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作者:田洪玲

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08期

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需要面对竞争形势和经营环境日益激烈及复杂的情况,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如何充分防范审计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重视对内部控制的分析以及对会计报表、账本、凭证的审查,它同时重视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程度。作为一种新型多维全新审计的模式,这种模式相比制度基础审计站的更高,对企业了解的更透彻,应该得到普遍的应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一直围绕着风险分析和评估为导向,分析企业整体经济业务,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确定相关的审计项目重点,将可能造成重大风险的项目进行顺序排列并按照重大的程度优先实施审计。与此同时,对企业的治理过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三方面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更好的帮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的价值。

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2.1 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不普遍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没有受到普遍推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也没有被高度重视起来。我国大部分企业内审工作工作仍然停留在财务账表上,审计方法也是通过审计人员手工收集资料,对会计科目进行逐笔审查,这种审计方式效率低下。如果企业能采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风险的理念和方法融合一起,将会很大程度弥补审计过程中容易忽视审计风险的缺点。

企业的内审人员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运用的重视程度不高,而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也存在这种情况。这些企业往往采用制度基础审计和账项基础审计,可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有待普遍。

2.2 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都出现了因企业内部控制不足而产生的诸多公司治理问题,例如:会计信息造假丑闻不断,企业因内部会计控制完善不利倒闭,企业经营者通过虚假会计报告,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为个人谋取私利,内部人鲸吞、蚕食弱势群体权益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情况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也会影响公司的稳定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风险导向审计注重审计的策略,要求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审计计划。而如何顺利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并达到理想效果,这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管理制度的健全度,内控有效程度来决定。即使有些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执行,导致已经建立的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因为企业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固有风险较高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如果此时要让审计风险降到允许的误差范围,就采取扩大样本容量,或者进一步详细审计。 2.3 审计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人员需要有长期以来积累的审计经验和技巧 ,以及对各行各业总体情况的了解。现阶段我国各企业内审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对审计行业专业知识尚存在欠缺。他们缺少经济和法律知识,对企业或者整个行业的经营整体状况把握不够。 3我国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3.1 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普遍运用

与账项基础审计比较,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审计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模式下,就要求审计人员特别重视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根据IIA's Austin Chapter的一项调查显示至少1/3审计团体在使用风险导向审计上失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风险概念没有被理解清楚。风险是业务及经营的本质,在风险环境中,除了风险评估和帮助管理层把风险转变为本组织的一种收入外,内部审计应该扩展审计范围,它包括风险控制、风险理财和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审计从风险评估开始,确定审计的范围、制定并执实施审计计划、汇总评价结果 、跟踪缺陷纠正 、开始新风险评估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采取不同的风险评估方法,最终会影响到下一过程的审计要素。我国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SWOT分析法、COSO列举法、风险清单法、流程图法、BCG分析法等。风险需进行优先排列,根据风险的重要程度分配所需的时间和审计资源,这样才能将内部审计关注的焦点放在重大风险领域。 3.2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同业互查制度

企业的内审发展很不平衡,表现在:上与下的不平衡,区与区的不平衡,内审顾名思义就是本单位内部的审计,让“利益攸天方”的内审人员去披露自身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完善、有力的法律支持,内审人员独立评价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很难平衡。 同业互查是对审计质量进行监督的一种关键性自律措施,它通过专业机构的互查,结合经济激励,加大检查的广度和深度。我国审计单位在近些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赢得很高的评价,但是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薄弱,不利于及时发现审计部门的违规行为。如果开展同业互查,一旦审计单位被查出存在造假行为,其所取得的所有收益就归检查的一方所有。这种激励行为可以弥补政府检查覆盖面小以及公共监督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因此我国建立同业互查制度是有必要的。 3.3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统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审计模式,它需要每个员工发挥创新能力。因此需要构建和谐的学习型组织,使每个审计人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11]。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内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评估过程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12]。通过从业过程中不间断的培训学习,加强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鼓励内审人员学习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路和方法,构建出新的知识系统。审计人员的知识培训至关重要,因为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当下新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后续教育,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采取人才竞争机制,选拔优秀审计人才出国进修现代绩效管理审计技术,将国外优良的审计技术和经验融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应用中。 结束语

学习并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之下,本文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进一步分析我国企业在风险导向型审计中应用的现状和问题,给出针对性建议,希望企业能进一步提高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企业风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