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来源:爱go旅游网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我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司法社工培养计划里的一门基础课程,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结合。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发展心理学》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便使学生深入、全面了解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掌握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青少年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工作者奠定必备的心理学知识基础,进一步拓展其专业领域,丰富其专业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相呼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社会工作的领域中,将所学发展心理学知识指导今后的实践工作。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地采取了观察、实训、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习的知识。

三、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

第一章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概念

二、理解角度:物种变迁角度

个体发展角度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学什么?--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何谓发展?

二、何谓个体心理发展? 三、何谓年龄特征?

第三节 为什么要学发展心理学? 阐明学习的意义/重要性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明确学习的意义 学时安排:讲授2学时

重 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绪论

难 点:毕生发展观

教学建议: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研究对象,并明确学习意义,启发学习兴趣。

第二章

第一节 一、基本内容

二、指导意义 第二节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一、基本内容

二、指导意义

第三节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基本内容

二、指导意义 第四节 强化理论 一、基本内容 二、指导意义

第五节 社会学习理论 一、基本内容 二、指导意义

本章基本要求: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几大主要理论,能够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所在。

学时安排:讲授3学时,课堂讨论1学时 重 点:弗氏和埃氏的理论

难 点:不同理论对社会工作这一职业的指导意义

教学建议:大部分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中已有过介绍,所以可以把重点放在理论的指导意义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一、大脑发育 二、身体发育 第二节

幼儿心理上的发展特点

一、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二、渴望参与社会生活 三、情绪化 四、模仿性强

幼儿园的小天使—幼儿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简介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

幼儿生理上的发展变化

五、好奇心重 六、倾向 第三节

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游戏

一、什么是游戏? 二、游戏的种类 三、游戏的意义 四、游戏的发展变化 第四节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方面 二、性别认同方面 三、社会性交往方面

本章基本要求:能够把握幼儿期的主要活动特点,在此基础上掌握幼儿的心理特

点及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特点, 学时安排:讲授2学时,影片教学2学时 重点:幼儿的心理特点及社会性方面的特点 难点:幼儿期的主要心理特点

教学建议:通过观看影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

第四章 背起书包上学去—学龄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学龄儿童的入学准备 一、生理准备 二、心理准备

第二节 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 一、把握学习动机 二、分析学习兴趣 三、评价学习态度

第三节 学龄儿童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社会交往的发展

第四节 学龄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 一、何谓学习困难? 二、学习困难的表现

三、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及矫治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学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及社会性发展的特征,把握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适应学习生活,能够较清晰把握学习困难的表现及原因。

学时安排:讲授3学时,课堂讨论1学时

重点:学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学习困难的表现及原因 难点: 学龄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

教学建议: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更具体把握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把握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从而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 青春期的暴风雨——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一节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 一、青春期的生理特征2

第二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及常见心理问题调适

专题一、身体发育对心理的影响4

专题二、自我意识发展与自我中心问题2+2 专题三、情绪问题及其根源4+2 专题四、亲子冲突与依恋4 专题五、友谊与爱情4 总结、青少年的发展任务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青少年生理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学习青春期心理的几大主要问题,把握每一种问题的常见表现、影响,并掌握每一种问题的常用调适方式,为后期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学时安排:讲授12学时,讨论8学时,实训2学时 重 点:五大专题

难 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以及情绪问题

教学建议:在讲解过程中,注意以案例吸引学生对每个专题的学习,并结合实际生活把握具体心理问题。尤其是情绪问题,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开展团体训练,使学生学会不良情绪的克服。

第六章 三十而立——成人初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成人初期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二、发展任务 三、角色变化

第二节 生理发展:走向巅峰 第三节 心理发展:人生观成熟 第四节 心理问题及调适 一、对职业的适应 二、对婚姻的适应

三、对子女的适应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成年初期在角色上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掌握成年初期心理发展上的特点,以及主要心理适应问题。 学时安排:讲授2学时,讨论2学时

重 点:发展任务以及角色变化;心理适应问题 难 点:成年初期的心理适应

教学建议:由于本章内容是大学生即将面临的问题,所以认为需要较详细介绍,尤其是需要面对的心理适应问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讨论,来帮助学生掌握。

第七章 人生旅途的中点站——中年人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中年人的特征 一、生理特征 二、心理特征

第二节 中年人的活动 一、家庭生活 二、职业发展

第三节 中年危机及其应对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中年人的一般特征,把握中年人的主要活动的特点,了解中年危机的具体内容,并学习简略的应对策略。 学时安排:讲授2学时,讨论2学时 重 点:中年人的心理特征;中年危机 难 点:中年危机

教学建议:由于本章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阶段,所以在学习理解是需要他们更多地域中年人接触,所以本章设计一份课后作业,访谈自己的父辈,体会中年的压力与心理危机,从而更好地接受学习内容。

第八章 夕阳无限好——老年人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第二节 老年人的心理适应 一、退休 二、居丧 三、社会支持

第三节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一、关于长寿的问题 二、关于死亡的问题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掌握老年人主要的心理适应问题,

并就老年人最关注的两大问题进行探讨。 学时安排:讲授2学时,讨论2学时 重 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及其适应问题 难 点:老年人对待疾病和死亡的心理调适

教学建议:考虑老年社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对本章的内容有所筛选,将重点放在老年人最可能面对的几大问题上,并通过影片观摩来更具体形象地展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有条件的话,让学生真实地接触敬老院中的老人,将更有助于本章的学习。

四、考核形式

在考试安排上,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将平时成绩和实训成绩纳入本门课的总成绩中。其中,平时成绩以做作业,发言,出勤等分别记分,占期末总分的20%,实训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在考试内容上,特别突出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来检验学生。考试方法的改革,打破了以教师为重心和以书本为重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面貌;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相关课程及课外资料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心理学等

教材:雷厉等 著,《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教学参考书:林崇德 著,《发展心理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青少年心理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