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来源:爱go旅游网


我爱玩

“啊啊啊!快跑啊,快跑回自己的家!”戴着各种小动物头饰的孩子们在听到我的口令声后,一个个迈着小步啊啊地叫着急急地往“自己”的“家”里跑去。这是今天的活动——《小动物找家》,目的是让幼儿听指令往指定方向跑,锻炼他们走跑动作的协调性。

一开始小动物们回家的口令是“下雨啦!”,玩了几轮之后,我把自己化身为大灰狼,同时口令变成——“大灰狼来啦!快跑啊!”小班的孩子非常容易受情景感染,刚才只是天气不好回了家,这回是可恶的会吃小动物的大灰狼出现了,所以他们玩得更投入了,每次“大灰狼”一出现,他们就吓得一溜烟全回了各自的家。我这只“大灰狼”“得意洋洋”地看着跑回家的小动物,这时,“小猪”圆圆说话了,他小脸通红,小手举在脑门表示一团火说,“小猪发怒了!”哈哈,若不是还在扮演着大灰狼,我真要被他逗得前仰后合,小家伙看来已经完全进入到角色中去了。

这只“小猪”在发怒,他双拳紧握,小嘴巴紧闭,他不满意大灰狼总是吓唬他们,要吃掉他们。他的潜意识里开始反抗。我也在迅速反应:为什么只让小朋友躲避大灰狼呢?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用集体的力量来学会反击呢?这满可以作为这次活动的扩展延伸啊!如此一来,孩子们从活动中学习到的就不仅仅是听口令往指定方向跑了,还可以引导他们要勇敢,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

于是,我这只“大灰狼”恶狠狠地说,“哈哈!你发怒了?!那就过来对抗我吧!可是,就你一只小小猪,怎么能打倒我这只大灰狼呢?!”我的激将法果然管用,“小动物”听完“大灰狼”的说话,大声喊起来,“我们一起上,赶跑大灰狼!”他们一边喊着一边冲上来,啊呀!真是来势汹汹,吓得我这只“大灰狼”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了。

小动物们胜利了,感受着成功的喜悦,兴奋地跺着小脚,“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我们赶跑大灰狼了!”我趁热打铁问他们,“为什么一只小动物打不跑大灰狼,很多小动物一起使劲就能打跑大灰狼?”众说纷纭中,我和他们一起总结出来那条真理——团结起来力量大!

这次活动,由于孩子积极投入之后的反应,引发了整个活动目标与内容的扩展延伸。一只发怒的小猪,一个灵活的教育策略,成就了一节有意义的耐人寻味的活动。

一盒火柴

今天上午早操活动后,我们回到活动室,让宝宝们休息会,涵越伸着小手跑到了我跟前:“老师,你看我有好东西,”“什么啊,这么神秘,”我正想着,涵越慢慢张开了小手,几根火柴躺在了她的手心里,我一看急了:“你怎么拿火柴来了,从哪里拿的啊?这个很危险的知道吗?”一连串的问号,让涵越没有回过神来,其他孩子得眼睛„刷‟全集中到了这里,“老师,我也有,”君儒跑到了前面,“老师,我也有,”家豪也向前跑。我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问才知道是昭傒小朋友从家里拿来了一盒火柴,刚刚分给了和他挨着的几个宝宝。

望着这盒火柴,我想到了好多:“小班的宝宝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无论什么东西在他们手里都是好玩的玩具,安全意识几乎没有,多数宝宝都不知道„火柴‟叫什么名字,用处就可想而之了,可他们却像宝贝一样收藏了起来,如果他们放在了嘴里,耳朵里,或者不小心划着了火怎么办?我简直不敢往下想,真后悔晨检时怎么没发现,这么危险的东西,竟然让孩子带到了活动室。

想到这里,我便以“认识火柴”为议题,对宝宝们进行了火的教育。我先和宝宝们观察了火柴盒,然后对火柴棒进行了辨认,短短的,小小的,一头还有能燃烧的火药,火药是有毒的,千万不能放嘴里,耳朵里。火药能燃烧,你们的爸爸妈妈可用它来点火,做饭。我还现场做了个小小的燃烧的实验,让宝宝们亲眼目睹了火的威力,感受到了火的危险性。宝宝们看着燃烧的火焰,很兴奋,一个劲的说:“以后我不玩了,好怕……”

小班的宝宝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什么东西都会成为他们的玩具,安全意识还没建立。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危险的东西要收藏好,不要让宝宝拿到手;作为老师,更要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做好晨午检的同时,无论是在主题中传授,还是生活中有机渗透,目的只有一个,让宝宝从小树立安全意识,保证每个宝宝的安全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最后祝愿我们的宝宝永远健康快乐!

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们总是有许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开水去浇花,说用冷水花会感冒的,把电动车拆开说是看看为什么它会自己开,是不是有司机在里面„„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怎样去教育幼儿,对于他们的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当然一味的指责他们是不对的,很巧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建议我们幼儿园教师应该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们的伙伴,从中把孩子引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我们班的王俊义就是这样的孩子,看,小朋友又来告状了。 “老师,欣欣把毛巾扯坏了!”

孩子们拉着我来到厕所里,可不是嘛,原来很平整的新毛巾已经皱来一起了,毛巾上还拖着几条长长的线,地上也有几根。毛毛低着头看着毛巾,很难过的样子。

“老师,您看,这毛巾都不好用了。”孩子们嚷着。

“我想,欣欣一定有他这样做的原因,让我们听他讲一讲他为什么把毛巾弄成这样,好么?”

孩子们都静下来了,“我看见毛巾上有个线头不好看,我就想把它揪下来,可是越揪越多,怎么也揪不完,毛巾就成这样了。”

“原来是这样,欣欣并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用许多线横竖织成的。”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孩子就是天真可爱的,“闯祸”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尝试着解决一点问题,作为教师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给孩子留一份想象与创造。

《上下楼梯》儿歌

周一至周五 每天8:30---9:00是我们幼儿园孩子做操的时间,这个时间也是孩子们最活泼快乐时刻。可是我们班在三楼,每次下楼时孩子们得左拐弯右拐弯四个楼梯才能到操场。孩子们在上下楼梯时,有的手扶左楼梯把,有的扶右楼梯把。有的推推搡搡,抢着向前跑。还有的说说笑笑,蹦蹦跳跳。你即便喊破嗓子,他们也听不见。真像出笼的鸟一样任意自我。之后,我在想:这样孩子们上下楼梯太不安全了,得想个法子让孩子们既不说笑又不乱跑。于是,我就自创了一首儿歌: 一二一,行楼梯。手扶好,靠右行。不蹦跳,不拥挤。上下楼梯有秩序,安安全全是第一。咦,还真不错,孩子们高兴地唱着《上下楼梯》儿歌,有秩序的行楼梯。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香香的转变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关注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成绩,更是他们的心智的发展。倾注心血之后,看到孩子们的成长的喜悦,同样是无以言表的。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难免有些自傲,觉得与众不同。香香是班里最优秀的孩子之一,上课也非常积极。但是,她只和成绩好的孩子玩,有些同学她甚至没有正眼瞧过。有一次,我听见她语带嘲讽地说:“和他们玩我觉得丢人。”我立刻问她:“香香,你为什么不和那些同学玩耍?”她回答说:“我看不起他们,什么也不会,我才不和他们玩。”原来是这个原因。我告诉她说;“学习好不好不是不变的,有人进步也有人退步。成绩差的也可能变好啊,如果你是他们,没有人和你玩,你会不会很不开心呢?你觉得呢?”香香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明白了,以后我会和所有小朋友玩的。”我摸摸她的头,开心地笑了。真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香香和所有的幼儿做游戏,玩耍。

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贝,用心去呵护他们,相信在某个日子里,阳光会不可抑制地照进我和孩子们的心房,然后,我们相视而笑,为成长,为美好的今天。

你才没长眼睛呢

琪琪都6岁了,可脚底下像没根似的,总摔跟头。偏偏他还是那样的活泼爱动,做什么又很性急,这样一来,和地球妈妈“亲密接触”的机会更多了。

那天琪琪和家人从超市回来,因为路比较远,涵涵也走累了,上楼梯时不小心又摔了一跤,琪琪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没想到妈妈居然还补上一句:“你没长眼睛啊!” 琪琪当时就哭了,反驳道:“你才没长眼睛呢!” 小孩子摔跤是很正常的事,没有柔声细语的问候不要紧,请不要用这样的厉声指责,即便你是因为心疼。 琪琪现在很不服妈妈,不是因为妈妈不爱他,而是因为他不明白这就是妈妈爱的表达。

有时候,我们在指责孩子的同时,也要想想自己的做法对不对,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

我也要翅膀

今天下午,带孩子在户外活动,这应该是大多数孩子喜欢和盼望的时刻,可以自由地玩耍嬉戏。可新来的张世哲却在一旁撅着小嘴闷闷不乐,不能和其他孩子融到一起快乐的游戏。我想,他可能是这学期新来的,与其他小朋友不熟悉吧,我叫我们班最活跃的张晓曦去拉他一块儿玩,但世哲还是没给晓曦面子,依然孤零零的站在一旁。好像有什么心事,我走到他跟前问:“怎么啦,跟小朋友一起玩去吧。”我不问还好,这一问到不行了,他的眼泪就像决了堤的江水一涌而出,一边哭着一边说:“我想妈妈,我要回家。”哦,我明白了,他是新来的,还没有越过心理断乳期,在幼儿园里时间稍长一点,就想找妈妈也是正常的,但是还不到接园时间呀,怎么办,总不能让孩子一直难过吧,我灵机一动,对着日已偏西的太阳说:“天还没有黑,等太阳回家了,我们再回家,还有天空的小鸟不是也没回家吗。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来飞去,跟太阳玩的多开心呀。”哦,他好像似有所悟,“那我能跟小鸟一样和太阳一块儿玩儿,和太阳一块儿回家吗?”“能啊,太阳回家时,妈妈就来幼儿园接你回家。”他开始兴奋起来,说:“我要让我妈妈给我往背上按个翅膀,”“问什么”“我要像小鸟一样飞上天与太阳一起玩儿,我想什么时候回家时,我就让太阳也什么时候回家。”我看着他信以为真的样子哭笑不得。其实他想飞上去,总有一天还真能飞上去。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和污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还是可贵的想象力火花。然而,无数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了思想贫乏单调,墨守陈规。其责任往往不是孩子而是我们教育者。面对孩子的想象我们不屑一顾,更别说给孩子的想象力建一座爱的城堡。

我们一起成长

看着升入小班长大了一岁的孩子们,我才猛然察觉到时间飞的是那么的悄无声息,每天看到的只是钟表上指针的改变。但当孩子们整整齐齐的站在我面前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我们成为了东海幼儿园小一班的小朋友!

现在我才真正感受到从托班到小班的过度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从托班的随意上课到小班的认真听讲,从托班的穿衣、喂饭到小班的自己事情自己做、、、、、、很多方面都要从头开始,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增强自己的自制力。首先我选择了一部分孩子所存在的共同点:那就是哭。也许在孩子们的眼里,哭可以解决很多事情,可以哭来爷爷奶奶的娇惯,可以哭来爸爸妈妈的妥协。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我敢百分之百确定自己的做法可不可行。从托班开始我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有事情要给老师妈妈说,然后想办法解决。也许对3岁左右的宝宝来说有一点严厉,但这一年走过来很多宝贝都做得很棒,只有个别的几个孩子在我和他们交流时依旧会“哭声以对”。

一个水桶能容纳多少水不是取决于它的最高点,而是取决于他的最低点。在后来的几天里我把精力放在几个最喜欢哭的孩子身上。通过和他们在生活和活动中的一些交流,慢慢的我发现这几个孩子真的长大了。因为他们听得懂老师的教导,而且隐隐约约中也能感觉到老师的苦心。现在孩子们在情绪上都稳定了好多,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集中精力地做好其他方面。

和孩子们在一起有时候会很累,但很开心,简简单单真真切切的快乐。这份快乐是孩子带给我的,我爱孩子,孩子们也爱我。也因为有爱而满心欢喜,也因为有爱使我感受每个孩子的心灵,让我与孩子的心融汇在一起。

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这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所以,宝贝们,你是老师也是宝贝,老师妈妈是老师也是宝贝。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襄襄的变化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

我们班有一位叫晋琦襄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直拉着爸爸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爸爸,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襄襄满眼含泪地松开爸爸的手。襄襄的爸爸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襄襄吃饭的速度太慢,她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襄襄。

午餐时,为了减轻襄襄进餐的紧张心情,我们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襄襄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襄襄,你怎么啦?”“我吃不完”,“襄襄,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来喂你!”襄襄在我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鼓励,给她信心,帮助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襄襄和爸爸一早就来到幼儿园,他对我说:“郭老师,太谢谢你们了,襄襄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爸爸,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望着襄襄爸爸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每天晚上她的爸爸来接她回家的时候都不愿意走了,非在教室和小朋友还有老师玩一会。

她爸爸就说这就是我家襄襄的变化啊!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我们一样大

这星期的主题活动是《我的故事》,其中有一节课是《我的生日》,上完这节课时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在我问小朋友:“你是几月几日生的”?有的小朋友说:“我是6月”、“我是9月”、“我是5月”……李诗韵站起来回答:“老师我的生日是8月1日”。她刚说完,胡佳瑜也站起来说:“老师我的生日也是8月1日” 。我心里觉得奇怪,正要开口说话时,我们班的陈子也站起来,轻轻的走到我面前说;“我也是8月1日生的”。小朋友都笑了。我听到几个小朋友说:“他们肯定是骗人的”,“怎么会这样的” ?还有些小朋友说:“不可能8月1日生的”。不要说小朋友觉得奇怪,我自己也有所怀疑。不过在上课时我没有否定他们的说法。我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我说:“在同年同月生的宝宝可多了,我们班就有3个。那全兰溪很多小朋友和他们一样大的”。3个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心地说:“我们同一天生的,我们一样大”。课后我查了一下他们的出生日期,发现他们真的是同一天生的。

卷着放的衣服

午饭后孩子们都在脱衣服,准备午睡。我无意中听到有几个孩子在讨论:“你看我的衣服是卷着的!”“我的也是,张子杰的也是,真好玩!”循着声音望去,可不么,平时叠得整齐的衣服,今天像一个个纸卷一样放在椅子上。我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之心问其中—个小朋友:“胡兆阳,你为什么把衣服卷着放?”他看看我有些担心地说:“有点好玩!”我又接着问其他孩子:“你们为什么把衣服卷着放?”彤彤说:“这样地方大,省地方!”哦,我有点明白了,这时杰云正在高兴地卷着衣服,我笑着问他:“杰云你为什么卷着叠衣服呢?”他从高兴中醒过来,很不自然地又把衣服抻开了,我知道他意识到这样做与平时不一样,心里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所以在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下,把衣服打开并逃避了和老师交流。为了不让他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我又转向所有小朋友问:“谁的衣服是卷着放的,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笑笑说:“因为好玩!”涵涵说:“这样放就能坐着穿衣服了!”此时的杰云已经确定这样做并不是错误的,于是又重新卷好衣服,然后得意地拿着衣服卷说:“因为这样像双节棍”听他这么一说,好多孩子笑了起来!崔颢松说:“因为这样放不易被别人发现,也不容易丢!”他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华筝说:“这样就像大高楼一样。”王思涵说:“我有一个卷了,—个没有!”很多孩子也高兴地谈论着:“我昨天也是这样卷的。”“刘子哲也是这样卷的。”在谈论中我们进入寝室,躺在床上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样叠衣服么?”回答是肯定的。“那请你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叠衣服的好处,你为什么这样做呢?”孩子们带着问题,很快入睡了!

看着他们卷得整齐的衣服,我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我惊讶于孩子们的创造力,他们可以把最普通的事变得神奇,让平淡的事变得有趣。叠衣服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做的事,从小班入学逐渐学会整理衣服,到现在的发现创造,我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同时我也懂得了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善于读懂孩子的心,发现他们的快乐,享受他们的快乐,所以叠衣服这样枯燥的事也可以变得有情趣。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谈话,明天会有更多的孩子尝试不一样的叠衣服方法。

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比较重视在养成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在参加集体教学活动时积极参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敏敏、毛毛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可可、元元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与此同时,我还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奖以社会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动。

看病

在区域活动游戏《看病》中,梁嘉鑫扮演医生,陈晓研扮演护士,张梓涵扮演病人,大家分工合作,玩的很愉快。但过了一会儿,梓涵觉得扮演病人经常要躺在病床上“打针”不好玩。他想当医生,可其他两位小朋友也不愿意当病人。没病人来看病,医生和护士只能闲着,游戏无法进行。看到这种情况,我走过去说:“我来当病人,让梓涵当医生,好吗?”她们都欣然答应了。当满足梓涵愿望后,我和孩子商量如何分配角色。当大家出现不愿意当病人时怎么办,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每人当一次病人,这样既公平,又能体验多种角色。

游戏结束后,三个孩子跑到我跟前说:“老师,下次我们还玩。”幼儿年龄小,当游戏中出现矛盾时,她们就会不知所措,出现僵局,以至游戏无法进行。这时,教师如果及时介入,和孩子们一起玩。这样不仅能使游戏继续,而且能引导孩子去解决矛盾。

老师,我要争第一

“益益宝贝,天冷了,午睡得盖被子。”

“不好,我就不喜欢盖被子。”

为了怕宝贝着凉,我又尝试着劝说宝贝盖被子,没有想到的是,我这个说客没有当成,反而换来了孩子一句:“我说了就是不盖被子,你真讨厌!”孩子的这一句话,我惊呆了,心里有一丝丝的委屈,我的好心好意却换来了孩子的怨恨,顿时我想到上一次因为于老师在他睡熟后给他盖了被子,结果他起床后大闹了一场,想到这里,我陷入了沉思,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的恼火!

午睡起床不一会,我发现益益宝贝不见了,今天最后一个走出寝室门的身影不是他了,看到宝贝的进步,我心里暗自高兴,心想一会一定要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他。这在这时,我又想起了午睡盖被子的那一幕,想到益益宝贝当时不礼貌的话语,我把他叫到了院子里散步,大手拉小手,我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了被宠爱的笑容,此时我蹲下身子笑着对宝贝说:“你今天表现真棒,老师独自带你出来散步作为给你一个特别奖励,你高兴吗?”宝贝微笑的点点头。接着,我又诚恳说:“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需要你的帮忙,你愿意帮我吗?宝贝轻轻的恩了一声,我说:“你知道吗?老师中午满怀关心的给你盖被子,你不但没有谢谢老师,还说老师讨厌,你知道老师心里有多伤心吗?”正当我故作伤心状时,益益宝贝一下子抱住我带着哭声说:老师,你别生气,我想争第一,盖被子就当不了第一了。

“听到孩子稚嫩的语气,我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我紧紧的抱住宝贝说:“你不盖被子冷吗?”此时耳后传来一句发颤声:“冷!”我更加拥紧了宝贝,在他的耳旁轻轻地说了一句:“益益,你在谷老师心中永远都是第一,你是大家学习的小榜样!

玩具宝宝哭了

早上区角活动时,宝宝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各自玩耍手中的玩具,欢笑声充满了整个教室。看着每个宝宝每天都欢快地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作为老师感觉这画面真的很温馨。

迎接完早上来园的宝宝,一进屋看到教室里的宝宝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哎,小孩子都不知道珍惜玩具,该怎么办呢?“呀,玩具宝宝怎么哭了?”听到我的喊声,小宝宝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我这里,“嘿嘿,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宝贝快看,玩具宝宝因为你们不疼爱它,把它丢在地上,都哭了,宝宝想让你们的好朋友哭吗?”“不想,不想让玩具哭”“那咱们把它们都捡起来送回它们妈妈的怀抱里,好吗?”宝宝们都是心地纯真善良的,他们怎么忍心自己的玩伴就那样孤单地躺在那里,所以宝宝们马上认真地去捡玩具,然后轻轻地把它们放到筐中。为了防止宝宝们以后再乱丢玩具,我接着对他们说:“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以后可要好好地对待它,不能让它躺在地上,这样它会委屈得哭的,宝贝们,能做到吗?”“能!”“好,那以后玩玩具,老师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现在的宝宝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在家玩玩具时也是随手玩随手扔,家长跟在后面收拾。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地方,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家园合作,及时纠正引导,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一请保护好孩子声带

进入五月,离孩子们的节日越来越近了,每天,幼儿园里到处洋溢着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今天,我刚来到二楼的拐角,就听见大三班的活动室里传来了一阵声嘶力竭的喊声:“我叫小沈阳,眼睛小却有光芒,沈是沈阳的沈啊,阳是沈阳的阳……”我的天哪,这是谁在吼叫?我快步走进了大三班,原来是小歌星郭贝尔在练习六一节目,贝尔见我进来就不唱了,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唱得不错,不过你不是要唱„蜗牛与黄鹂鸟‟吗?怎么改唱„小沈阳‟了,再说这首歌是大人们唱的,你这么小唱有点太难了,咱们换一首好吗?”听我这么说贝尔不高兴了,低着头嘟囔着说:“这是妈妈为我选的,她说我和小沈阳叔叔唱的一样棒。”我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连忙解释说:“妈妈说的没错,我们贝尔唱的是很棒,可是这首歌不适合小孩子唱,你这样大声的喊会唱坏嗓子的。”贝尔低着头双手揉搓着,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没办法,我只好抱了抱他说:“那好吧,贝尔加油,过“六一”的时候你可要好好表现啊!”贝尔使劲的点了点头。

郭贝尔本身很有唱歌的天赋,声音洪亮,清脆,节奏感很强,音也唱的准,不管什么歌一学就会。但是他现在才5岁多,肺活量比较小,喉腔也比较狭窄,声音薄弱,声带还不够坚韧,唱这种大人们的歌曲是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声带的,如果不注意长时间的唱这种歌曲,还会变成哑嗓子。再说了,郭贝尔这那是在唱啊,分明是在喊。于是我和大三班教师一起电话联系了贝尔妈妈。刚开始,贝尔妈妈还不以为然,说贝尔就喜欢小沈阳的这首歌,虽然有几个地方音高了,但是一使劲就唱上去了,我家贝尔音高的很,没事儿的。我慢慢的给她讲了一些幼儿声带的特点与保护方法以及怎样科学唱歌等需要注意的问题,贝尔妈妈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唱歌也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后一定多注意。

最后我们和贝尔商量了一下,还让他继续演唱这首歌曲,不过不能用伴奏带,必须降低音调清唱,贝尔高兴地答应了。

在唱歌的时候,很多教师和家长往往要求孩子声音响亮,音量高点再高点,岂不知这样是很不科学的,很容易伤害了孩子脆弱的声带,以后教孩子们唱歌时,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大声喊叫,让他们用自然的声音轻松地演唱,保护好孩子的声带,让孩子拥有清脆响亮的声音。

集体的力量感染了他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范中,这个小朋友头脑聪明、非常好动,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弱,总是管不住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短,已经是大班小朋友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他身上很难找到,平时上课活动时,都需要老师对他特别关注,否则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是一个让老师非常头痛的孩子。

有一次,我组织孩子们分组做“夹球入筐”、“边跑边拍”、“小小足球运动员”、“推小车”等玩球游戏活动。这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串联在一起进行了分组接力比赛,结果范中小朋友在哪个组哪个组就没得到过第一名。于是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一个组,大家推来推去把他推给了老师,我看到这种情况及时对他进行了思想教育,他表示今后要好好的配合老师和小朋友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后在我的教育引导下,小朋友们终于接受了他,我又重新分组进行了一次比赛,范中小朋友所在的小组非常艰难地夺得了第一名。经过这件事情后,我有个别对范中小朋友进行了教育与引导,使得这个小朋友在活动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想这都是集体的力量感染了他。

风儿,你从哪里来?

一天中午,随着苏老师推开门,挂在教室顶墙上的装饰花、小鸟挂件在刹那间飘动了起来,孩子们见了,欢笑着,不停地叫着:“噢……,小鸟飞啦……”“噢……起风了”,看着孩子门兴高采烈地模样,我想,关于风的问题,也许可能就是孩子的兴趣热点,可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于是,我就给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风是从那里来的呢?”,孩子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了:有的说是天上的神仙吹出来的气,有的说是从海洋上刮过来的……对于幼儿的回答,我并没有给予回答,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请孩子们去收集关于风的一些资料,然后再来讨论。

在孩子知道风的形成之后,通过制作风车和玩风车游戏,让幼儿想想为什么风车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让幼儿体会到空气流动快,风就大;空气流动小,风就小;还通过放风筝,幼儿真实地感受风的存在和风产生的力量;通过找找风在哪里,使幼儿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风的存在:我看见树叶在抖动;大风把我家晒的衣服给吹走了;风把门给带上了;风会翻书;风吹来的时候,小风铃就叮叮当当地响了;我的头发给风吹乱了……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交流着,在他们纯净的眼神中闪现着因发现而喜悦的光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