,为什么?
生:交换位置乘好,因为这样节约纸张。
师:还想到节约能源上去了,想得真细致。
生:交换位置乘好,不交换位置乘要乘三次,麻烦并且对位容易出错。
师:你们知道这种乘法是怎样对位的吗?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第一个数,乘得的数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然后用第三个因数百位上的
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与百位对齐,最后把三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你表达得太完整了,你今天不但知道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边三位数的乘法也学会了。
你真了不起。
师:今后同学们再遇到两位数乘三位数。就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列竖式。这样简便一
些,也不容易出错。
(4)用计算器计算。
师:请带了计算器的同学,用计算器计算一下结果是多少?
生:1632。
师:看来,我们笔算的结果是正确的。(板书得数和单位名称)同学们今后做完题检查时,
也可以用计算器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写答。随学生回答,板书答案。(李叔叔的家乡到北京有1632千米。)
师: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
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
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笔算。完善课题板书)
三、比较探究 渗透迁移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与
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你的发现?
小组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它们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最后把
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只不过又多乘了一次
百位上的数。
生:不同的是(指竖式),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时,不仅
要乘个位、十位上的数,还要乘百位上的数。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只
不过多乘了一次百位上的数,我们应用原来学的计算方法,就能解决今天的新问题,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之为迁移。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
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好,下面我们来完成试一试吧,开始动笔。
(课件出示试一试:134×2l)
学生独立笔算……
师:谁来说说笔算过程和结果?
随学生口述,点击课件,展示笔算过程。
生:他说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她说得很完整,清晰,方法正确。
3、练一练。
师:看来,同学们都了解了笔算的方法啦。那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课件出示4道题)。请大家从题卡中任选1题。注意同组的四个人选的题不要相同,请各
小组抓紧时间分工,笔算出结果。
(学生分工,独立计算)
师:要注意书写格式和作业姿势,动作快的可以多做题
师:我们比一比看谁书写最工整,计算既准又快。
(教师在学生中挑选作业,辅导后进生。)
师:我刚才挑选了四份作业,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做的情况。
在投影上展示学生做的题。
集体订正,第一题与学生一起检查计算过程和答案,后面三题只检查答案。
师:我收到一份答题卡,她的动作最快,完成了全部四道题,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她的正
确率。
师:对了吗?
生:全对。
师:这位同学不但最快速,而且全对,书写也工整,同学们可要向她学习了。
四、巩固与应用
师:小兰、小红、小青在做计算题时,各出现了一道错题,现在请同学们帮她们找出错的
地方,并且帮她们改正。
(多媒体呈现三个错题)
师: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帮小兰,第二大组的同学帮小红,第三大组的同学帮小青把她们的
错误和如何改正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出现的错误和如何改正。)
师:谁来说说错在哪,该如何更正?
生:第一题数位对错了,134的4,应该对准因数的十位写。
(老师点课件,改过来。)
生:小红忘记乘百位上的数了。
(老师点课件,改过来。)
生:第三题忘了加上进位的数了。四四十六再加上进位的数应该得8。
(老师点课件,改过来。)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这几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而且改正了错误。通过刚才的改错,
请想一想,我们在笔算乘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对准数位。
生:不要忘记乘百位上的数。
生:做题时要认真细心,不要忘记进位了。
生: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时一定能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师:我们学校是一所涉外友好学校,什么是涉外呢,就是与外国的一所学校有交往,你们
知道我们学校与哪个国家的学校有交往吗?
生:日本
师:是的,去年2008年11月份这所日本学校还来了我们学校进行访问交流呢。你们想看
看日本滋贺县高岛町高岛小学是什么样吗?
生:想
(点击课件。呈现练习题)
师:如果你们能够把这6道题正确的计算出来,你们就能看到他们小学的照片。
这样吧,第一、二学习小组做一题。第三、四学习小组做第二题,第五、六学习小组做第三题,第七、八学习小组做四题。第九、十学习小组做五题。第十一、十二学习小组做六
题。明白了吗?开始吧。
师: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以保证我们能做正确。
师:谁愿意代表你们组汇报计算的结果。
生1:164x32=5248
生2:54x145=7830
师:你是怎么列竖式的?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列竖式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组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点击课件,呈现部分画面)
师:对吗?我们一起看。(点击课件,呈现部分画面)
生3:254×36=9144(点击课件,呈现部分画面)
生4:217×83=18011(点击课件,呈现部分画面)
生5:43×139=5977(点击课件,呈现部分画面)
生6:328×25=8200(点击课件,呈现部分画面)
师:看,这就是日本滋贺县高岛町高岛小学(点击课件),1990年底,高岛町高岛小学与清水塘小学开始书信往来,从此两校成为友好学校。这是他们这个学期的开学仪式,这是他
们今年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这是他们在上室内活动课,这是他们在上室外活动课,这是
他们在上室内体育课。
师:说到体育,我就想到了我们清水塘学校体育优势传统项目篮球,去年,我校教职工篮球队参加石峰区教职工篮球赛,男、女分获冠军。王老师带的学生队去年参加市三好杯篮球赛也得了冠军。这个学期,学校准备添置36个篮球,体育老师看上了三种品牌的篮球(点课件),它们是姚明一号价格:108元乔丹价格:248元 斯伯丁价格:325元,王老
师会如何购买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36个全买斯伯丁的。
师:为什么呢?
生:价格贵的质量肯定好些。
师:你从小就有质量意识,很好啊,如何这样购买学校要花多少钱?怎么列式呢?生:
325×36
师:请你来说你的购买方案。
生:三种球各买12个?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三种品牌数量买一样的,这样比较平均。
师:这种购买方案需要多少钱?该如何算呢?
生:108×12+248×12+325×36
师:你的方案是什么?
生:36个全买姚明一号,这样可以为学校节约钱?
师:请同学们设计一种购买方案,并算出需要多少元钱?
(学生设计并计算)
师:有些同学要能没算出来,下课后接着算吧。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还能用它解决实际生活
中的问题。收获真不少!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作业布置:(下午放学时布置)
1、根据你设计的方案,算出购买篮球的总价。
2、练习七的第2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