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世说新语》两则阅读与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与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世说新语》两则

一、基础训练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二)用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三)默写。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 “________”等要素。

3.元方曰:

“ 。 , ; , 。”友人惭,

下车引之, 。

(四)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对人的称谓,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称,哪些属于谦称?(填写序号即可)

(1)敝人 (2)卑职 (3)陛下 (4)令尊 (5)寡人 (6)足下 (7)令郎 (8)老朽 (9)麾下 (10)君

(11)公 (12)臣 (13)愚 (14)阁下 (15)不才

敬称:

谦称:

二、课时达标

(一)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⑴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5.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6.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二)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尊君在不( ) 下车引之(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之学必好问 B、子将安之 C、良愕然,欲殴之 D、投诸渤海之尾

3.翻译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三、能力提升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

2.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宜尔子孙承承兮。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

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二)课外文言文训练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一、基础训练

(一)1.相比2.不如,比不上3.才4.约定;丢下,舍弃

(二)1.义无反顾2.怒不可遏3.至死不悟 信誓旦旦

(三)1.南朝宋 刘义庆 2.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3.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天礼 元方入门不顾

(四)敬称:(3)(4)(6)(7)(9)(10)(11)(14) 谦称:(1)(2)(5)(8)(12)(13)(15)

二、课时达标

(一)1.D

2.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3.⑴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⑵(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的家庭气氛

5.答案示例(言之成理即可):(1)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喻好。(2)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不直接描写雪的形态,而是用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的意象状雪,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可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其他的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夏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6.略

(二)1.通“否”;拉

2.C

3.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4.做人要重礼守信

5.“君”指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可以谈失礼,也可以谈不失礼,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失礼,友人已经认错了,就应该原谅他。不失礼,友人错在先。(言之成理即可)

6.略

三、能力提升

(一)1.①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2.(1)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2)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3.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翻译:田子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金子两千两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您怎么得到这些金子?”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应得的报酬。”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么?做官像这个样子,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当国家的大臣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赶快拿走它。”田子很惭愧地走了出去,上朝退还金子,下朝就请求自己进监狱。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慧,喜欢她的义气,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还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二)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翻译: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复习题

一、《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解词。

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急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乘着、趁着

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义: 专指子女(儿子、女儿)

三、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用原文填空。

时间:寒雪日 地点:內 人物:谢太傅(召集人兼主讲人)、兄子、兄女(听众) 事件:咏雪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兄子: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5、“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

7、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六、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七.阅读探究

1、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状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的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2、 如何理解“公大笑乐”?

答:⑴两个都满意而笑乐。 ⑵笑前喻,乐后喻,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3、与本文有关的句子:

《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中的“咏絮才”即指谢道韫,后用来比喻有才能的女子。

8《陈太丘与友期》

一、 词语积累

1、期行:约定同性 2、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3、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4、乃:才

5、时年:当时的年龄。 6、戏:嬉戏,玩耍。

7、客:客人,指朋友。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9、委:丢下,舍弃。 10、君: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11、家君: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12、无信:不讲信用。

13、引:拉。 14、顾:回头看。

二、 阅读探究

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聪敏机智、能言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失礼?说明你的理由。

答:(1)不失礼。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失礼,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失礼。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

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答: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友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5、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答: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三、 迁移拓展

1、 面对他人无礼,你应该怎样做?

答:(1)抓住对方的失礼之处,针锋相对,维护个人名誉不受侵害。

(2)针对对方的失礼之处,摆事实,讲道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过错,既维护个人名誉,又不伤害对方。自己不能像对方一样失礼。

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个个客人,你该如何对待?

答: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寻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3、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有哪些?

答:望梅止渴、难兄难弟、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一往情深等。

4、 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请举出这样的两个例子?

答:(1)王冕四岁作画

(2)曹植七岁作诗

(3)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4)司马光砸缸

8《世说新语》两则

一、语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2.请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内集..( ) 俄而..( ) 骤.

(欣然..( ) 差.( ) 拟.

(未若..( ) 因.

( ) 去.( ) 顾.

( ) 雪骤.

( ) )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二、阅读感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

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用现代汉语翻译“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的看法。

1.xù nǐ fǒu zhòu

2.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凭借 不再等候就走了 回头看

3.(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4.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

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

6.(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

7.①太丘 友②家君 家君③君 君

8.(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

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8《世说新语》两则

阅读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 __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 ____”、地点“____ ____”人物______ ______事件“_____ ___”等要素。

2、谢太傅对于“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两个答案的优劣没有作出评论,只是“大笑乐”而已。你认为谢太傅为什么这样?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5、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南朝 刘义庆 寒雪日 家里 谢太傅及其儿女 讲论文义

2、(1)对两个比喻都感到“笑乐”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答出一个即可)

3、①“撒盐空中”这个比喻好。因为前一个比喻贴切实在,准确地表现了盐粒与雪花在颜色和形体方面的相似之处。

②“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好。因为它不仅写出大雪之紧,雪花之美,雪态之轻盈、迷蒙,而且给人以雪花在风中轻飞曼舞的美感,使人浮想连翩,情趣盎然。

4、融洽 欢快 轻松

(二)阅读下列文篇,回答文后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词。

①尊君.君.( ) ②家..( )

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的思想性格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2、因为陈元方对他“无信”“无礼”的指责合情合理,让“友人”羞愧,无话可说。

3、陈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4、做人要守信有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