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Academic study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77・ 中医诊断学病案及案例教学问卷调查分析 胥筱云杨梅夏丽何昆明丹王雪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650500 【摘要l 目的:为了探讨中医诊断学病案及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提高中医诊断学病案及案例教学质量。方法:分析学生现状 及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病案及案例,根据教学需要分类、加工;在教学全程中实施多种形式的病案及案例教学;课程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显示多种形式的病案及案例教学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认为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辨病、辨证能力。结论:病案及案 例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规范的中医辨证诊断思维,巩固专业思想;但应注意教学内容及模式的特殊 性,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病案;案例;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15—0077—02 我们针对中医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中医诊断学 (以下简称“中诊”)病案及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授课 结束后进行了匿名式问卷调查,以详细了解学生对教学的 反映及需求,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 1病案及案例教学方法 最后,将病案及案例与教材内容对应分为赏析病案、 示范病案、病案引入、练习病案、作业病案、讨论案例等 内容,使之具有不同的主要内容、难易程度、实施方式, 以利达到不同教学目的。 同时,我们认为由于学生中医专业知识的欠缺所限, 授课对象为本院中 中诊的案例教学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复杂过程,不可能 一1.1 教学对象、授课学时及问卷发放医本科专业2009级中西医临床3班,2010级中西医临床3、 4班,均为90学时,2010级中医针推班,72学时。发出问 卷222份,收回222份。 蹴而就。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才 有实施案例教学的可能,所以,中诊专业理论的课堂讲授 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培养 目标精讲系统理论,分析重点、难点,传授专业技能,使 学生较快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案例教学奠定基础。 1.2教材选用朱文锋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 材《中医诊断学》。 1.3病案及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概况病案及案例教学 的设计思路是基于中诊是中医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学 生临床思维的重要课程,病案及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将所 在理论课讲授的过程中,遵循让学生尽早接触病案,先有 感性认识,再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全方位实施病案和案 例教学的原则,我们采取四诊部分重视辨“症”,早期实施 病案教学,因材施教活用病案,横向联系,逐渐辨证来培 学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联系,但是由于中医一年级下学期 的学生只完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不具备完整的 中医药知识,使中诊的病案及案例教学不可能像中医临床 养临床思维能力,同时精心设计课前提问、病案作业,答 疑纠偏强化巩固;考试增加病案内容,学以致用全面考核 等方法使病案与案例教学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逐步展开, 并且涵盖教学过程的各个关键点。结果显示,多种方式、 全面实施的病案与案例教学模式保证了预期教学目标的 达成。 2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课一样要求,既理、法、方、药面面俱到,因此我们课前 一是注重认真分析,明确课程特点,不盲目模仿和借用中 医临床课的案例教学法;二是剖析学生现有的中医知识特 点、医学常识特点、学习心理特点,以利因人、因材施教。 另外考虑案例教学耗时较多,不可能在授课全程应用,所 调查显示:93.2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很有必要,对 学习帮助很大(74.77%)、有帮助(23.87%)、一般 (1.35%)、无帮助(0%);病案教学使学生对相应证型掌 以,我们详细分析教材结构及大纲要求,确定以八纲辨证、 病性辨证、脏腑辨证中的常见证型作为病案及案例教学的 重点,诊法部分则在适当的授课进程中以病案的形式讲授 各相关的临床表现。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从正式出版的 中医教材、中医医案著作、各级中医学术期刊杂志中及自 己临床工作中疗效较好的病案中有针对性地筛选症状、体 握达到100%者(23.87%)、85% (28.38%)、7O% (28.38%)、60%以下(1.8%)。因而67.56%的人认为病 案教学量应当再多些,32.43%主张维持现状。学生最喜欢 的病案教学形式依次是辨证训练(47.30%),病案赏析 (41.44%)、病案引入(11.26%)。 征鲜明、典型,辨证依据较完整,辨证思路清晰,具有教 学意义的病案及案例,在不违背原始材料主要内容的原则 下,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认知水平及不同教学内容对病 辨证章最难掌握的部分由高到底分别是八纲辨证 (26.58%)、病性辨证:(26.13%)、脏腑兼病辨证 (25.23%)、脏腑辨证(22.07%);难掌握部分分别是证候 分析(46.40%)、相似证鉴别(38.74%)、临床表现 (9.O1%)、辨证要点(5.86%)。 案及案例进行适当加工整理,特别突出病史、I临床表现、 辨症、辨病、辨证、证候分析等内容,使之与教学目标保 持一致。 基金项目:云南中医学院院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胥筱云(1958一),女,云南昆明人,教授,研究方向:“四诊”客观化研究;民族医药理论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学术探讨 Academic study 78・ Chinese joum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不良因素与应对措施 王萍丁笑歌冯淑宏李君萍姜华朱石嘴山莉 7532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石嘴山中心医院,宁夏【摘要】 骨折治疗工作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最大可能的、尽快的恢复正常功能,就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多种形 式的功能锻炼,才能使病人减少并发症,顺利愈合,尽快地恢复工作和生活能力。在l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不良因素影响功能锻炼的正常 进行,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 骨折;功能锻炼;不良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15—0078-01 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因为一些不良因素影响 患者的功能锻炼,不能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不能恢复关 节的灵活度,医护人员针对这些不良因素采取应对措施, 现分析如下。 1功能锻炼不良因素 2.2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和功能锻炼知识宣教,告知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主动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消肿,促进骨 折的愈合和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 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 间,不能操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再移位, 同时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不敢进行锻 1.1心理因素骨折后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功能锻炼,担心 功能锻炼影响骨折的固定,思想负担重,担心预后,缺乏 信心,所以功能锻炼不良。 1.2疼痛因素1.3知识缺乏骨折患者的疼痛是很普遍的,疼痛限制了 患者对疾病和功能锻炼的知识缺乏,产生 患者的主动功能锻炼,害怕功能锻炼后又加重疼痛。 误区,认为刚做完手术就锻炼,会不会又断了,会不会影 炼,对这样的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 2.3骨折后的患者对于锻炼会有抵触情绪,因为刚刚 锻炼时肯定会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的症状,这时家人和护 士一定要耐心劝慰,引导患者逐渐地接受功能锻炼,鼓 励患者,生活能自理的自理;增强信心,做好主动功能 锻炼;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临床护理中针对多种不良因素影响功能锻炼的正常进 响骨折的愈合,怎么也得等不疼了再锻炼。 1.4对他人的依赖好多患者骨折后,在生活上和心理上 行,采取应对措施,为了使病人战胜伤病,最大范围的恢 复机体功能只有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坚持进行科学的功能锻 炼,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收稿13期:2012.06.01) 都产生了依赖,有的患者下肢骨折,竟然吃饭也要人喂, 功能锻炼缺乏主动性,要家属给自己被动活动;缺乏信心, 需要医护和家属的鼓励。 2应对措施 2.1 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案例及病案教学对你的帮助是(一人可以选多个答 案):有助于理解、记忆教学内容(94.59%)、提高了思考 分析能力(88.74%)、活跃思维,增强综合学习能力 炼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深受学生的欢 迎和认可,全部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大 多数学生要求增加案例教学内容及时间。同时,通过病案 及案例教学也不断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及 疗效魅力,增进了学生对中医的了解,改变了学生对中医 的看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好的开端对 于学生今后的中医学习生涯颇为有利。 当然,调查也显示了各有约1/4的学生感到辨证章中 的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脏腑兼病辨证的内容 有一定学习难度,四者均属于中诊重要的基础内容,也是 目前临床不可缺少的辨证方法,脏腑兼病辨证因为涉及多 个病位、多种病性而辨证难度加大;另外,各种辨证体系 中又以证候分析、相似证鉴别为最难掌握的两部分,提示 教师今后应在辨证章、证候分析、相似证鉴别等部分多下 功夫,进一步做好教学设计,强调以基础理论加基础技能 训练为主,加强案例教学力度,带领学生找出规律,反复 训练、强化,突破难点,使之达到熟练、牢固掌握。 (收稿日期:2012.06.24) (75.68%)、加强了对重点内容的掌握(72.52%)、提高了 学习积极性(6o.81%)、了解了中医疗效(52.70%)、巩 固了中医专业思想(47.75%)。学习后有64.86%的人对中 医的看法有较大的好的改变、27.93%的人有改变;有 35.59%的人对中医专业原无兴趣,病案及病案教学后产生 了兴趣。 实践证明中诊的案例教学不是不能实施,而是应当考 虑怎样做最适合学生当前的情况,最符合教学规律,所以 不能照搬中医临床课程的现成经验,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及 学生的水平特点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的案例内容,设计适合 一年级中医生的案例教学程序或模式,同时,要认识到案 例教学不能完全代替理论授课。通过实践与调查,我们高 兴地看到案例教学确实对中诊学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 作用,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学生自主学 习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课堂授课和讨论中注意力高度 集中,思想火花剧烈碰撞,百家争鸣,课堂气氛活跃,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