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完《海雾》的制片工作以及柏林电影节的评审任务后,一向低调的韩国导演奉俊昊最近又“躲”回了纽约,继续准备他接下来的电影项目。
对于这位2000年以来最成功的韩国导演来说,过去两年他经历了一些新的变化。2013年他拍摄的《雪国列车》上映,这个项目4000万美元的预算是韩国电影史上最昂贵的投资,也比他以往操控的项目庞大和复杂得多;2014年,他第一次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电影项目,把《海雾》搬上大银幕。
在最近接受twitchfilm网站采访时,奉俊昊主动谈及了这两个项目给他的经验教训,对他职业规划的影响,以及接下去的新电影计划。
“谢谢你看了我最后一部作为制片人的电影,绝对是最后一部!”
2014年奉俊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作为制片人完成电影《海雾》,不过这部影片在韩国国内上映之后,并没有像《汉江怪物》和《雪国列车》那样引起广泛的讨论,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表现得一般。
《海雾》的导演沈成宝,同时也是和奉俊昊一起写《杀人回忆》的助理编剧之一。由于认识时间很久,相互都非常熟悉,所以奉俊昊知道对方在做导演方面会有一些问题,想给他一些指导和帮助,所以就接了这个制片人的活。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自己不是干这块的料。一方面他不是一个能做出取舍的人,总是抱着当导演时养成的思维,先试试看再说,结果就导致了项目的超支和超期;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对于跟别人谈生意,哄投资人有一种心理上的抵触,还是在片场上作为导演和剧组人员工作和交流更为满足和自在。所以他决定以后还是乖乖写剧本、当导演比较好。
而谈到《海雾》项目本身,他觉得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说,拍摄一部绝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大海中船上的影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过程。“斯皮尔伯格在拍完《大白鲨》之后说,他再也不会回海里了。结果他真的再也没回去。”奉俊昊举例说。
“《雪国列车》可能会是我这辈子预算最高的电影了。”
2013年,奉俊昊最具野心的作品《雪国列车》上映。随即以60万人次打破了首日票房纪录,一共吸引了935万人观影,成为当年韩国最卖座的影片之一,而次年在内地上映之后,也打破了韩国电影在内地的票房纪录。
不过,由于在全球最大的美国市场并没有做为商业电影大规模放映,尽管包括《综艺》在内的多家媒体对影片给予了极高评价,但《雪国列车》在北美的票房只有可怜的456万美元,全球票房8676万美元——相对于4000万美元的制作费用和后期营销宣传,并不是一部很赚钱的电影。
尽管《雪国列车》让奉俊昊建立起了自己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但他在采访中还是隐晦地表示,这种资金量级大,涉及到多家公司,多国合拍的大项目,会让自己对项目的控制力下降。“我希望做那种规模更小的电影,能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拍电影,控制整个项目,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奉俊昊说。
(事实上,从我们跟一些韩国电影人了解的情况来看,把《雪国列车》做成一个大项目并不是奉俊昊的本意,原本的预算只有最终的1/3,后来政府希望把它作为韩国电影进军好莱坞的尝试和标杆项目,所以预算和规模才一再提高)
“新电影的第一稿剧本刚刚完成。”
在采访中,奉俊昊还透露了一些正在开发中的电影项目Okja有关的信息,包括以下几点。
1.将是一个完全原创的故事,第一稿剧本刚刚完成。
2.女主角是一个韩国女生,会有一些说英文的配角,与《雪国列车》一样两种语言同时出现。
3.预算比《雪国列车》要低,比《汉江怪物》要高,也就是说在1100-4000万美元之间。
4.40%的场景在纽约,60%在韩国,预计明年春天在纽约开机。5.除了Okja,还同时在开发另一个项目,但没有其它信息可以透露。(注:原文访谈点这里)
喜欢这篇文章?去App商店搜好奇心日报,每天看点不一样的。好奇心日报,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