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名词作状语7情况

名词作状语7情况

来源:爱go旅游网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

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例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名词作状语有下列七种规律: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例如:1、荆轲“箕踞而坐”2、“樯橹灰飞烟灭”, 3、“土崩瓦解”。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

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例如1、函封之。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例如1、“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2、“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月”(译为“每日”)等。3、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

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例如:1、进兵北略地2、大江东去(《念

奴娇·赤壁怀古》),3、“孔雀东南飞”、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

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例如1、“卒廷见相如”2、 “草行露宿”3、 “沛公已去,间至军矣”

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

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2、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列传》)

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例如1、“义不赂秦(《六国论》)”,2、“义不食周粟”(《史记·伯夷叔齐列传》)

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