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

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相信你是最棒的!1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

学真题及答案 说明: 1.答题前,请将你的县区、学校、班级和姓名写在试卷与答题纸相应的住置上。 2.全卷分为五个部分,共6页,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上交试卷和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 下面的图形中,平行线组数最多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据此逐项判断。 【详解】A.没有平行线; B.有3组平行线; C.有2组平行线; D.有1组平行线; 故答案为:B

【点睛】要找平行线,就是找不相交的两条线段。 2. 明明认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一定是一位数”。下面例子可以帮助明明认识到错误的是( )。 A. 195÷39 232÷28 【答案】B

B. 608÷43

C. 282÷41

D.

【解析】 【分析】根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商,再进行解答。 【详解】A.195÷39=5,商是一位数; B.608÷43=14……6,商是两位数; C.282÷41=6……36,商是一位数; D.232÷28=8……8,商是一位数; 故答案为:B

【点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可以求出商进行判断,也可以比较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与除数的大小进行判断。如果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是一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 3. 图中的铁钩是用铁丝制作而成,所用铁丝的长度大约是( )。 A. 8cm 【答案】B 【解析】 B. 7cm C. 6cm D. 5cm

【分析】长度的测量方法: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另取一整数刻度线为零刻度线,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度线的刻度值;厚尺子要垂直放置;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据此可知:图中铁丝的长度大约是(5+1+1)厘米。 【详解】观察图形可知, 5+1+1=7(厘米) 所以,铁丝的长度大约是7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用厘米作单位。 4. 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不同度数的角,下面( )副三角尺拼成了105°角。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副三角板有两个三角尺,一个三角尺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90°、45°、45°,另一个三角尺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90°、30°、60°;只要其中的两个角相加或者相减后能得出的角都可以用一副三角尺拼出,据此解答。 【详解】A.左边的90°+右边的90°=180°, B.左边的30°+右边的90°=120°; C.左边的60°+右边的45°=105°; D.左边的60°+右边的90°=150°。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三角尺拼角,熟记两个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甲数是134,比乙数的2倍还多14,乙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 A. 134÷2+14 -14 【答案】C 【解析】 【分析】134减14等于乙数的2倍,再除以2,即等于乙数,据此列式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数是134,比乙数的2倍还多14,乙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134-14)÷2。 故答案为:C

【点睛】分析清楚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把油桶从车上滚下来,斜坡与地面呈( )时,油桶滚得最远。 A. 30° 【答案】B

B. 45°

C. 60°

D. 90°

B. (134+14)÷2

C. (134-14)÷2

D. 134÷2

【解析】 【详解】根据斜坡的角度为45°时,物体从上面滚下来的距离最远,则把油桶从车上滚下来,斜坡与地面呈45°时,油桶滚得最远。 故答案为:B

7. 100粒黄豆约重50克,9998粒黄豆约重( )。 A. 5千克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10000÷100=100,可知10000粒黄豆里面有100个100粒。100粒黄豆约重50克,则10000粒黄豆约重100个50克。9998粒黄豆的重量和10000粒黄豆的重量相差不大,则9998粒黄豆的重量大约是(100×50)克。 【详解】9998≈10000 10000÷100×50 =100×50 =5000(克) 5000克=5千克 则9998粒黄豆约重5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9998粒里面大约有100个100粒,再进行解答。 8. 小芳用珠子摆一个四位数,可以表示为3601,小力以同样的方式表示的数是( )。 B. 50千克 C. 500克 D. 5吨 A. 11 【答案】C 【解析】 B. 272 C. 2072 D. 2702

【分析】根据小芳摆的四位数可知: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在这个数位上摆几;小力摆的千位上是2、百位上是0、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2,据此写出这个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小力表示的数是2072。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在这个数位上摆几,再进一步解答。 9. 第一小学910名师生乘车去博物馆参观,每辆车限乘50人。李明的计算过程如图。算式中虚线框里的“1”表示( )。 A. 租18辆车,还剩1人 C. 租180辆车,还剩1人 【答案】D 【解析】 B. 租180辆车,还剩10人 D. 租18辆车,还剩10人 【分析】用第一小学参观博物馆的人数除以每辆车限乘的人数,求出需要多少辆车,根据除法的运算法则可知,一共租了18辆车,还剩10人。 【详解】虚线框里的1在十位,表示还剩10人,租18辆车。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算理,明确除法算式各步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春节期间,尚文超市举办抽奖活动,规定前300名顾客可以参与抽奖,共设一等奖20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80名,纪念奖150名。小丽参与了抽奖,最有可能抽中( )。 A. 一等奖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数量上分析,一共一等奖20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80名,纪念奖150名。从中任意抽出一个奖项,抽到数量最多的那种奖的可能性最大。则将四种奖项的数量比较大小解答。 【详解】150>80>50>20

则小丽参与了抽奖,最有可能抽中纪念奖。 故答案为:D

B. 二等奖 C. 三等奖 D. 纪念奖 【点睛】可能性的大小与它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抽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抽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11. 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后,沿虚线剪下一部分(如图),再把圆形纸片展开,得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后,沿虚线剪下一部分,再把圆形纸片展开,

得到的是。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篮球队8名队员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小松加入篮球队后,现在队员的平均体重比原来多了2千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松体重是45千克 C. 小松体重是47千克 【答案】D 【解析】 B. 小松体重是46千克 D. 小松体重大于47千克 【分析】现在队员的平均体重乘现在的队员数,减去原来队员的平均体重乘原来的队员数,等于小松的体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5+2)×9-45×8 =47×9-360 =423-360 =63(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 下表记录了小星一周内每天产生的垃圾量。 时间 垃圾量/克 周一 1800

周二 1550

周三 2200

周四 1660

周五 1750

周六 2450

周日 2650

估计一下,小星平均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大约是( )克。 A. 1500 【答案】B 【解析】 【分析】把小星一周每天产生的垃圾克数相加,再除以7,然后根据整数除法的估算方法估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1800+1550+2200+1660+1750+2450+2650)÷7 =(3350+3860+4200+2650)÷7 =14060÷7 ≈14000÷7 =2000(克)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用火柴棒搭五边形(如图),搭1个五边形需要5根火柴棒,搭2个五边形需要9根火柴棒,按此规律搭10个五边形需要( )根火柴棒。 B. 2000

C. 2500

D. 3000

A. 40 【答案】B 【解析】 B. 41 C. 49 D. 50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搭1个五边形需要5根火柴棒。搭2个五边形时,有1个公共边,需要(2×5-1)根火柴棍。搭3个五边形时,有2个公共边,需要(3×5-2)根火柴棍。搭10个五边形时,有9个公共边,需要(10×5-9)根火柴棍。 【详解】10×5-9 =50-9 =41(根) 按此规律搭10个五边形需要41根火柴棒。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数与形的问题,关键是根据已知图形求出五边形个数与火柴棒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5. 选择合适的数或量填写在下面括号中,使事件表达更合理。(每个数或量只能用一次) 50 500 3 升 毫升 妈妈在超市买了一桶食用油,里而装了5( )大豆油,如果每天食用100( ),这桶油可以食用( )天。给我买了一盒墨囊,每只墨囊里约有蓝水( )毫升。又买了一瓶矿泉水,它的净含量是( )毫升。 【答案】 ①. 升 ②. 毫升 ③. 50 ④. 3 ⑤. 500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桶大豆油的容量用“升”作单位,计量每天使用大豆油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用这桶大豆油的容量除以每天食用大豆油的容量,求出可以食用的天数。每只墨囊的容量是3毫升。一瓶矿泉水的净含量是500毫升。 【详解】5升=5000毫升 5000÷100=50(天) 妈妈在超市买了一桶食用油,里而装了5升大豆油,如果每天食用100毫升,这桶油可以食用50天。给我买了一盒墨囊,每只墨囊里约有蓝水3毫升。又买了一瓶矿泉水,它的净含量是500毫升。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6. 要使□29÷38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答案】 ①. 3 ②. 4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和除数进行比较,如果除数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商就是两位数,如果除数大于被除数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商就是一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要使□29÷38的商是一位数,□里面可以填1、2、3,□里最大可以填3;要使商是两位数,□里面可以填4、5、6、7、8、9,□里最小可以填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17. 如图所示,口袋里有3个黑球,4个白球。打乱后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要使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口袋里再放( )个黑球。 【答案】 ①. 白 ②. 2 【解析】 【分析】口袋里球的个数一定的情况下,哪种颜色的球个数多,任意摸一个,摸到这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就小;如果两种颜色的球个数相等,则任意摸一个,摸到这两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相等;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所示,口袋里有3个黑球,4个白球。打乱后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要使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口袋里再放2个黑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能性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8. 将长方形的一角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起来,已知∠1=35°,∠2=( )°。 【答案】20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2加上2个∠1等于一个直角,所以用90°减去2倍的∠1,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90°-2×35° =90°-70° =20° ∠2=2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利用图中隐藏的特殊角,比如:直角、平角和周角。 19. 下图是贝贝设计的一个计算程序,当输入的数字是3时,输出的结果是( );当输入的数字是8时,输出的结果是( )。 【答案】 ①. 6 ②. 18 【解析】 【分析】依据计算程序,输入的数字是3,算式为(3+2)×6÷5。输入的数字是8时,算式为(8+7)×6÷5。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3+2)×6÷5 =5×6÷5 =30÷5 =6

(8+7)×6÷5 =15×6÷5 =90÷5 =18

当输入的数字是3时,输出的结果是6;当输入的数字是8时,输出的结果是18。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该计算程序,再判断输入的数字大于等于5还是小于5,依次计算即可。 20. 图中直条分别表示小明、小红和小华的身高,虚线( )的高度最接近他们的平均身高。 【答案】③ 【解析】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所以虚线①、④不可能是平均身高,小华的身高比小明、小红的身高高很多,小明和小红的身高接近,所以虚线②也不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只有虚线③符合要求,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虚线③的高度最接近他们的平均身高。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桌子上叠放了相同的书(如图),每本书厚( )屋米,桌子高( )厘米。 【答案】 ①. 2 ②. 72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7本书摞起来的厚度与桌子的高度和比3本书摞起来的厚度与桌子的高度和多(88-80)厘米,则4本书摞起来的厚度就是(88-80)厘米,每本书的厚度是(88-80)÷4厘米。用每本书的厚度乘4,求出4本书摞起来的厚度。用80厘米减

去4本书摞起来的厚度,求出桌子的高度。 【详解】(88-80)÷4 =8÷4 =2(厘米) 80-4×2 =80-8 =72(厘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4本书摞起来的厚度是两个高度的差,进而求出每本书的厚度。 三、计算题(共21分) 22. 竖式计算。 272÷34= 920÷30= 49×62= 【答案】8;30……20;3038 【解析】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0占位。 【详解】272÷34=8 920÷30=30……20 49×62=3038

23. 脱式计算。 360÷15×4 260-(144+36)÷6 720÷[240÷(81-78)] 【答案】96;230;9 【解析】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2)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3)先算

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360÷15×4 =24×4 =96

260-(144+36)÷6 =260-180÷6 =260-30 =230

720÷[240÷(81-78)] =720÷[240÷3] =720÷80 =9

四、操作题(共8分) 24. 以下面射线为角的一条边,以O为顶点画一个钝角,量出它的度数,并标在图上。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要画一个钝角,可以画一个120°的角。使量角器的中心和O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12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以O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据此画出120°的角。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旨在考查学生的作图能力。 25. 如果下面线段表示0°到360°,请在线段上标出一个钝角的位置。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小于90°大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可以标出120°的角的位置。这条线段表示0°到360°,将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每段线段表示120°,据此标出120°角的位置。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钝角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26. 下面是街区示意图。 (答案不唯一) (1)文昌路经过街心花园,与园林路平行,请画出文昌路。 (2)学校在街心花园的正北方向,请在图上标出学校可能的位置。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1)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把三角板的一边靠紧直线,另一边靠紧一直尺,沿直尺滑动三角板,当与直线重合的一边经过已知点时,沿这边画直线就是过该点作的直线的平行线。过街心花园作园林路的平行线即可。 (2)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紧直线,沿这条直线滑动三角板,当另一直角边经过该点时,沿这条直角边画的直线就是过该点作的直线的垂线;过街心花园作市民广场和街心花园所在的直线的垂线,学校就在这条垂线的街心花园上方。 【详解】(1)(2)见下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画平行线和垂线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五、解答题(共28分) 27. 一种小儿止咳糖浆的规格及口服用量如说明书所示,这瓶止咳糖浆够一名5岁儿童最多喝几天?最少喝几天? 说明书 规格:每瓶240毫升 用量:每日3次 3~6岁每次10~15毫升 3岁以下每次5~10毫升 【答案】8天;5天 【解析】 【分析】5岁儿童每次10~15毫升,当每次喝10毫升时,用240除以10再除以3,求出最多喝几天;当每次喝15毫升时,用240除以15再除以3,求出最少喝几天。 【详解】240÷10÷3 =24÷3 =8(天) 240÷15÷3 =16÷3

=5(天)……1(毫升) 答:这瓶止咳糖浆够一名5岁儿童最多喝8天,最少喝5天。 【点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服用说明书,然后根据说明书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28. 海边灯塔上的一盏照明灯前15秒以固定的规律发出亮光。 (1)第2秒照明灯是( )的,第3秒照明灯是( )的(填亮或暗),至少( )秒后亮灯的情况开始和前面重复。 (2)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灯光明暗变化的规律。 (3)根据这个规律,判断第27秒照明灯是亮的还是暗的? 【答案】(1)亮;暗;5 (2)见详解 (3)亮的 【解析】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照明灯是亮2秒,再暗3秒,这样不断重复的,周期为5,时间除以5,余数为1、2的为亮,余数为3、4或没有余数的是暗,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第2秒照明灯是亮的,第3秒照明灯是暗的(填亮或暗),5秒后亮灯的情况开始和前面重复。 (2) (3)27÷5=5(组)……2(秒),照明灯是亮的。 答:第27秒照明灯是亮的。 【点睛】找出照明灯亮暗的变化周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 下面是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三个模型。 (1)从前面看模型①,看到的是( )。 A.

B.

C.

(2)有两个模型从某一面看到的是

( ),它们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这两个模型是( )和

【答案】(1)B (2) ①. ② ②. ③ 【解析】 【分析】从不同方位观察几何体,判断出看到的形状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以及每个小正方形的位置,画出各个物体的三视图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 从前面看,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小问2详解】 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 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 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到的

是。 有两个模型从某一面看到的是到的。 ,这两个模型是②和③,它们分别是从哪一面看

【点睛】观察物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三视图知识的掌握。 30. 算数游戏中,小刚、小丽、刘芳、张浩在做减法问题。他们每个人有四张这样的卡片,分别是1、2、5、6,规定获得最大结果的人将赢得比赛。下面是这四位同学摆出的减法算式: (1)哪位同学赢得了比赛?请你写出他(或她)的名字。 (2)如果他们的数字卡片都是2、6、7、3,那么怎样摆放卡片才能获胜? 【答案】(1)小刚;(2)见详解 【解析】 【分析】(1)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2)从2、6、7、3选出最大的两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两位数,再把剩下的两个数字组成最小的两位数,这样所得差最大,才能获胜。 【详解】(1)小刚:56-12=44 小丽:56-21=35 刘芳:62-51=11 张浩:61-52=9 44>35>11>9,小刚赢。 答:小刚赢得了比赛。 (2) 【点睛】被减数要最大,减数要最小,这样差最大。 31. 如果要调查四(1)班女生本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本数,下面有3个问题,问题( )能调查出所需要的结果。 通过调查,四(1)班女生读书本数如下表: 本数 1~5本 人数 6人 6~10本 10人 10本以

4人 上 合计 20人 (1)根据表中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本学期四(1)班女生读( )本书的人数最多,读( )本书的人数最少。 (3)四(1)班小芳同学读书本数在女生中排第5名,她本学期可能读了( )本书。 【答案】(1)见详解 (2)6~10;10本以上 (3)10 【解析】 【分析】(1)想要把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首先要找到每类对应的具体数据,然后将对应数据与条形图中每竖条代表的长度对应。据此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比较各个范围的女生人数的大小解答。 (3)读10本以上的人数有4人,而小芳同学读书本数在女生中排第5名,她读书本数在6~10本书这个范围里面,她可能读10本。 【详解】(1) (2)10>6>4

本学期四(1)班女生读6~10本书的人数最多,读10本以上本书的人数最少。 (3)四(1)班小芳同学读书本数在女生中排第5名,她本学期可能读了10本书。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