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志凌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武汉 430068)
摘 要:不良信息应对策略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高校校园网的特点和发展现状,综合论述了如何有效控制和监管不良信息的传播,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校园网;不良信息;防火墙
The General Discussion on The Coping Strategy of Ba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Campus Network
Ruan Zhiling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Abstract:The coping strategy of ba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and status of 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we generally discuss the coping strategy through which w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supervise the dissemination of bad information.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bad information; firewall
在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信息化成为了衡量高校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校园网作为高校信息化的重要支撑平台,最近几年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多数高校都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并且深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学、科研、管理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动态性和公共性等特点,大学师生们一方面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海量信息,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校园网访问一些不良网站、非法信息等,难免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毒害。因此如何应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和保障校园网信息的内容安全成为了校园网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网发展现状
高校校园网旨在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并通过对外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校园网能能形成一套满足自身教学、科研和管理需要的软硬件环境,还可以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校园网已经从最初的实验室网络迅速扩展到学生宿舍,进入到校园全面信息化的崭新阶段。用户数的大幅增加不仅对网络带宽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
1 高校校园网用户高度密集,数据量大、网速快,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蔓延快; 2 校园网面对的用户群体是知识水平高、思想活跃的大学师生,他们易于接受新的事物,
勇于尝试,同时也思想激进,容易受别有用心的人的蛊惑和利用;
3 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决定了高校校园网的开放性和管理的松散性,缺乏有力的安全预 警机制和监管措施;
4 网络安全维护是一项庞杂的工作,然而大多数校园网的建设经费有限,大部分都投入到急需的网络设备购置上,而且网络中心普遍人力有限,只能满足网络的正常运行,无法更多的兼顾信息安全建设上。
校园网的以上缺陷和漏洞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制造了可乘之机。
二、网络不良信息的界定
目前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大致可以分为“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破坏信息安全”三大类别。
“违反法律”类信息主要有:(1)低俗信息,如宣扬淫秽色情和暴力的;(2)违禁品买卖类信息,如毒品、违禁药品、刀具枪、监听器、假证件和发票;(3)诈骗信息,如股票内幕、信用卡和彩票等;(4)涉及到赌博、网络销赃和犯罪技能教唆等多方面内容的其他犯罪信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淫秽色情类”低俗信息。
“违反道德”类信息比较模糊难以界定,有的钻法律空子(如“代孕”、“伴游”、“赴香港产子”),有的披着高科技外衣(黑客技术交流、强制视频软件下载等)。 “破坏信息安全”类信息含有病毒、木马、后门,可能对访问者电脑及数据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当用户点击某些网页时,不经意中就有可能感染病毒或木马,轻者导致电脑罢工,重者导致大面积网络瘫痪。
三、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
1、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词快速找到符合用户要求的网站,并按照各网页的相关度和排名等级,按顺序将这些网页排列,供用户选择浏览。
2、 网站的BBS、博客、播客、社区。由于国内的主流网站聚集了数量庞大的网民,通过在这类网站上散布不良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
3、 垃圾邮件。邮箱中的垃圾邮件大部分是不良信息,比如反人类反政府类信息、办假证、卖发票、伴游等各类违法信息。
4、 即时通信软件,如MSN、QQ等,网民在上网聊天时经常遇到各类弹出链接,钓鱼网站信息大都通过此途径传播。 四、校园网中不良信息的应对策略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重视。网民高度聚集的高校更应该拿出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给广大师生们提供更纯净的上网环境。下面我就高校校园网不良信息的应对策略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1、 首先在校园网内部要遏制不良信息的发布。
高校论坛,又名BBS,由于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互动性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为了师生们交流思想、倾诉情感和获得帮助的主要场所。其匿名发帖的特点让用户可以畅所欲言,繁荣了校园文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虚假和内容肤浅的问题,是不良信息的滋生地。有的用户会通过BBS肆意发布谣言,制造事端,造成校园秩序的混乱。虽然有这样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用户加强教育和引导,对发帖内容加以监管和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信息的散布,从而让BBS这一交流平台更好的为师生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校的用户守则和上网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并纳入到学生守则。让学生自觉杜绝不文明的上网行为和不良信息的传播。
(2)着重教育。要从学生思想入手,教育大学生们如何利用网络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制造和侵害;引导大学生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够客观判断、有效利用网
络信息。
(3)加强监督。培养由学生组成的网络技术组织,实时对网站内容进行监管,一旦发现不良信息,及时清除。保证校园网络环境清新。
(4)完善技术。网管中心对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要定时检测,一旦发现流量异常,就要对目标网段进行抓包分析,尽快锁定目标主机和端口,将不良信息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2、 其次控制校园网用户对外网不良信息的访问
对于校园网而言,很难从源头上遏制从外网进入的不良信息,不过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尽可能屏蔽和过滤不良信息的入侵:
(1)在外网入口处安装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其目的就是防止外部网络用户未经授权的访问,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由于内网和外网之间的所有网络数据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因此可以通过精心选择和定义应用协议来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阻断了外网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网的通道,故能极大地提高校园网信息的安全性。
(2)在服务器上安装过滤软件
过滤软件是对检索到的网络内容进行过滤限制的软件,最常见的过滤方式是通过关键字或网址或者两者结合方式。在服务器上安装的过滤软件,能够根据开发商的数据库自动更新不良信息限制清单,从而针对一些网页上不良信息的过滤有很好的效果。
(3)利用网络应用程序进行屏蔽。很多浏览器、搜索引擎和邮件系统都有过滤功能,可以通过设置过滤不良信息。
(4)安装补丁程序和网络杀毒软件
(5)严格控制访问权限。对于校园网用户,可以进行实名登记,利用学生证和工作证登记上网,以便于完善上网记录,并对有上网违纪的学生予以追查和相应的惩罚。 3、 最后是严格监管校园网内不良信息的传播。
建立由监控站、校园控制平台和管理中心相互配合的校园网监控系统。当计算机获取信息时,监控站利用地址列表和关键字检查等过滤方式对信息进行审查,如果信息正常,则允许通过,如果出现不良信息,则向控制平台发送警报,并切断与不良信息的连接。控制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将详细情况送达管理中心,并在日志中记录,以备查询。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良信息在高校校园网的传播和蔓延。但是要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信息,确保校园网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会有新情况出现,作为高校网络工作者仍需要不断努力,继续完善相关技术和策略,为广大师生们创造更美好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晋. 校园网边界不良信息屏蔽系统研究与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8(12): 96~99.
[2] 刘华宝. 对防治网络不良信息的思考.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5(12): 49~50. [3] 邓斌,等. 校园网信息过滤及监控系统的设计. 中国电化教育. 2004(12): 82~85. [4] 雷国铨,等. 高校校园网不良信息源头控制机制创新研究. 东南学术. 2004(12): 194~2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