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缓解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系统方法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
主导—主题教学系统设计
第二章
教育目标
教学目的
一定的行为指向、意图、意愿,对活动结束时的结果有特定的构想。
教学目标
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选出来的课件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达,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到达的丙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第三章
认知结构变量
对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为直接意义的因素。
概念图
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
学习动机
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习风格
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第四章
教学模式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教学策略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教学方法
广义: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人物,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即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时间的统称。
侠义:教学方法的知道思想,是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所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室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第五章
学习环境
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
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媒体: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认知工具
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学习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第六章
形成性评价
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
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一对一评价
对教学系统设计成果的诊断性评价阶段。设计人员往往需要3名或者3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学习者一起工作,从耽搁的学习者身上采集数据并修正教学材料,其目的是确定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明显错误,并从学习者那里获得对教学内容最初的使用数据和反馈。
小组评价
由8-20个目标人群的典型代表组成学习小组,利用教学材料自行学习,然后通过对他们的测试来采集所需要的数据。
实地试验
执行人员(通常是指教师)要在一个与教学材料最终使用环境尽可能相像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评价。
进行中的评价
在教学实施后,就教学对学习者的学习、工作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果所进行的评价。
简答:
第一章:
1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及这些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P12-14
2举例说明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P10-11
3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主导—主题教学设计模式p19
第二章
1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p38
2各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p34-39
3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及其使用范围p42-51
4学习目标有何优缺点
第三章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p59
2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p60
3学习风格常见的类型,以及不同学习风格对教学的启示p69
4成人学习者与儿童的不同特征p70
5网络环境对教学有那些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有哪些新的特征?p72
第四章
1说明一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概念和步骤: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p83
情景—陶冶教学策略p
发现式教学模式p90
抛锚式教学策略p92
支架式教学策略p91
角色扮演p100
Cscl p101
2简述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p106
3简述在教学策略选择和学习活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p113
4以教为中心ID、以学为中心ID、主导—主题ID
第五章
1学习环境的概念,及其演变p123-125
2教学媒体的选择 主要方法p130
3影响教学媒体的因素p129
4简述学习资源设计应遵循的心理学原理及基本原则p134
5创设良好的人际学习环境的方法和影响因素p139
第六章
1概念辨析:
教学评价和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评价p153、p156
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p169、
2教学评价类型和功能p155
3分析比较诊断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各自的特点
4分析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及个体内差异评价的优缺点
5分析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试验的特点
6在教学系统设计评价中,需要哪些数据?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哪些
7教学评价目前发展的主要趋势
8计算机在支持新的教学评价理念方面的作用
第七章
1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过程p193
2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p2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