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2期 (第6卷总第38期) 御新 INNoVATIoN No.2 2012 (Vo1.6,Cumulatively No.38) 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中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研究 ——基于广西南宁市的研究 蔡德仿 【摘要】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成背景下,我国不少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然而劳资矛盾正在成为影响企业东 盟投资和经营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南宁市的研究证实“走东盟”企业必须增强法律和风险意识,重视企业劳资关系管 理,与当地工会和睦相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的企业劳资关系,为企业顺利“走东盟”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外向型企业;东盟合作;劳资关系;劳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616(2012)02—0066—04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为我国企业实 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建立和谐的劳动关 施“走出去”开放战略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中国与东 系,有效防范和处理劳动纠纷,对南宁市企业乃至 盟各成员国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在产业间和产业 国内企业在东盟投资与经贸合作中能够走得出、站 内均形成了互补性的贸易特征,投资于邻近国家和 得稳、留得下、发展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区更易于利用投资地区位优势,如优良的地理位 一、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市场容量等。地理位置 的相临和人文的相近亦可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成 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中国一东盟经贸 合作中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 (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东盟” 本。同时,随着关税的降低、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服务 领域的开放,双边贸易自由化、一体化程度达到了 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实现零关税,东 个空前的高度,为中国与东盟双方企业进一步加 盟各国在金融、医疗、旅游等领域更开放。如新加坡 强合作,谋求自身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成熟的服务业与市场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值得 广西首府南宁市作为中国对东盟投资的前沿,有必 深度合作。此外,泰国开放的医疗市场、老挝的金融 要加快承接东盟投资的平台建设。2010年南宁市政 保险业、菲律宾的发电工业、文莱的旅游运输业,以 府工作报告中即指出,“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成 及印度尼西亚的水电气等民用工程等都具有相当 背景下,以扩大开放合作为依托,加快‘引进来、走 大的投资优势。因此,自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成以 出去’步伐。引导扶持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 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地区选择中,东盟成为重 特别是东盟国家投资办厂、设立营销网点和售后服 要选择之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东盟。中国 务机构,开展境外承包工程等国际经济合作业务, 企业在东盟的投资较东盟在华投资起步晚、数额 努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近几年来,南宁市 少,但发展很快,其增速快于东盟企业在华投资的 外向型企业以中国一东盟商务区和中国一东盟经 增速。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第一 济园区为载体,凭借其优势到东盟国家投资,增加 大市场。据中国一东盟商务理事会的最新数据,最 投资项目,扩大投资领域,涉及农业、轻工、机械、医 近3年,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总额达124.26亿美 药、服务贸易等行业,这些行业和投资领域大多以 元,占中国在东盟历年累计总投资的90%。2010年, 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为主。因此,引导“走东盟”的 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为63.2亿美元,同比增长 南宁市企业在东盟经贸合作中加强劳资管理,充分 35.2%,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25.7亿美元。截至 [收稿日期】2011—12—2O 【作者简介】蔡德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8)。 ・66・ 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研究一基于广西南宁市的研究/蔡德仿 2011年8月,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已近900亿美 南嘉兴水电站工程机械设备、材料采购和技术服 元。其中,中国企业对东盟的累计投资达223亿美 务,作为项目分包商为越南胡志明市芹耶区龙和乡 元。新加坡、缅甸、柬埔寨成为吸引中国投资前三位 “芹耶海洋旅游城”项目提供建设监理服务和技术 的东盟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东盟也是中国重 服务。 据2010年的《广西统计年鉴》,广西海外 要的海外市场,2011年1~10月,从新签合同额的 企业的国内投资主体以南宁最多。2009年末,南宁 国家(地区)来看,位居前10位的就有4个东盟国 市到东盟国家投资的有27家,成立办事处8家,投 家,即缅甸、印尼、越南、马来西亚。 资总额1.12亿美元,占总投资额91.43%。以上数据 南宁市企业在此大环境下亦加快了“走东盟” 说明,走东盟的南宁市企业越来越多,境外直接投 步伐,纷纷利用地域、设备、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 资和承包工程项目大幅增加,南宁与东盟开展经贸 势到东盟各国投资办厂、开展工程承包和境外加 合作以及劳务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展和 工。目前,南宁市企业到境外投资的东盟国家主要 深化,业务逐渐向多领域扩展。 是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二)劳资关系成为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走出 等。2005年运德集团在越南投资成立了(越南)山德 去”并立足当地的重要因素 汽车联运公司,成为广西第一家走出国门,在境外 成功到柬埔寨投资、运营的无锡光明(集团)有 成立合资公司的运输企业。2006年,南宁市共有15 限公司负责人赵启文曾建议其他企业“走出去”最 家企业到东盟投资办企业,例如广西中电科技有限 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解决好当地的劳资关系,要建 公司与越南天富有限公司在越南合资生产手机、广 立完善的劳工制度,厂规厂纪,要充分研究当地劳 西丰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越南越华投资发展促 工法律,不能将“血汗工厂”的形象带到驻在国,也 进有限公司合资生产氨基酸动植物营养,等等。 防止当地企业为了竞争,在所在国市场投诉劳工问 2007年,南宁市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为 题,给企业运转带来严重损失。‘ 实如此,如果企 重点,到东盟国家投资办企业、成立分公司和设立 业未能注意投资地的投资风险、投资法律规定和劳 办事处的有22家。例如广西南宁瑞格工贸有限公 工法律制度,对劳资关系重视不够、处理不当,未能 司与越南ABA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建设越南北 协调好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关系,甚至 江省中越工业园,项目涉及农业、汽车配件、网络科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没有严格遵守国际劳工公约, 技、工业园区建设领域;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印 在工程投标预算中未能考虑到所在国的工资标准、 尼瑞普电力系统设备有限公司签订路灯监控设备 工作时间等,或者不顾及本企业劳动者的基本工作 项目。2008年第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期间,南宁 条件,忽视对劳工权益的保护,劳资矛盾和纠纷凸 市“走出去”项目11个,到东盟国家投资的企业有 显,肯定会影响到企业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不但 20家,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是广西中电科技有限责任 造成我国“走出去”企业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还 公司在越南投资设立的手机生产、销售项目。当年 直接影响到相关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乃至影响到 的境外承包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广西桂能咨询有 双边关系和我国对外形象。 限公司首次通过国际竞标获得大型工程承包越南 我国对外经营企业的劳资纠纷、劳动法律问题 昆江水电站工程项目,广西桂能咨询有限公司及广 频频发生,成为影响企业“走出去”并立足当地的重 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所组成的联营体承担 要因素。若我国外向型企业不能采用妥善的方法来 了越南宝路水电站机电工程设计、采购及安装总承 对待所面临的种种劳资问题,最终将两败俱伤。 包工作。2009年第六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期间,南 宁市推出“走出去”项目7个,累计签下境外承包工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中国一东盟经贸 程合同额2.85亿美元,先后派出工程劳务人员 合作中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3000人次,其中广西桂能咨询有限公司独立承担越 企业劳资关系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 ①以上数据来源于《南宁年鉴》和南宁市商务局。 ②《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分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走出去”促进计划》调研资料之二,2007年1月。 ・67・ 创新2012年第2期 总第38期 劳资关系处理不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而和谐的劳 时,这些商会组织与东道国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保 资关系可以促进企业的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 持密切联系,今后企业在经营中遇到问题,都可能 资本,使企业立足于国际市场。由此可见,“走出去” 帮助企业解决。 的企业需要认真面对企业劳资关系问题。 (二)强化企业劳资关系管理,承担企业社会 (一】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投资东盟 责任 的可行性调研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达到包括承担劳工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政策和环境、投 权益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的外向型企业可以 资风险迥异,①力Ⅱ上各国企业在经营模式、处事方 避免陷入“走出去易,站得稳难”的尴尬局面。因此, 式、文化背景方面差异甚大,我国外向型企业在“走 如何适应所在国有关劳工方面的政策法律,学会与 东盟”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投资地法律法规以及 工会以及国际劳工组织打交道,注重依据东道国劳 风土人情,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概括而言, 动法的规定从企业内部着手来管理企业的劳资关 东盟10国中,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最高, 系,协调好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企 经济、基础设施发达,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有优惠的 业员工的合作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劳资矛盾,已成 税务制度,治安状况良好,是东南亚地区吸引外资 为我国外向型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111为此,我国外 最多的国家之一;文莱国内市场狭小、基础设施薄 向型企业“走东盟”要做到: 弱以及技术和劳动力严重匾乏;马来西亚自然资源 1.整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建立合 丰富,税收优惠政策有一定的竞争力,有关投资和 作式的劳资关系 对私人财产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政策透明度也较 “走东盟”的我国外向型企业有必要本着双方 高,但劳工限制、进口项目许可范围等问题突出;泰 都有利的原则,在开展跨国经营时,将承担企业社 国社会不安定,地区武装冲突时有发生,外资流入 会责任变成企业战略和加强劳资关系管理的有机 状况不佳;菲律宾除拥有资源及劳动力的竞争优势 部分。随着劳资关系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人力 外,整体投资环境不佳,风险因素突出;老挝、缅甸、 资源管理开始注重协调劳资双方的利益,在构建企 柬埔寨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封闭,尽管基本上 业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走东 保持社会安定和经济的稳定,但投资环境不理想; 盟”的我国外向型企业应尝试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越南对待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长期宽松,自然资源 中纳入劳资关系,增加其劳资关系管理职能。企业 丰富,劳动力工资、工业用地租金、水电费、税收优 可以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在人力资源部门开设劳资 惠政策等投资成本低,政局比较稳定,社会安全系 关系协调员岗位,提高劳资关系处理的专业化程 数较高。已经“走东盟”的我国外向型企业大部分都 度;依照国际劳工公约和东道国劳工法的相关规定 是选择到越南投资。有“走东盟”意向的我国外向型 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将劳动标准、劳资 企业必须提高投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投资 争议、员工福利、职业健康等劳资关系具体政策纳 东盟时要谨慎前行,对投资国提前进行认真调查和 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使劳资关系纠纷在企业 考察,了解其签订加入的各种国际投资保护协定,制 内部及时地得到处理;通过实施合理化的技能培 定详细、严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具体国情采 训、工作安全保证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计划,把绩 取不同方式进人目标国家,有效规避各种政治法律 效工作与劳资关系衔接起来,实现劳资关系的有效 风险,适应当地环境,利用好东道国的投资政策、遵 管理。翻同时,劳资关系稳定和谐的核心,在于劳资 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注意聘请当地好的律师根据 双方经常性的、多层次的、内容广泛的协商。因此 当地的法律等制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工合同 “走东盟”的我国外向型企业应该通过员工持股以 和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海外商 及宣传、走访、座谈等多种民主参与方式,建设企业 会的作用,他们能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咨询,比如 劳资关系管理沟通、协商渠道以及高效的反馈系 法律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世贸规则落实情况 统,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以上种种 等,帮助企业在决定之前先作一番理性的审视。同 途径,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在 ①除了文莱之外,关于新加坡等东盟诸国投资风险的资料来源均可参看中国信保《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68・ 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研究一基于广西南宁市的研究/蔡德仿 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实现企业自身经济 发生劳动争议的隐患。劳动争议处理是世界各国共 效益和投资地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达到劳资双方 同面对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建立了劳动争议 的共赢,在投资地塑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企 处理法律制度,并将其作为协调劳资关系的一个重 业形象。 要机制。因此,“走东盟”的我国外向型企业在跨国 2.重视工会作用,使劳资双方和睦相处 投资中,必须了解东道国的劳工争议解决机制,明 既然企业要“走出去”,就必须处理好和当地工 了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在投资地应当通过哪些法定 会之间的关系,尽量规避工会劳资纠纷的风险。在 途径、由哪些机构、以哪些方式处理比较妥善。一旦 实践中,我国很多有意走向世界的企业,经常低估 劳工纠纷发生,“走出去”企业才能够寻求合法、合 国外企业工会组织的作用,未能与投资所在地的工 会组织好好沟通。实际上,企业与工会的关系不是 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面的,经济景气时,工会的 作用相当大,但经济状况不好时,工会的影响力就 相当薄弱。尽管国外企业劳资纠纷问题产生的背 景、原因各不相同,但“走出去”企业对劳工权益的 小小疏忽都有可能失掉经济机会。因此,“走东盟” 的我国外向型企业特别要调研投资国关于劳资关 系和工会方面的情况,弄清楚工会与企业的关系, 根据当时的内外环境审时度势、识时通变,学会跟 工会相处,按照国际惯例和投资地法律法规订立好 劳资双方认可的游戏规则,平时积极与工会和工会 组织者沟通,及时解决劳资矛盾和纠纷,保持劳资 双方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了解东盟国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化解劳 资纠纷 目前,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与东盟不少国家开 展了劳务合作,部分公司已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 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 但部分企业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裁员 缩减用工规模、降低工资报酬、欠薪等方式减少企 业用工成本,导致劳资纠纷频发,包括群体讨薪纠 纷、经济补偿金纠纷等。有些企业无视社会责任,在 劳动用工方面普遍存在较高法律风险,拖欠工资、 超时加班等,没有注意投资地劳动法律关于工时、 工资等规定,存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埋下了 理的解决途径,及时解决劳资纠纷,化解劳动争议, 切实保障企业自身利益。 三、结语 当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按照《中国一东 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安排已经建成, 给中国和东盟各国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由于劳资 关系已然成为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走出去”并能 立足当地的重要因素,加上各国投资政策和劳工法 律环境、处事方式、文化背景方面差异巨大,我国外 向型企业在“走东盟”过程中有必要重视劳资关系, 考虑各种利益诸如社会利益、劳工福利、环境和生 产的平衡,深入了解东道国法律法规以及风土人情, 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加强企业劳资管理,充分开发 和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有 效防范和处理劳资纠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使自己真正地“出走东盟”。 [参考文献】 [1】潘峰,李文臣.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规范对中国外向型 企业的影响研究U】.江苏商论,2009,(1). 【2】黄忠东,杨东涛.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U】 现代管理科学,2008,(12). [责任编辑:潘丽清】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