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生物试题
二 题号 一 总分 31 32 33 34 35 36
得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后都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序号选填到下表相应空格中。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答案 1.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A.呼吸系统 B.血液 C.组织细胞 D.肺泡
2.控制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空气清新剂
C、控制污染物排放 D、对汽车尾气超标者进行罚款 3.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逐渐进化为人类 C.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D.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脆弱,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差
4.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
A.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行7亿个 B.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C.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5.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6.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
7.右图为人体毛细血管里的血液流动情况,图中②为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8..下列各项中,不利于青春期发育的生活习惯是 A.生活有规律 B..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C.加强体育锻炼 D.注意个人卫生 9.人体胚胎形成和发育的大致过程是
A.受精卵→胎儿→胚胎 B.受精卵→胚胎→胎儿
C.卵细胞→胚胎→胎儿 D.卵细胞→胎儿→胚胎
10.明明不小心划破手指并少量出血,过一会儿伤口处自动止血了,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表皮细胞 11.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a c 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12.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武警某战士在抢险时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此时应及时采取的紧急止血措施是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 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13. 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下列哪项正确地表示了体循环的途径 A. ④→⑩→⑨→⑧→①
B. ③→⑤→⑥→⑦→② C. ②→④→⑩→⑨→⑧→①→③D. ①→③→⑤→⑥→⑦→②→④
14.下列血管能表示动脉的是(→表示血流方向)
血液循环示意图
A、 B、 C、 D、
15.李明的父亲最近经常头晕,经医生检查得知他的血压是19/14千帕,根据这组数据可以诊断他可能
患有
A.贫血 B.高血压 C.低血压 D.坏血病 16.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ml)。从图表中可知1是 成分 1 2 3 水 95 90 99 蛋白质 0.00 7.00 0.00 葡萄糖 0.00 0.10 0.10 无机盐 1.50 0.72 0.72 尿素 2.00 0.03 0.03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17.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是 A.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结果 B.内脏器官发育的结果 C.生殖器官成熟的结果 D.新陈代谢旺盛的结果 18.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 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 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 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D. 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19.下肢骨骼肌运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到肺部不经过的部位是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下腔静脉 D.右心房 20.下列关于血量和输血说法错误的是:
A.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300-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C.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D.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 21. 尿液排出体外正确途径顺序是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22.下列器官中、既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的是 A.口腔 B.咽 C.鼻腔 D.喉
23.右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A. X B. Y C. W D. X、Y、W都是 2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内出现一个又一个“小在营养卫生的角度看,你认为造成“小胖墩”现象的主要原因
A.营养过剩 B.营养不良 C.经常运动 D.学习压力大 25. 下列有关人的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 B. 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
C. 胎儿通过脐带和乳腺从母体获得营养 D. 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 26.以下对计划生育的几点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计划生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B.计划生育有利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计划生育有利于控制人口的数量 D.计划生育可以控制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衡
B、C、D、
胖墩”,是
27.从胃和小肠流来的血液到达右手必须经过: ①心脏(一次) ②心脏(2次) ③肺 ④肝 ⑤脑
A、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⑤ D、①③④
28.合理膳食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下列饮食习惯正确的是 A.不挑食,不偏食 B.不吃早餐 C.以可乐等饮料代替饮水 D.常吃煎炸食品
29.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30.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40分。
31.(5分)右下图为人体胚胎发育示意图,请回答: (1)有人说“试管婴儿是指婴儿在试管中诞生”,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其实试管婴儿只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____________的过程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而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仍然是[ ]________。
(2)胎儿通过[ ]______ 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至第______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由母体分娩而出。可见,母亲的怀孕过程不容易。
(3)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措施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______ 可以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32.(7分)回顾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你是否发现有些生物的结构有奇妙的相似,这些结构的功能也颇为相似。请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细小的毛细血管遍布全身,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毛细血管总面积可达6000平方米,这与其_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2)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数目约为200万个,这与其_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3)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这与其_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4)以上不同的生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通过数量庞大的细小结构增大____________,从而更好地完成它们的功能。上述事例都体现了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某人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
该病人损
伤的血管类型是____________,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由此判断伤口在__________(a或b)。 33.(5分)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是糖类的一种,在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一部分分解成 ,再经小肠进一步消化,最终产物是 。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其被消化的初始部位是 ,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3)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如果人体缺乏 ,易得坏血病。 34.(5分)右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与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在 [ ] 处进行交换,由此血液的性质变化,即 。
(2)血液能在人体血管中循环,主要是因为构成心脏的肌达,能够 ,将血液泵至全身。
(3)若某人患急性肺炎,需上肢静脉点滴药液。试写出药上肢静脉到达肺部经过的路径:
(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35.(9分)右下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G_________、H_________和图中的C________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A________________作用和C__________________作用,通过A过程体B为__________,通过C过程形成的液体D为___________。 (3)与图中的C相连的小血管E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_____________以外,—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
36.(9分)右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生理过程叫 。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 实现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进入液。
(3)二氧化碳气体能将石灰水变浑浊。某同学为了验c那种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设计了下列实验。
取甲、乙二支试管,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水,用洗耳球(一种吹气用的工具)向甲试管里吹入空用吸管向乙试管里吹入人呼出的气体,观察发生的观察录。
①该同学应作出的假设是 ②根据假设,在甲、乙两支试管内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理由。
。
构成一液从其肉
发发生了
形成的液
血浆中的
的;血证b、灰气。并记
③该同学的实验中,为设计甲试管的目的是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C 2 C A 3 D 18 C 4 C 19 B 5 C 20 B 6 C 21 C 7 A 22 B 8 B 23 D 9 B 24 A 10 C 25 C 11 A 26 D 12 B 27 A 13 A 28 A 14 C 29 D 15 B 30 C 16 1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40分。 (除特殊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 31.(5分)
(1)受精卵 [1]子宫 (2)[2]胎盘 40 (3)优生 32.(7分) (1)物质交换 (2)气体交换 (3)吸收
(4)表面积(或面积)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动脉 b 33.(5分)
(1)麦芽糖 葡萄糖 (2)胃 小肠 (3)维生素C 34.(5分)
(1)[6]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2分) (2)强有力地收缩 (3)17→15→1→2→7→6 35.(9分)
(1)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2)肾小球的过滤 肾小管的重吸收 原尿 尿液 (3)入球小动脉
(4)大分子蛋白质 36.(9分)
(1)吸收 (1分)
(2)呼吸 扩散作用 (3)①人体呼出气体c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②甲不变浑浊(1分);乙变浑浊(1分)。人体呼出气体c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空气b中二氧化碳含量低(2分) ③作为对照实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