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点复测记录
施记表1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复测部位: 日期: 测点 测角 ゜ ′″ 方位角 ゜ ′″ 距离 (mm) 纵坐标增量△X (m) 纵坐标增量△Y (m) 纵坐标X (m) 纵坐标Y (m) 备注 计算(另附简图): 结论: 1.角度闭合差: f测= f容= 2.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fy= 3.导线相对闭合差: f = K=
观测: 复测: 计算: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水准点复测记录
施记表2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复测部位: 日期: 后视 (1) (m) 计算: 实测闭合差= 容许闭合差= 结论: 前视 (2) (m) 高差(m) 正 负 (3)=(1)-(2) (3)=(2)-(1) 高程(m) (4) 测点 备 注
观测: 复测: 计算: 放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测量复核记录
施记表3 工程名称 复核部位 原施测人 施工单位 日 期 测量复核人 测 量复核情况(示意图)
备 注 沉井工程下沉记录
施记表4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沉井尺寸 下沉前混 凝土强度 测点编号
测 点 标 高 (m) 推算刃 脚标高 (m) 高差 横 向 (m m) 预制日期 设计刃脚 标高(m) 位移 纵 向 (m m) 地 质 情 况 水 位 标 高 (m) 日 期 横向cm 纵向cm 停及歇时原因间
施工员(工长): 填表人:
打 桩 记 录 表
施记表5
工程名称: 桩号: 桩机型号:
施工单位: 设计桩尖标高(m): 设计最后50cm平均贯入度(cm次)
接桩型式: 桩锤重量(Kg): 停打桩尖标高(m) : 桩断面尺寸及长度(cm): 每阵打入每阵平均 累 计 最后50 cm 每根桩 最后 桩 每阵锤击累计 桩 位 深 度 贯入座 贯入度 50 cm 平均贯入度 打桩时间 号 次 数 次数 锤击次数 (cm/次) (cm) (cm/次) (cm) (分)
记录: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钻孔桩钻进记录(冲击钻)
施记表6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墩(台)号 护筒长度(m) 时 间 起 年 月 日 时 分 时 分 钻孔中出现的问题及 处 理 方 法
地面标高(m) 钻头型式直径 (mm) 孔位偏差(mm) 前 后 左 右 孔底 孔内 标高 水位 (m) (m) 备 注 设计桩尖标高(m) 钻头重量(Kg) 桩号编号 护筒顶标高(m) 共计 (小时) 工作 内容 冲程 (m) 桩 径(m) 护筒埋置深度(m) 冲击 次数 (次/分) 本 次 钻进深度(m) 累 计 止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工序负责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钻孔桩钻进记录表(旋转钻)
施记表7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地面标高(m) 钻机类型及编号 时间 起 止 工作 共计 内容 (小时) 孔外水位 标高(m) 护筒顶 标高(m) 墩(台)号 护筒底 标高(m) 桩径(m) 桩位编号 护筒埋深(m) 桩尖设计标高(m) 泥浆 地质情况 比重 进 出 钻头类型及编号 钻进深度(m) 钻杆长度 起钻读数 停钻读数 本次进尺 孔位偏差(cm) 累计进尺 孔底 标高 (m) 孔 斜 度 年月日 前 后 左 右 粘度 进 出 其它 时 分 时 分 钻孔中出现的 问题及处理方法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工序负责人: 记录: 年 月 日
钻孔桩记录总表
施记表8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序墩(台)桩 号 号 号 设计直径(m) 终孔直径(m) 设计孔底终孔孔底灌注前孔底标高(m) 标高(m) 标高(m) 备注 (有变更的要说明) 附 图: 桩平面位置偏差图示 参照设计图纸编号:( )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填表: 施工员: 年 月 日
钻孔桩成孔质量检查记录
施记表9
日期: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墩台号 护筒顶标高(m) 设计直径(m) 成孔直径(m) 桩编号 施工单位 孔垂直度 孔位偏差(mm) 前 后 左 右 设计孔底标高(m) 成孔孔底标高(m) 灌注前孔底标高(m) 钻孔中出现 的问题及处 理方法 骨架总长(m) 钢筋龙骨架 骨架每节长(m) 骨架底面标高(m) 焊接方法 检 查 意 见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监理: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施记表10
日期: 工程名称 墩台编号 灌注前孔底标高(m) 计算混凝土方量(m3) 时 间 护筒顶至混 凝土面深度 (m) 护筒顶至导 管下口深度 (m) 桩编号 护筒顶标高(m) 混凝土强度等级 导管拆除数量 节数 长度(m) 施工单位 品种 标号 桩设计直径(m) 设计桩底标高(m) 坍落度(cm) 钢筋骨架标高(m) 实灌混凝土数量 数量(m3) 累计数量(m3) 钢筋位置情况、孔内情况、停灌原 因、停灌时间、事故原因和处理情况 等重要记事。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记录: 监理:
预应力张拉数据表
施记表11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部 预应力 钢筋 位 编号
预应力钢筋 种类 规格 直 径(mm) 根数 孔道累抗拉标张拉控超张控张拉初控制张超张张张拉初张拉计转角截 准强度制应力制应力始应力拉力拉力始力(θ) 面积 方式 (MPa) (MPa) (MPa) (MPa) (KN) (KN) (KN) (rad) (mm) 钢材 孔道摩弹性 擦系数X(m) 模量E µ 孔道长度 孔道 偏差 系数K 计算 伸长值ΔL(cm)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填表人: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记录
施记表16
工程名称 部位(构件)编号 孔 道 编 号 示 意 图 冒 浆 情 况 施工单位 气温℃ 净浆温度℃ 时间 起止 压 水泥品种 强 及等级 (MPa) 水 灰 比 水泥浆 用 量 二十八天 压浆强度 记录: 审核:
混凝土浇注记录
施记表17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浇注日期 设计强度等级 商 供料厂名 口 混 凝供料强度等级 土 混 凝 土 拌 制 方 法 配比通知单号 材料名称 现 混场 凝 拌 土 配和 合比 水泥 砂子 石子 水 掺 合 料 外 加 剂 实际坍落度(cm) 混凝土完成数量(m3) 试块留置 标 养 有 见 证 同 条 件 混凝土浇筑中 出现的问题及 处理情况 注:本记录每浇注一次混凝土记录一张
天气情况 浇注部位 室外气温 ℃ 钢筋模板验收负责人 合同号 试验单编号 规格产地 每立方米 用量(kg) 出盘温度℃ 每盘用量 (kg) 完成时间 材料含水 质量(kg) 入模温度℃ 实际每 盘用量(kg) 数量(组)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填表人
构件吊装施工记录
施记表18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吊装单位 吊装机具 构件型号名 称 安装位置 安装标高 就位情况 吊装日期 吊装时天气 固定方法 接缝处理 安装偏差 质量情况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顶进工程顶进记录
施记表19
工程名称: 顶进工作坑位置 井
顶进方向:自 井至 井 管径: 管材种类: 接口形式: 年 月日 1 班次 时间 2 顶进长度(m) 土 质情况 3 本 次 4 坡 度 6 测 量 记 录 坡度增减 后视读数 (±) 7 8 前 视 应读数 9 高程偏差 前视管 高 低 端实读数 (+) (-) 10 11 12 中心偏差 管子 前长 掏度 (cm) 15 表压 最大 顶力 (Mpa) (kN) 16 17 备注 累 计 左 右 5 13 14 18
注:①表中7~14栏单位为毫米。②表中5×6=7向下游坡度记(+),向上游坡度记(—)。 在工作坑内要有一个固定坡度起点。③后视坑内水准点的高程一般应为坡度起点的管内底设 计标高。④9~10若得正值记入11,9~10若得负值记入12。 ⑤每测一次记录一行,各栏均 需认真填写。⑥各注栏内可填写纠偏情况。 接班: 施工员: 交班: 质检员: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箱涵顶(推)进记录
施记表20 工程名称 箱体质量 设计最大顶(推)力 日期 进尺 (cm) (班次) 早 日 午 晚 早 日 午 晚 早 日 午 晚 早 日 午 晚 早 日 午 晚 早 日 午 晚 kg kN 高程 高 中 后 左 设计 实际 设计 实际 设计 实际 右 箱涵断面 顶(推)进方式 最大顶力(kN) 中线 顶 力 (kN) m × m 土 质 情 况 备 注
施工负责人: 记录人:
施工员: 质检员:
沉 降 观 测 记 录
施记表21
施工单位: 编号: 工 程 名 称: 观测点布置简图 水 准 点 编 号: 水准点所在位置: 水准点高程(m): 观测日期: 自 年 月 日起 至 年 月 日止 观测日期 观测点 月
日 时 实测标高 (m) 本期沉降量 (m) 总沉降量 (m) 说 明
复核: 计算: 测量:
冬施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
施记表23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混凝土强度等级 配合比(水泥:砂:石:水) 测 温 时 间 年 月 日 时 大气温度 ℃ 坍落度 部位 cm 原材料温度(℃) 水泥 砂 石 水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外加剂名称及掺量 出 罐 温 度 ℃ 入 模 温 度 ℃ 搅拌方式 备 注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 测量员:
冬施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施记表24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测温日期 月 日 时 工程部位 养护方法 成熟度(M) 间隔时间 本次 累计 大气温度 ℃ 各 测 孔 温 度 (℃) # # # # # # # # # # # # 平均温度 (℃)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 测量员:
沥青混合料到场及摊铺温度记录
施记表25
工程名称: 部位: 施工单位: 日期
沥青混合料 生产厂家 运料车号 混合料 规格 到场温度 (℃) 摊铺温度 (℃) 备注
测温人:
沥青混合料到场及摊铺温度记录
施记表26
工程名称: 部位: 施工单位: 日期
沥青混合料 生产厂家 碾压段落 初压 (℃) 复压 (℃) 终压 (℃) 备注
预制安装水池壁板缠绕纲丝应力测定记录
测温人:
施记表27 工程名称 构筑物名称 锚固肋数 环号 肋号 施工单位 构筑物外径(m) 钢筋环数 每段钢筋长度(m) 平均应力(N/mm2) 应力损失(N/mm2) 应力损失率(%) 备注 钢筋直径(mm) 日期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记录:
补偿器安装记录
施记表28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设计压力 (Mpa) 补偿器规格型号 固定支架间距(m) 设计预拉值(mm) 补偿器安装位置 补偿器材质 设计温度 实际预拉值(mm) 补偿器安装及预拉示意图与说明: 检查结果 施 工 单 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项目技术 负责人 质 检 员 工 长
补偿器冷拉记录
施记表29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部位工程名称 补偿器编号 管段长度(m) 设计冷拉值(mm) 冷拉日期 冷拉示意图: 补偿器所在图号 直 径 实际冷拉值(mm) 冷拉时气温(℃) 备 注 参加单位及人员签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 工 单 位
字 供水、供热管网清洗记录
施记表30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冲洗范围 (桩号) 清洗长度 日 期 清洗介质 清洗方法 清洗情况及结果 备 注 参加单位及人员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管道吹(冲)洗记录
施记表31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试验部位 试验项目 试验介质、方式 试验记录 试验结果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安 装 单 位
质检员 队 长 工 长
管道系统吹洗脱脂记录
施记表32
单位工程名称: 部位工序工程名称: 吹 洗 管道系统号 建设单位
脱 脂 洗吹次数 质 检 员 鉴定 介质 工 长 鉴定 材质 工作介质 介质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压力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流速
预应力张拉记录(一)
施记表12 工程名称 构件编号 预应力钢筋种类 张拉机具设备编号 初始应力 预应力钢筋编号
千斤顶 规格 结构部位 张拉方式 标准抗拉强度(Mpa) 油 泵 (Mpa) 控制应力值 控制张拉力(KN) 压力表 (Mpa) 控制应力阶段油表读数 A端 B端 超张控制张拉力(KN) 施工单位 张拉日期 张拉时砼强度(Mpa) 理论伸长值(mm) 断、滑丝情况 年 月 日 (Mpa) 实测伸长值(mm) 计算伸长值(mm) 伸长值偏差(%) A端 B端 超张拉控制应力值 初应力阶段油表读预应力张拉初始数 钢筋束力(KN) 长(m) A端 B端 超张控制阶段油表读数 A端 B端
监理工程师: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复核: 记录:
预应力张拉记录(二)
施记表13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构件编号 预应力钢筋种类 规格 预应力束编号 标准伉拉强度(Mpa) 张拉日期 超张拉应力阶段 混凝土强度(N/mm2) 张拉控制应力δk= fptk Mpa A端 张拉机具设备编号 B端 应力值(Mpa) 张拉力(KN) A端 B端 初始应力阶段 油泵 计算伸长值(cm) 实际伸长值 A端 阶段 活塞伸出量(mm) △LA= A端 夹片外露(mm) △λA= B端 油表读数(Mpa) 张拉混凝土构件龄期(d) 千斤顶 压力表 压力表读数(Mpa) 控制应力阶段 理论伸长值(cm) 顶楔时压力表理论读数(Mpa) B端 活塞伸出量(mm) △LB= 夹片外露(mm) △λB= ∑△= 油表读数(Mpa) 初始应力δ0 相邻级别阶段2δ0 倒顶 二次张拉 控制应力阶段 超张拉应力阶段 伸出量差值(mm) 预楔时压力表读数 张拉应力偏差(%) 实测伸长值(mm) 伸长值偏差(mm)
滑丝、断丝情况 预应力张拉记录
(后张法一端张拉)
施记表14
构件名称: 施工单位: 张拉日期: 年 月 日 张拉端断面号: 张拉端锚固型式: 拉伸机编号: 标定日期: 锚固端断面号: 锚固端锚固型式: 油压表编号: 标定资料编号: 钢丝(束)强度: 超张拉百分率(%) 实际延伸量(mm) 超张拉油压表读数: 钢丝束规格: 设计控制应力(Mpa) 理论延伸量(mm) 安装时油表读数: 限位块槽深(mm): 张拉时混凝土强度: 钢初读数 二倍初读数 丝束 编 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