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化学研究什么》_3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教材分析

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来看,对绪言和第一单元知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通常给出实验的仪器、药品的用量、实验数据的评价,另外还有对蜡烛燃烧的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不同的探究及绿色化学、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与判断的考查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判断、科学探究的方法将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试题类型可能灵活多变,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加密切。 2、学情分析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个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自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很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理解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3、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价值。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5、教学方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妙→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相关的例子。初步感知“观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学法指导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动手实践、亲密合作、讨论交流来学习本节课的重点与

难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介绍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并为引出本节课重点内容电池做铺垫 【板书】 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导入 要求学生看教材中猫插图、图1-9及图 l-10 看图片思考 让学生在欣赏精美的图片中感知化学的魅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提出问题】 问题一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和方法?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问题二 对探究活动如何观察和描述? (1)注重物质的性质 (2)注重物质的变化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同的) 化学学习的特点:注重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倾听、思考、联想】 创设新奇情境,极大地激 【讨论并分析】 【思考、回答】 发调动学生感知兴趣和探知热情。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理解多种学习方法。老师最后评论学生学习方法的不足,使学生查缺补漏。同时也是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方法 实现思维模式的转换,是学生有被动变为主动 看图识记 【倾听、思考、联想】 调动学生视觉,使学生认真听讲 让学生能够自己识记仪器 情景创设 引出化学实验室,使学生知道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 板书二 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提出问题】 问题一 仪器的认知 问题二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 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 【倾听、思考、联想】 做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情境创设】【教师演示实验】 问题三 蜡烛燃烧的描述 探究的顺序 点燃前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1 色、味、态及其构造的观察2 对蜡的密度和水溶性的探究 燃着时 1 蜡的状态改变:固态蜡→液态蜡(蜡油)→蜡蒸气2 火焰的分层:焰心、内焰、外焰以及三层火焰温度的探究3 产物的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水蒸气(用干冷的烧杯)4 黑烟的探究 熄灭后 对白烟的探究 【情境创设】【教师演示实验】 组织识记竞赛及相关知识的竞答 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 的题,让其他组学生竞答。得分多的获胜 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教师组织 让上书分组人员,每组设计一个实验。由老师评出最佳方案组,上讲台示范。最后老师做总结 老师同时也总结出最佳方案例如: 按下图连接装置,从而实行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学生积极思考和识记 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调动学生心理,使学生积极思考 将学生分成十一组,每组出十个仪器或相关知识探究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倾听、思考、联想】 A 澄清的石灰水 7、板书设计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探究的顺序 点燃前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1 色、味、态及其构造的观察2 对蜡的密度和水溶性的探究 燃着时 1 蜡的状态改变:固态蜡→液态蜡(蜡油)→蜡蒸气2 火焰的分层:焰心、内焰、外焰以及三层火焰温度的探究3 产物的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水蒸气(用干冷的烧杯)4 黑烟的探究 熄灭后 对白烟的探究 8、课后总结

9、教学设计反思

成功之处:

(1)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来自于生活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也最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愿望,也最容易把探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中,体现探究的效果。所以本节课以大家平时生活中所常见的

电池应用来引入,并通过生活中能够说是必不可少的水果来做电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世界是学生的教材”的理念,以此体现从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思想,来充分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

(2)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来突破重点难点

本单元是化学第一课,本课重点是蜡烛燃烧的描述 及相关实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组织识记竞赛,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真正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与实验失败所得经验与教训,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及分析观察水平,而且通过实验说话,避免了教师教学上单调性。

(4)课后练习设置合理

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学的进去,要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学的明白,要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学的透彻。所以,本节课在学生了解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之后,在课后练习巩固中设置了必做练习和选做练习,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的情况,来解决问题。在选作练习中可开拓学生的思维,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设想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当好“医生”。有些方法可能还不是很完善,但在思考过程可持续巩固所学的知识。 不足之处:

(1)实验探究过程中难以把握住时间的问题

(2)给学生思维表现展示的空间不够充分,不能掌握好适时激活学生思维活跃点的时机。

课后作业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P2

2.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_____和______构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P3 3.1869年,________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P3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_______ ;化学变化________ ,常伴随____ ,_______,_________。P7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7 3. 物理性质:__ 。 化学性质:___ 。P7-8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 P11

2.请列举蜡烛的物理性质: (任举四个)。P12 3.请列举蜡烛的化学性质: 。(举一个)P12 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 和 (填物质化学式)。

5.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的上方,能够观察到烧杯壁上有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能够看到 ,这能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和 。同时说明蜡烛中肯定含有_____和____元素。P12

6.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 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__含量较低。P14

8.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的 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P14

9.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 含量较高。P14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0.固体药品通常保存有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等,块状的药品能够用 取用。密度较大

的块状药品和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中时,应该先把容器 ,把药品放入 后,再把容器慢慢地 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 ,以免 容器。P18 11.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P19

1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和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P19

13.倾倒试剂时,塞子要 在桌子上,瓶口要 试管口,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 ,并把瓶子放回原处。P20

14.取少量的液体能够用 ,使用时应该保持 向上,不要 或者 。用过以后要立即 ,以备再用。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 。P20

15.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P20 1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 焰加热。 焰的温度最高。P21 17.给试管中的液体预热的方法是 。P22

18.加热试管时,试管夹夹在 ,试管口和水平面成___ 度角。P22

19.洗涤试管的方法是:先 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 后把水倒掉,这样连续几次,最后直到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既不 ,也不 ,表示仪器已经干净,洗净的仪器要放在 。P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