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论试卷入闱审校工作的管理

初论试卷入闱审校工作的管理

来源:爱go旅游网


初论试卷入闱审校工作的管理

摘 要 在入闱试卷审校工作的全部过程中,要围绕 “确保所有试卷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目标,运用法约尔的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的管理五职能理论,坚持老中青三结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质量监督,完善质检体系,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安全保密教育,确保试卷万无一失。

关键词 试卷 审校 管理

引 言 管理是人类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离不开协调、配合和控制,也就必然需要管理”。

自学考试命题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入闱对当次使用试卷进行印制前的终审终校。由于试卷的门类多、数量大、参与的人员多、入闱的时间长,这就必然要求组织者进行科学地统筹和管理。

从宏观上,用科学管理理论概括地说:在试卷入闱审校工作的全部过程中,要围绕一个目标,运用五项职能,确保三个加强,践行四个坚持。

一、围绕一个目标

目标“是组织者期望通过成员的努力,力求达到的一个时期的预期结果,是始终在组织及全体成员头脑中控制和激励其活动的行为指南”。

“确保所有试卷的高质量、高水平”是我们入闱审校工作的目标,也是审校工作的中心,它是审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审校工作成果终结体现。所以,在整个工作期间的所有安排,都必须紧紧地、始终地围绕这个目标,并保证既定目标的圆满实现。

二、运用五个职能

就是运用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的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的管理五职能理论,全面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1.计划。法约尔认为,计划是最重要的管理职能,计划不周常常是工作失败的起因。管理要预见未来,就离不开良好的计划。面对长达三、四十天的审校工作,根据试卷的不同类型、数量、完成工作的时限,预先精心安排好总体工作计划、阶段工作计划,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和工作任务,以保证整个审校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有成效地顺利进行。

2.组织。人员是组织的主体,是惟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组织要素。在审校人员这个临时组织中,首先要甄选一批能胜任工作要求的成员。“从一开始就聘用到合适的人选”,会给审校工作“带来可观的利益”,③对试卷审校来说,这个“可观的利益”就无可争议的表示为试卷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特点和长处,在组织成员的互动下,把“确保试卷高质量”作为组织的共同目标。第三是挑选有经验的同志参与质量检查、事务管理和培养新同志的工作。第四是运用系统原理进行人员优化组合,做到了新老结合,专业结合,工作量结合。

3.控制。控制工作“是指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需要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④“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⑤,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到:⑴前馈控制,又称事前控制:为了保证际审校工作的实际成果能够达到原定的目标,事先要根据本次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预计各种将会出现的情况,制订出较为详尽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做到心中有底,防患于未然。⑵过程控制,又称现场控制:为了及时弥补、完善事前制订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的欠缺与不足,纠正实际计划执行中带有倾向性的偏差,要不失时机的调整计划,宣布补充的工作要求与规范,定期、不定期地对实际作业情况进行反馈、讲评,同时注意进行个别辅导与帮助。⑶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它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控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实施控制既是一个管理过程的终结,又是一个新的管理过程的开始。由于我们进行的是一项多层次、多类型的审校工作,整个工作分为好几个阶段来进行,为

了继续坚持已被证实正确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纠正前段作业中的不足及偏差,以促使后阶段作业更好地实施,当一个阶段作业结束后,就及时地、客观地总结实施计划的作业情况,适当地调整下一阶段的计划和要求,采取必要地措施,比如调整人员配备、改变作业节奏等,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工作状态引导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使管理系统稳步地实现预定目标。

4.指挥。法约尔认为,组织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指挥。要把任务分配给各级各类领导人员,使他们都承担相应的职责。根据审校工作临时组织的特点,我们采取了“直线型组织结构”,⑥本次工作的带队人是最高指挥者,下面根据任务设几个组长,组长下有若干组员。

在这个直线型组织结构中,带队人全权统筹指挥审校的全部工作,通过各个组长向组员传达具体任务,并注意协调各小组间的工作进度和作业质量;组长对组员的作业情况进行直接的指导和管理,并对带队人负责;组员与组员之间时刻注意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对作业质量负责,对组长负责。指挥员在预定计划实施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率先垂范、注意榜样示范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充分发挥表扬、鼓励、赞赏等激励作用,带领全体人员实现预定目标。

5.协调。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的产生是人们协作愿望的结果,许多个人办不到的事情,通过协作可以办到”。他还认为,一项工作的完成,

“只有通过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交流这三个基本要素才能实现”。⑧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这就需要协调。协调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管理协调归根结底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审校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审校人员对问题的不同理解领会、不同处理方式都会在同一作业中反映出来,为了取得共识,为了确保质量不走样,管理者(带队人)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不断地、及时地了解第一手信息,做到胸中有数,运用以本为本、客观公正、灵活机动的协调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明确职责、酝酿协调、建议说明、思想教育、缓冲处理等协调方法做过细的工作,促使全体人员能够心情舒畅地完成任务。

三、确保三个加强

在围绕确保高质量试卷的审校目标,我们做到了三个加强: 1.加强质量监督,完善质检体系。

交出“高质量的试卷”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加强质量的监督,专门成立了试卷审核复查组,由带队人负责,各小组组长(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都是复查组成员。同时构建了一整套的检查体系,包括:⑴自检。是对自身作业的复查。⑵帮检。是由有经验的审校人员帮助新人的指导性检查。⑶互检。是同组或异组人员之间的检查。⑷抽检。是组长、带队人对任意组员作业的随机检查。⑸全检:是复查组成员与带队人对全部试卷的复查和审定。实践证明,这套质检体系,对促进审校效率、保证试卷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审校水平。

主要做到以下5个方面:⑴岗前培训,以命题规范、审校要求为主题,结合试卷范例进行培训、讲解,收效较好。⑵不定期讲评,平均2-3天1次。对操作

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提高把握操作规范尺度的能力。⑶由有经验的老同志对新同志进行传帮带,边讲解、边实践,收效快。⑷对承担有特殊要求任务的同志进行重点培训与帮助。⑸相互交流切身体会,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加强安全保密教育,确保试卷万无一失。

入闱审校,这是特殊任务、特殊环境、特定条件的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全体入闱人员进行安全保密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12项具体纪律要求,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期,不断重申相关条款,收到了良好效果。安全保密规定深入人心,自觉遵守意识增强,试卷安全万无一失。

四、践行四个坚持

第一是坚持先进性的原则。成立临时党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团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定期地开展党团员组织活动,学习交流对时事政治及国内外大事的认识和体会,并努力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

第二是坚持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在审校人员队伍的组建中,保持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参与并相对稳定是组建队伍的前提保证;吸收年轻人参与审校,使团队充满活力;有中年人以及参加过校对工作的人员参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结合,便于工作的开展,便于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便于审校人员队伍持续地、长久地发展。

第三是坚持统筹、有序、适度的原则。对本次试卷审校任务做到统筹安排、统一标准、分类实施、操作规范。在任务繁重、时间较短、人手较少、新手较多的情况下,针对各类不同的试卷、不同的要求,认真、详细地进行培训、练习,合理分配人力,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审校。在整体工作的进度与节奏上,做到合理有序、张弛适度,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保证每周有调节休整的时间,从而使每个审校人员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人是宝贵的财富,是重要的资源。在影响质量的4MIE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在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把做好后勤保障放到重要位置,非常注意关心大家的生活和身心健康。为此,专门成立生活服务组,负责饮食卫生、营养安全的调节;设立文体活动组,负责组织工间操、业余文体活动,安排有关时政、科普、保健等方面内容的讲座及其他活动。努力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安排好大家的吃、住、行、文体活动等,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大家在有条不紊、舒心愉悦的环境下完成任务、度过了较长的入闱期。

结 语 试卷入闱审校工作任务重、时间长、要求高、影响面大,需要强

化管理。

而目前主要问题是管理人员少、管理跨度大、管理范围广、管理内容多。除上述管理手段外,还应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试卷入闱审校工作,要充分考虑加强预定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优化性;审校质量控制的前瞻性、可操作性;领导指挥的示范性、艺术性;组织管理的灵活性、激励性;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生活安排的民主性、参与性;试卷保密的安全

性、可靠性等等。总之,为了一个目标:千方百计、齐心协力地确保试卷的高质量、高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