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
吴 敬 梓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儒林外史》。
2.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文中人物。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4.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自主预习
一.走进作者
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附生平:吴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中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青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二.知识链接
1.《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因热中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2.科举制度
资格考试——童试
县级考试 ,参加考试的人皆称“童生”,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也是课文开头屠户口中的相公,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1.乡试(又称秋闱)。每三年在省城考一次,成绩优良的的秀才参加,考中者称“举人”,有资格做官。
2.会试(又称春闱)。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考,及格者称“贡士”。
深化课改·聚焦课堂★自主合作·提高实效
郧阳区实验中学★教学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月 日
3.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参加,中者皆称“进士”,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 星xiù( ) ②不xǐng( )人事 ③商zhuó( ) ④ zuàn( )紧 ⑤ 作yī( ) ⑥带qiè( ) ⑦ 避huì( ) ⑧jiǎo( )幸
四。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小说相关要素,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1.在本文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 、 、 、 等。其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是 。
2.本文的中心事件是 ,按事件顺序,小说可以分为两部分: 和 。
文本研读
1.范进得知中举的消息后为什么会发疯?作者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揭露科举制度的哪些弊端?
2.通过范进这个形象 ,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3.速读课文,找出对范进进行描写的语句,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
4.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基础训练
1.填空
《范进中举》节选自 ,它是我国 代一部长篇 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 及 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 。
深化课改·聚焦课堂★自主合作·提高实效
郧阳区实验中学★教学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月 日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中举( ) 作揖( )商酌( ) 拙病( ) 相公( ) 兀自( ) ......带挈( )名讳( ) 桑梓( )啐在嘴上( )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屠户把银子 (拿 捏 攥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舒 伸 张)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 (收 缩 放)了回去,往腰里 (揣 塞 放)------
4.据课文内容和括号内提示,填写成语。
(1)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___________(形容骂得痛快淋漓)。
(2)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___________(指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就想天鹅屁吃! (3)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__________(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
5. “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你知道下列称谓是怎样的一种称呼? (1)阁下:__________ (2)足下:___________
(3)愚:____________ (4)生:
6.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 ) (2)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
(3)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4)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里,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
拓展延伸
了不起的儿子
[巴基斯坦]米赫里兹·伊克巴尔 傍晚,阿里夫回到家,一反常态,寡言少语。 “怎么了,亲爱的?”妻子问道。
“一个陌生人今天下午来了个电话,”他回答说,“他要求我向他提供一份特殊的档案材料,给我1万卢比作回报。”
“爸爸,他要那份档案材料干什么?”十岁的儿子纳赛问道。
“那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阿里夫回答说,“那个人是个敌对公司的老板,想要那份材料,以便搞垮我们的公司……”
深化课改·聚焦课堂★自主合作·提高实效
郧阳区实验中学★教学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月 日
“如果你把那份材料交给他,”纳赛说,“你就不真诚,对你的上司不忠实。而你总是教育我要真诚、老实。爸爸,请你永远不要做这样的事,要不然我会生你的气的。” “纳赛,”妈妈抢白道,“别管你爸爸的事!”
第二天一早,电话铃响了,阿里夫急忙过去接,几分钟后,他走过来,对妻子说:“还是那个人,现在他给我2.5万卢比。他说他可以给我一份假的档案材料,那样我就不会被抓住了.”
“为什么你不接受呢?”妻子建议说,“这可是一大笔钱,况且你会平安无事。” “可我还是拒绝了,”阿里夫说,“你不记得昨晚纳赛的话了吗?”
纳赛知道了他的父亲将一如既往地忠诚老实,松了一口气。那天夜里,纳赛从梦中被一阵紧似一阵的电话铃声惊醒。他听见父亲起来去接电话。 母亲问:“什么人?”
“还是那个人”父亲说,“他已经把钱增加到10万卢比,并且答应任命我为他公司的经理,工资高,条件优厚。”
“阿里夫,你该接受了!你对现在的上司忠心耿耿,可他给了你什么?仅仅是微薄的薪水而已!”
“你说得很对,”父亲说,“可是你想想我们儿子说的话。钱并不能使一个人幸福,诚实和道德在一个人一生中是有相当分量的!”
“纳赛太小,决定不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母亲说,“老实和忠诚仅仅是写在书本上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东西与实际生活毫不相干。”
纳赛一直在床上倾听谈话,他从床上坐了起来,对爸爸说:“爸爸你曾经答应我对你的上司不作假的。”
“睡觉吧,我的儿子,我不会接受这笔钱的。”父亲说。纳赛极为高兴,安然入睡了。
“醒醒,该起床了,纳赛!”母亲喊叫着让他起床。父亲告诉纳赛:“那个人今天早上又打来电话了,他说要给我100万卢比并任命我为他公司的经理,条件是今天下午以前我的把那份档案材料交给他,否则,他要绑架你,我的儿子。” “爸爸,希望你再次拒绝他!”儿子坚决地说。
“我没有拒绝他,儿子,”父亲说,“我告诉他再给我一点时间考虑考虑。” 正在这时,电话铃又响了。父亲急忙去接电话。只听他喊道:“不,我不接受,看你敢绑架我的儿子!”说完挂了电话。 “太好了,爸爸。”纳赛高兴极了。
那天下午,父亲回家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纳赛回来了吗?”
“没有,”母亲焦急地说,“现在他应该回家了。他是个傻孩子,你采纳了他的愚蠢意见,如果他发生什么意外,我跟你没完!”
深化课改·聚焦课堂★自主合作·提高实效
郧阳区实验中学★教学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月 日
“你冷静点儿,我亲爱的。但愿我们的儿子不会被那个坏蛋绑架了去。我给警察打电话,把这一切都告诉他们。”正当他拨电话时,一辆小轿车开进了院子里。 “我们的儿子回来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喊道,“是你的上司用他的车带来的。” “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先生。”阿里夫边说边请上司在客厅就座。
“打神秘电话的人是我的仆人,”上司说,“我想试一试你的忠诚。我要永远定居国外,想找个诚实的合股人管理这家公司。我很高兴,你正是我要找的人!”
(选自《读者》)
1.用简洁的语言填空,完善小说的情节构成。
开端:有人称要收买阿里夫,想让他出卖公司机密,儿子纳赛劝父亲拒绝。 发展:
高潮:那人威胁要绑架纳赛,纳赛依然不让父亲答应。纳赛疑遭绑架,父母焦虑之时,老板把纳赛送了回来。 结局:
2.小说以“了不起的儿子”为题,儿子纳赛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3.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哪些主要特点?有人说小说主要是刻画纳赛这个人物的,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写母亲,没有必要,你有何看法?
4.解释文中两个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不同感情(或心理),并写出你的分析。 ①“醒醒,该起床了,纳赛!”母亲喊叫着让他起床。 ②只听他喊道:“不,我不接受,看你敢绑架我的儿子!”
5.小说反映了一个家庭教育方面的重大课题。下列我国古代教育故事和本文涉及共同教育话题的一项是() A.孟母三迁B.曾子杀彘
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课改·聚焦课堂★自主合作·提高实效
郧阳区实验中学★教学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月 日
深化课改·聚焦课堂★自主合作·提高实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