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新莉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11期
杨新莉
(山西省洪洞县林业局,山西
洪洞
041600)
摘 要:在我国,杨树是一种极其普遍和常见的树种,杨树的种植不仅可以为种植户带来较为丰厚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带来相应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美化城市。杨树的种植总体来说较为简单和易成活,依照较为科学的种植方法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极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杨树的种植也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和挑战,杨树的病虫灾害比较严重,本文对杨树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杨树是我国北方较为常见的一种树木,既可作为道旁树,也可作为景观树,用途较大。同时,杨树的种植也被病虫害疾病深深困扰,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杨树经济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对杨树病虫害问题进行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在杨树生长过程中几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在杨树生长过程中集中较为常见的虫害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两方面,对杨树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这一议题进行研究。
1
在杨树生长过程中几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1 杨树的叶锈病
杨树最大的特点就是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树种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此,杨树被用于三北防护林的建造和工业用树木。此外,杨树还具有许多较为优秀的品质,例如生长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易于繁殖、具有良好的遗传基因等,因此,杨树被用于造纸行业和木材行业,是最广泛的原材料来源。然而,杨树的种植数量和种植质量一直受到较为重大的影响,对于防治措施问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叶锈病主要出现在杨树幼苗时期和杨树幼林时期。叶锈病的主要发病期出现在夏季,易于发病的部位主要为树木的叶片,偶尔也会影响到嫩芽和叶梗的生长。在树木感染叶锈病较为严重时会出现大部分叶片均染病,病斑会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叶片焦色甚至于脱落的现象。在染病的初期,杨树叶片的正面会出现小黄点,而在叶片的背部则会出现连接的粉尘状病灶。在染病较为严重的时期时,叶片背部的粉尘会变为黄粉状病灶,极易形成叶片脱落的现象。叶锈病的发生原因和易于发生的环境目前已探查到,但防治难度在于杨树的种植难以脱离此类地区。叶锈病一般病发于幼苗之中,杨树树苗的种植过密,每棵树苗之间的间距过小,影响了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且湿度较大的地区和通风性、透光性较差的地区更易于产生叶锈病,病菌会迅速的蔓延和传染,最终造成较大的损失。
防治技术一般集中体现在3方面,第一方面,在培育之初选用抗病的树种进行种植,从根源彻底杜绝此类病症的发展可能,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杨树的种植密度,不应使得
种植密度过大影响树木的生长。第二方面,春季是杨树叶锈病的高发季节,在出现病症时应及时将发病嫩芽进行摘除并一次性烧毁,防止疾病进一步的蔓延和扩大,有效抑制传染疾病的出现。第三方面,在每年易感病的5月到9月期间定期喷洒防治药物,在药物的选择上应根据具体的树种进行适当的药物配比,以防不当的药物对树木产生的不利影响。
1.2 杨树的黑斑病
黑斑病在杨树的生长过程中主要损伤到杨树树苗的树叶部分。黑斑在没有有效进行治疗和防治之前会迅速蔓延、生长、扩大,导致多个斑点在扩大的过程中连接在一起,形成重大的并发症,最终叶片提前变为枯叶在落叶季来临之前完全脱落,形成秃树的境况。而黑斑病的严重发病期一般出现在阴雨天气,且伴有高温和潮湿气候,一般而言,在这类天气出现之际,杨树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黑斑病的症状,如若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解决,后果较为严重,甚至会导致树木的死亡。根据我国气候的一般发展趋势,黑斑病的发病期一般出现在5月份,而在7月和8月两个月中会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并迅速扩张、加深。从地区来讲,地势较低地区和排水不畅的地区极易发生此类病症。
而在黑斑病的防治方面,一般有3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方面,在杨树种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优良的、抗病的种类,同时也要兼顾树木的质量和生长速度,而且不应单一地选择某一品种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应该将多个品种的杨树或是其他品种的树木进行混合种植,防治当病害出现时大规模传染和蔓延。第二方面,在种植地的选择上,一定要避免选择低洼且排水功能较差的地区进行杨树的种植,并且在杨树的生长中要注意通风和透光。第三方面,在极易发病的时期应对树木的情况加以观察和关注,并适当喷洒预防性的药品,多种药品混合在一起每隔
10天喷洒1次以保证树木安全度过易感期。同时,杨树的烂皮病和杨树的溃疡病也应得到重视。
2
在杨树生长过程中集中较为常见的虫害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1 杨树的蛀干害虫
杨树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在树干上存在许多害虫,其中危害较大的有两种,一种是桑田牛,另一种是云斑天牛,且这两种昆虫的生存力极强,一年四季都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因此,此种虫害全年存在。桑田牛的生活地点大多为杨树树苗和杨树幼树的树干或是体型较大的杨树的侧枝上,桑田牛的幼虫会啃食树干进行钻洞,最终钻入树干的树髓当中,在树干上形成多个昆虫咬噬的通道,且桑田牛这种昆虫的排泄量极大,树干上随处可见排泄物,且基本等距离进行排列。而云斑天牛对于杨树的危害主要为杨树树干,聚集地点主要为树干底部至根部。云斑天牛的成虫在产卵时一般会选择地面往上2m的范围之内进行产卵,因此,在卵孵化为幼虫后,幼虫啃食的地点也集中在树木的下部,一般啃食杨树树干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组织以获取生长所需营养。被云斑天牛破坏过的树干部位的主要表现为树干呈现肿胀的态势,且存在较多纵向的裂口,对树木有着极大的损伤。而所形成的裂纹和孔洞一般以昆虫的碎屑和排泄物进行填补。
在防治方面一般分为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止。物理防治是指在每年的冬季,对林地中的杂草和落叶进行及时清理和扫除,消除害虫可能滋生的环境。同时,对以被害虫侵蚀的树木进行清理或砍伐,对被害虫侵蚀的树枝进行及时砍除,以防进一步伤害,在清理后应及时焚毁废弃的树木。药物防止有2种,第1种是在害虫每年的交配期进行诱捕,防止害虫数量进一步扩大,第2种是在发现树木被害虫所侵蚀时及时用化学药物进行喷洒,防止损害部位进一步扩大。
2.2 杨树的食叶害虫
杨树的食叶害虫顾名思义就是主要对杨树树叶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的害虫,主要包括3种,一是杨扇舟蛾。二是杨小舟蛾。三是分月扇舟蛾。这3种害虫均为飞虫类,且在众多害虫中是对杨树影响较为严重的。在我国,这种害虫一般一年会出现大约5次,在高温且天气干燥、干旱的时期最易出现并且大规模爆发。这几种害虫的幼虫爆发性增长时间大约可以估计,一般为从5月份开始,第1代为5月10日,第2代为6月10日,第3代为7月10日,第4代为8月10日,第9代位10月10日。在防治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时间划分,4~8月是一个防治期,5~9月是另一个防治期。
3
结语
在杨树的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种植品种单一,树龄搭配不合理,种植面积过大以至于不科学、不合理,故而杨树种植林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病虫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大有蔓延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大大损伤了种植者的经济利益,同时也破坏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进程,极大地影响了生态文明战略建设进程。因此,在杨树的种植规划中,建议合理搭配多品种,多树龄的树种,科学合理地布局种植面积,以利种植者经济利益,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夷延忠.论杨树病虫害现状及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1(5)
2
李凯峰.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2)
3
杨钧.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23)
(责任编辑 张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