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统技术型产业集群成长与地区竞争力提升——德化与景德镇陶瓷产业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产业经济 传统技术型产业集群成长与地区竞争力提升 德化与景德镇陶瓷产业 新模式比较研究 ●谢立新 中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渊源流 长,是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福建省 国最大、竞争力最强的陶瓷产区,被命 名为“巾国瓷都”。2005年,共有陶瓷 企业11O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产 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提高区域 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 泉州市德化县和江西省景德镇市均是 中国陶瓷发祥地之一,陶瓷生产有一・ 干多年历史,一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瓷器 域竞争优势。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由 众多创新主客体要素组成的,从构成 上看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 值达58.78亿元,95%以上产品出El,出 口额达48.3亿元,人均 ̄tltE近2000多 美元,出口额占到全国出口总额六分 烧造中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德化 县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传 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 1、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一切创 新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也是一个地区产业成长和经济增长的 前提和基础。从陶瓷产业发展环境看, 三个重要因素促使德化县在观念创新 方面优于与景德镇市。一是市场经济 之一。,在产值、增速和出El方面均位居 全国各陶瓷产区前列。但是,同样具有 相同历史底蕴和传统生产技术的景德 镇陶瓷产业却~・直呈低速发展状态, 统产业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成为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陶瓷产业区。 而景德镇陶瓷产业却始终徘徊不前, 发展十分缓慢,甚至丢掉r历史赋予 其“中国瓷都”的名号。比较研究德化 和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路f,有助于 揭示传统技术型产业集群成长与地区 竞争力提升的关系。 一在上世纪9O年代每年仅2%的速度增长, 有的时期甚至出现负增长。2005年,景 德镇市陶瓷业年产值25亿,不到德化县 的5O 出El额约仅2200万美元,仅为 德化县的3.5‰因此,巾国陶瓷T业协 会认为,民营陶瓷生产企业是中国陶 瓷业发展的重点,德化通过建立区域 的大环境。德化县陶瓷业处于市场经 济比较活跃的福建省泉'Jt、I市沿海开放 地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 完善紧密相连,而且泉州人本身就有 、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上世纪9O年 代以后,福建省德化县和江两省景德 镇市陶瓷产业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差距。 德化县通过健全完善区域创新系统, 把传统产业技术与开发自然资源、社 会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迅速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 化协作、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陶瓷 产业年均增幅超过20%,迅速成长为全 爱拼敢赢精神。二是国际经济的大环 境。福建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与海外 交流十分频繁,海外亲人不仅带来亲 创新体系,引导民营陶瓷企业在创新 的推动下逐步发展壮大,为全国陶瓷 产区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 二、比较 情,而且带来市场,带来信息。三是德 化陶瓷业自身的产业基础。与长期以 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 定地域内, 引入新的经济发展要素或将原有发展 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创造一种新的更 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区域内经 来以官窑和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景德镇 市不同,德化陶瓷业以民窑为主的,是 自古以来就以外销为主,其外销历史 之久、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位居全国首 82 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产业经济 位。据介绍,早在唐代,德化陶瓷生产 德化县历史上就有不断革新陶瓷制造 技术的传统,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烧制 印纹陶,唐代陶瓷制作已初具规模,宋 朝绍圣元年发明1广拱圆穹顶窑室,开 品,得到了省部级科技重奖。目前止在 已初具规模。至宋元明清,德化陶瓷大 量从东方第一火港泉州港附舶远销海 开发的特种陶瓷、氧化铝陶瓷等高精 密陶瓷产品,提高了产品高附加值,推 动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在全国陶瓷产 外,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 输出商品。2000年10月,从南中国海 清代沉船“的星号”打捞出来的35万件 瓷器,绝大部分为德化青花瓷。市场经 始批量生产优质瓷器,制瓷技术一・直 影响至今。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发 展和市场竞争压力使技术创新活动十 区中,德化县囊括了陶瓷技术改革、无 烟尘污染区、传统瓷雕技艺、西洋工艺 陶瓷出口量、陶瓷产品出口比例的“五 济发展、国外市场信息以及#bC- ̄J传统, 使德化从事陶瓷产业的企业家和产业 工人自然拥有观念创新的特质,能够 不断革新生产、经营、管理,善于接受 和开发新产品,形成工艺陶瓷、H用陶 瓷、建筑陶瓷和高技术陶瓷完整的产 品系列,走出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研发创新为支 撑的陶瓷产业发展路子。而景德镇具 有600多年官窑历史,建国以来一直以 国有企业为主体,受到地方政府保护 的生产惯性,使景德镇相当部分陶瓷 业在经营理念上仍然重视生产T艺 陶瓷,对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但 易于推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的H用陶瓷 产品则不屑一顾,在建筑陶瓷和利润 可观的高技术陶瓷方面也很少涉猎。 而官窑以及国有企业形成的包产包销 思维定势,对于向市场经济下以销定 产的经营方式必然存在一些不适应。 特别是与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德化陶 瓷产业比较,景德镇市处于内陆地区, 市场经济发育比较缓慢,与国外市场 交流比较少,信息相对比较封『才J,导致 陶瓷产业的企业家和产业-T人在生产、 经营、管理和产品创新方面也必然不 够大胆。因此,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所长 赖德全认为,与新兴产瓷区相比,景德 镇陶瓷产业发展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经营理念上缺乏产业规模发展以及 做大陶瓷产业所必需的市场意识。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通过 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实现生产效 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的过程,是推动地 区产业成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分频繁,从而使陶瓷产业在技术创新 推动下逐步形成,发展壮大。一是能源 技术创新。2o世纪8o年代中期,德化 在国内同行业率先结束1000多年木材 烧窑历史,改革窑炉技术,建成国内领 先的电、油、电油}昆浇、煤气、液化气 等窑炉,推广液化天然气烧瓷技术,与 使用用柴油、液化石油气和电能比较 可以节约15%一30%的成本,又增强丫窑 炉控温能力,为烧制西洋-T艺瓷、提高 陶瓷产品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提 高了陶瓷生产的安全性和产品清洁性, 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二是生产技 术创新。德化陶瓷企业十分重视改革 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经常和国内外 I百】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走产学研 一体化路子,合作开发J,“_T程陶瓷阀 片”、“特种陶瓷刀具”等生产技术,推 动陶瓷产业向高、新、优发展,大大提 高了生产能力。研究、推广使用新的合 成材料和装饰材料,开发运用新的添 加剂,进~‘步提高烧成技术,节约能 耗,加快发展。三是产品技术创新。在 产品结构上,2o世纪8o年代初期,德 化陶瓷企业主要生产观音、弥勒、罗汉 和杯盘碗碟等传统陶瓷。8o年代中期, 德化陶瓷企业研究开发了适应国际市 场需要的两洋工艺瓷,改变r德化陶 瓷产业格局,形成以传统瓷雕、西洋工 艺瓷、H用陶瓷三火产品结构。在产品 类别上,注重设计队伍建设,创办陶瓷 学院,培养陶瓷产业设计技术人才,每 年开发新产品约六七万种,H均开发新 产品200多个。近年来开发的釉下多彩 轻质陶瓷、高耐热陶瓷等高新技术产 个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景 德镇共有4000左右家陶瓷企业,多数 以小型_T作室和作坊的形式存在,以 生产传统青花瓷器和小批量H用陶瓷 为主。与更为实用、更能占据广大市场 份额和更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日 用瓷和建筑瓷生产不同的是,这种生 产方式的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技术创 新能力不强,难以推行工业化和规模 化,无力承接大订单,只好把市场巨大 的建筑瓷市场拱手让人。 3、市场创新。所谓市场创新,就 是企业为扩大产品市场空间而采取新 的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满足消费者新 需求的行为,是地区产业成长和经济 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德化陶瓷业素有 出口传统,宋元时期泉州剌桐港作为 世界两大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兴 盛,德化陶瓷便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 品。现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 定经销关系,成为中国最大的西洋工 艺瓷出口基地。一一是会展营销。德化县 经常组织企业到国内外城市举办展销 会,或参加各种贸洽会、交易会,每年 都拨出办展参展经费,为参加广交会、 瓷器展览会、国外参展承担部分摊位 费,为在国外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的 企业和通过IS09000质量认证的 业进 行经济补贴。据不完全统计,在地方政 府的鼓励和推动下,德化陶瓷企业每 年通过会展签订合同达二十多亿元。 二是网络营销。1997年,德化县政府就 在全国陶瓷行业中率先设立“万瓷朝 宗”网站,350多家产值500万元以上 的陶瓷企业办理入网,已经利用互联 发展研宄/2006年第g期 8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产业经济 网与200多个外国客户建立稳定的网上 贸易关系。有350多家企业建立企业网 站,设立精美网页展示企业和产品形 象,客商只要有授权就可以直接在网 年代中期,德化县就坚持“不论体制求 有效、运转灵活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 与企业组织创新主体要素是企业家和 科技人员不同,区域组织创新主体要 素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 发展”,国有、集体、股份合作、个体、 外资“五个轮子”一起转,1983年出现 首家群众联户集资陶瓷厂,1986年出现 上浏览产品、洽谈业务甚至直接下单。 据估算,2005年德化陶瓷企业通过“在 因特网上卖泥巴”,交易额将近达1o亿 首家私营陶瓷研究所,县委、县政府及 时给予宣传、扶持和引导,以这两家企 机构和政府。对于具有传统技术基础 的地区,随着传统技术的历史演进,与 地方特色产业相关的技术、技巧、技能 业为典型鼓励群众办厂,迅速兴起创 元,占出口值近五分之一一・。三是自主营 办民营企业的热潮。二是改革国有企 销。随着陶瓷质量不断提高和国际市 业。9o年代初期大胆实行民营化改革, 场经验日益丰富,许多陶瓷企业纷纷 将国有、集体陶瓷企业推向市场,赢得 申报自营进出口权、注册外贸公司,一 陶瓷业大发展。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政 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开始在美国、 府积极转变职能,树立新的行政理念 德国等地注册境外公司,建立商场或 和法制理念,以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 贸易中转站,聘请当地的营销人员,了 权利和利于创新、利于产业化为行政 解市场行情,捕捉商贸信息,建立起了 的根本出发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 自己的终端市场,扩大出口。据统计, 革,规范行政行为,尽可能减少对企业 2005年德化陶瓷企业自主出口达到I5 的直接干预,把工作重点转到搞好创 亿元。而景德镇陶瓷产业由于企业规 新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 模小,大多数企业只能作为生产商,缺 产品销售市场,为区域创新提供适宜 乏建立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营销 的土壤和环境。而景德镇在制度创新 网络的实力,多数企业产品只能由中 方面却显得十分乏力。在国有企业改 间商销售,企业不能直接接触终端消 革方面,景德镇将国有企业化小经营, 费者,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反应也 一个个车间被小业主承包,每个车间 必然迟钝。政府相关部门在指导、服务 被划成了六七个小作坊。化小经营使 和规范管理上也不到位,没能发挥好 陶瓷生产恢复到原来小作坊生产模式, 组织企业进行区域营销的作用,没能 导致景德镇陶瓷企业只能从事不需要 经营好祖宗留下的“千年瓷都”牌子, 太多设备和人员的工艺陶瓷,难以生 没能充分发挥和开发“千年瓷都”的品 产需要标准厂房、大量资金、自动化设 牌价值,大多数情况是企业和一一些经 备的日用陶瓷和_T业陶瓷,并由于小 营户自发组织展销,往往二三1一人一 作坊生产导致陶瓷企业各自为战,缺 伙,带着景德镇瓷器,许多是粗制滥造 乏对产品品牌发展的统一规划和稳定 的劣制品,不仅破坏了景德镇陶瓷产 的品质保障。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景 品声誉,搞乱了价格市场,更砸坏了景 德镇也相对滞后,扶持中小民营陶瓷 德镇的牌子,导致景德镇陶瓷产品市 企业加快发展做火做强的措施和力度 场空间日益缩小。 不能够。目前,景德镇市民营陶瓷企业 4、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通过 仅400多家,规模都比较小,而个体作 改进现有制度安排或引入一种全新制 坊约2400多家,其中大量是近三年发 度,日的在于提高区域产业资源配置 展起来的,主要生产工艺陶瓷,经济实 效率和经济增长绩效,是地区经济社 力不强。 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德化陶瓷 5、组织创新。从地区经济发展看, 业在制度创新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 组织创新可以理解为寻找一一种更加适 一是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早在2o世纪8o 合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行之 84 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 与经验等知识,特别是对产业成长极 为重要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知识,经历 r一个漫长的世代相传的积累和沉淀, 在一一个区域内相对固定下来,当地人 从小便能在耳闻目濡中不知不觉地学 习和掌握到了许多产业生产知识,便 能为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 广泛的特质劳动力和技术工匠。一旦 制度创新使这些特质劳动力和技术工 匠的技术才能得到发挥,许多生产和 创新性实体就相继出现,而同类特质 劳动力和技术工匠在区位的聚集又强 化竞争压力和学习动力,使技术进步、 生产工艺改进等创新活动十分频繁, 并由于大量技术工匠和特质劳动力存 在加剧了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便 加快了特色型产业组织的形成。在组 织创新方面,德化县以鼓励发展民营 企业为主,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民营化, 积极培育组织创新主体。在民营陶瓷 企业组织在成长过程中,以联户集资 和家庭企业起步,从产业传播和扩散 路径一般沿着血缘、亲缘、地缘脉络向 外扩散的规律看,联户集资或家庭企 业创业资金大多来自亲朋好友的支持, 企业扩张合作的对象首先也选择具有 血缘、亲缘关系的人,从而使一个企业 的成功,往往带动一个家族,产生许多 以家族产权为主体的企业集团,并随 着产业传播链超越血缘和亲缘关系, 沿着交通便利、区位相邻的方向传递, 逐步演进为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 集群。目前,德化县I 100多家陶瓷企业 大多数是家族型民营企业,其中一部 分已经逐步向规范化股份制企业转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产业经济 一般而言,专业化家族企业由于市场 中西文化与古今文化的结合点,开发 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礼品瓷、纪念瓷, 提升德化陶瓷国内知名度,拓宽德化 陶瓷的消费群体;在进一步拓展国际 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传统技术和人力 竞争和获利机制,具有更强烈的技术 创新和开拓市场冲动,而且能够把技 资源的优势,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 和提升传统技术,引入新制度更加有 术创新和开拓市场的效用发挥到最优。 虽然大多数企业单体规模不大,却表 现出极高的集群效率。在强化创新环 节上,德化县立足完善陶瓷产业链,形 效地配置资源,完善产业组织网络构 建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走出了・条 市场同时,开始在国内大中城市举办 展览,拓展国内市场,拓宽发展空间; 一以民营(家族)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创 新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 些家族式企业集团开始建立现代企 成高岭土加_T、成型、彩绘、烧制、包 装、市场完整产业链,形成以大企业为 主体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协作体系, 使每个生产环节的创新成本不断降低。 与此同时,德化县大力培育创新动力 十分旺盛的民营科技企业,并通过民 营科技企业把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 介机构、政府等联合起来,成为区域创 新体系中的组织主体要素,使区域创 新能量得到最大释放。目前,全县现有 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示范企业l3家,民营科研机构250多家。 与之相比较,江西景德镇4000多家陶 瓷企业,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化小经 营中发展起来、以小作坊形式存在的, 许多企业仍然停留在前店后厂模式, 基本上是生产艺术瓷,产品结构比较 单一,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组织的 活力不强。 三、前景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 德化陶瓷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 力,市场创新是德化陶瓷产业集群形 成和发展的主要拉动力,而在观念创 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基础上形成 的家族企业的灵活机制和获利冲动, 又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两 股力量,使之最有效地结合起来,力求 用最低成本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两 个方向促使德化陶瓷产业逐步发展壮 大。目前,德化陶瓷产业正在进一步强 化区域创新整体功能,大力推广‘新的 能源技术、生产技术和开发新特产品, 在继续追求数量增长的基础上,把发 展视角转向注重质量提高;着力寻找 业制度,引入专家治理并向社会公众、 公司骨干、科技人员增资扩股,力图从 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和引入社会资本入 手推动企业和产业在质上实现新的飞 跃,整体产业走上相对稳定发展轨道。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关 键就在于区域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整 个陶瓷产业在产品结构、资源配置、技 术进步、市场开拓和产业组织等方面 与其它陶瓷产业区存在落差,使区域 内产业经济资源难以得到更有效地利 用,难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竞争 优势难以形成,区域经济就难以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但是,从长远看,景 德镇陶瓷产业还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 景的。景德镇拥有全国惟一的国家级 陶瓷研究所和5家省市级研究机构,有 2000多名研究人员,l2名中国工艺美 术大师(全国仅有36名)。目前,景德 镇正在努力寻找发展定位,提出通过 引进外来资本和扶持本地企业发挥传 统工艺陶瓷优势,加快实施以日用陶 瓷、陈设艺术瓷、工业技术陶瓷为主, 建筑卫生陶瓷等为辅的陶瓷产业发展 战略;与陶瓷科技园、陶瓷工业园建设 相配套的招商引资、规范市场、技术创 新和人才工程等战略决策逐步实施; 陶瓷国企产权改制基本完成,2.5万多 名职工通过改制得到了安置,安置职 工后实施退城进园;从土地、融资和政 策优惠等重点支持民营陶瓷企业发展, 努力实现新的产业发展。 四:结论 从福建德化和江西景德镇陶瓷业 发展比较分析看,能否着力构建区域 织创新为支撑的产业发展路子,是一 个地区传统产业能否迅速成长的关键。 国内外一些拥有传统技术优势的地区 之所以不能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 业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区域创新体 系不够健全,技术创新绩效低下,制度 创新相对滞后,产品更新换代不快,产 品生产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以传统产业技术为基础 的产业区表面上看经济结构相对单一, 其实也是拥有传统产业技术和自然资 源基础的地区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发 展方式,通过把传统产业技术和现代 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 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 及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在产业形成和 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把传统产业 区变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高科技和 手工技艺有机结合的现代产业区,把 传统又零散的企业变成以分工协作网 络为基础的现代产业集群区,就能在 地区竞争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 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因此,拥有传 统产业技术的地区,只要能够从本地 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优势,挖 掘传统技术资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 技术进行改进和提高,就能把传统产 业做成支柱产业,就能发挥支柱产业 牵引力牵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使地 区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作者单位:中共泉州市委办公 室] (责任编辑:叶子) 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 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